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加强企业经济监督,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对于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国有企业经济监督存在的问题从当前企业的现状看,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完善,特别是由于厂长(经理)产生的途径不甚合理,导致了...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哈尔滨市人事局注意从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探索出一条依靠市场配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使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有效途径之一。1999年以来,我们依靠市场先后为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评价推荐了36名正副厂长(经理)人选,为这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否为企业选准人、选能人,关键是要有一套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几年来,我们在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哈尔滨市国有企业的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这个时候就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无疑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本文侧重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问题。一、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要求看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二十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从1979年4月原国家经委在北京召开部分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开始,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历了二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领导…  相似文献   

4.
应把企业经理人员从行政干部管理制度中分离出来我国现行的厂长(经理)产生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厂长(经理)的职业化有着很大差距。汪敬梅同志来稿就此作了探讨,她认为,现在国有企业的划分标准,不是以企业规模和生产经营效益大小为标准,而是以行政级别划分...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分离富余职工提供了前提条件。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过多,绝不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就明显地表露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建国后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用工制度;二是实行低工资多就业政策。在这种制度和政策下,国有企业无选择企业职工权力,职工无选择企业的权力,政府决定了企业用工数量。这种现象之所…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领导工作是贯彻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文件的一项重要任务。广西河池地区的党委和行署抓住了三件大事:领导帮扶企业制度、民主选举厂长(经理)、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值得肯定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讲一个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质的飞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寻求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目前全国各地一些试点企业已陆续由准备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各种矛盾冲突十分激烈。一、主要矛盾和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对传统企业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腐败现象中,企业界的一些厂长、经理、总经理、董事长一直是弄潮儿。一方面是他们自身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另一方面是他们挥霍公款,行贿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其中,尤以国有企业最为突出。俗话说:“一位有才干的厂长或经理,不依靠群体,搞不好一个厂或一个企业,但如果是一位败家子厂长或经理,一人足以搞垮一个厂或一个企业。”近年来,大多非正常亏损的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的腐败行为所致。 在国有企业中,定期与不定期地表彰一批批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之类的先进人物。当他…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我们党进一步明确和统一了这一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走出了一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路子,目前已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攻坚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资产结构、组织结构等的调整,必然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引发出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只有认真解决国企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企业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从本质上讲,改革的最大难题是人,而改革的动力也是人。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革,必须正确引导职工认识改革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改革历程,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能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构建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明确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1.
确立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的基本条件张玉昆在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条件下,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的关键问题,也是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那么,确立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的基本条...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为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为了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十六大精神,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必须进一步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战略地位的科学内涵,重视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实施国有企业品牌战略,增强国有企业诚信意识加强企业资产重组与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国有经济法律制度等。这样,才能在开放中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在开放中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意义和目的 1、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保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的根本途径。企业党组织要站在改革的前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理直气壮地参与国有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认真负责地支持和保障董事会、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因此,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一种组织行为,反映和体现的是党组织的意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而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问题便是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下个人的肤浅认识。一、激励机制及其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经营者的物质激励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股权、期权等。经营者的精神激励主要包括荣誉地位、权力、成就感、归属感等。企业理论表明,经营者在企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大批“支薪经理”阶层的崛起,就没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规律探讨覃家君夏康裕张贤才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支柱。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数量和质量。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的数量而言,规模已十分可观,但就质量而言,离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16.
怎样选择企业领导阮伟民人才,特别是企业的厂长(经理)任用,其意义非同小可。有人这样比喻:一只老虎率领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老虎。我国的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三分天下有其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任用了贤人、能人。反观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显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认为,现阶 段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改革思路,尤其是要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重点及条件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改革举措,使我国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1979—1984年)、承包经营(1985—1993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以后)几个阶段。这些改革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搞活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成为…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探索,是以国有企业制度为中心展开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变迁,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大体进程。1978年以前,我们对国有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都是以完善已经形成的国有企业制度为目的的。此后,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放权让利,立足于调整国家与企业利益关系的适应性改革,到转换经营机制,着重于对企业制度中的经营制度进行改革,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力求实现国有企业制度的根本变革,表明了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国有企业制度构成与改…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三大难题□文/加年丰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佳形式。然而,股份制改革中必须解决哪些主要问题,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制转机的目的,则需作进一步探讨。一、建立中介机构,明确国有资产主体,是股份制改革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分配制度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进入整个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新阶段。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目标是,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