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上述兩种生產關係之間也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特別表現在頒佈土地法案上。英國統治時期,有些英國官吏不願讓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他們企圖將这些土地分散給富農占有,以代替地主的“大規模集中占有”。因此他們拟訂旨在使土地所有权从地主手中分散給富農手中的种种法律。这种建議是站在欲使資本主义生產关係發展的人这方面的。这种建議也是从“歐洲大商人”的利益出發的。因为土地的佔有愈分散,在市場出售稻米的人數也愈多。一方面,如出  相似文献   

2.
缅甸联邦的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緬甸的農業改革,为几十年來对農業方面嚴重經济情况斗爭的結果,因此要適当詳細地說明这些情况为何引起以及農民問題何以發生。 1869年苏彝士运河一開辟后,由于大米对外貿易的擴張,發生了一个巨大的發展——就是下緬甸大米种植的特殊擴張,引起三角洲地區的開墾,並使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济为貨幣經济更進而为工業經济所代替。隨着这个發展的同時,發生有下列的農業問題:(1)農民負債;(2)土地讓与或是農民土地損失到非農民手里;(3)外地地主、地主及外國地主等制度的産生:(4)租佃期限及其地租、負債和租佃地享有权保証等問題。  相似文献   

3.
(一) 封建社会是我國社会發展过程中一个必經的歷史階段。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見說:“既然說劳動人民創造了歷史,为什么不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这些說法拋掉,代之以農民社会的說法呢?”劳動人民創造了歷史,这是業經任何一个國家的社会所証实了的真理。但是这样創造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却不能超出社会的客观規律。以我國的封建社会为例,当生產力才發展到用鉄犂和牛畜耕田而且一切劳動都是徒手操作的時候,則劳動人民的創造也只能局限在封  相似文献   

4.
自帝國主义在越南發动的殖民地战爭停止以來,已經三年了。在这时間內,越南民主共和國在恢复和發展其國民經济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越南劳动党所領導並团結为國民联合战綫的越南人民忘我劳动的結果,是苏联,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会主义陣营其他國家大公無私的友爱援助的結果。三年以前,越南民主共和國面臨巨大的困难。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制度以及十五年破坏性的战爭,遺留給國家落后而殘破的經济。越南國民經济的主要部門-農業-被摧殘了。荒廢的耕地面積为144,000公頃。几乎全部巨大的灌溉系統都被損坏。由于軍事行动的結果,几千个農村遭受了蹂躪。法國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5.
泰國最顯著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經济上層結構建筑在農業的基礎上。泰國的外匯主要來自出售農産品。劳动人口中約有85%从事農業。这种对農村經济的重大依賴,使泰國对于可能擺在農業面前的任何問題,那怕是十分微小的問題,也不能不加以注意。类似这样的一个問題就是我們農村經济的貧困。这个問題有时当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問題。我國農民有相当大一部分过着經济上称为边际生存的生活,这是一个公認的事实。他們当中有許多人却生活在勉强維持生活的水平下面。  相似文献   

6.
一本文是以馬來亞大学經济系敎授阿都阿兹(Ungku A.Aziz)关于馬來亞農村經济的論点为中心,同时也囘億了敎授和我們的对話,試圖把馬來亞農村、漁村的貧困狀态及其解决对策,作一簡要的說明的。当作者們走訪阿都阿兹敎授于吉隆坡郊区馬來亞大学时,恰好是馬來亞联合邦議会提出《第二个五年計划》(Federation of Malaya, Second Five Year 1961-1965),圍繞着加强發展農村的方向,正展开了最热烈的討論时。素不熟識農村問題的我們,所以愿意  相似文献   

7.
这个編寫于1955年10——11月間的文件,当时是以兩篇論文的形式發表于法國的“經济与政治”什誌上的,在这次重版前,作者曾作了某些修正。但我們却不可能要求作者使所有材料都符合目前的实际。因为这正如在执行經济改革(使越南經济改造为人民經济)的人們与編寫材料的人們之間一个無止境的赛跑一样。一定的脱節是难免的。但越南外文出版局認为这对于这一專題的研究並無多大的妨碍。以下的篇幅僅僅槪要地介紹了1955——1956兩年規划的輪廓。最近1956年的國家計划已根据原规划所訂的指标又作了確定,補充,某些方面加以增訂。如果說1956年計划僅为兩年規划的一部分的話,这一部分却是标誌着越南國民經济進入計划階段有决定意义的一部分。同样地,第四期和第五期土地改革运动也已先后發动,并已解放了或正在解放着前些被封建或半封建所有制統治着的廣大新地區。……越南民主共和國外文出版局原註  相似文献   

8.
在未具体研究緬甸經济中最重要的土地部分以前,請允許我把有關这个問題的研究方法首先解說一下。 馬克思主义的經济学对經济学的意义和范團所下的定义和資產階級的經济學有着本質上的不同。資產階級的所謂經济学祇是研究人和自然界的關係,換句話說,也就是研究有生物和無生物的關係,而馬克思主义的經济学則远远越过这个研究范圍。生產就是經济,如將生產加以分析,就可看到有兩种關係。在生產过程中,人和自然界有關係,和生產工具有關係,和商品也有關係。換句話說,就是人和無生物有關係。人不僅僅和無生物-商品有着關係,而且人和人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們認为革命是为了解放生産力,那么,每当談到越南革命就必須把土地問題放在一个主要的地位。如果我們認識到,我國根本是一个農業國家,農民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越南革命正如中國革命一样,在实質上也是農民革命。土地問題並不是什么新提出來的問題,而是老早就提出來的:在封建統治時期,土地問題表現在千百年來此起彼伏的農民暴動上面。在这个階段中越南的階級斗爭歷史过程,在越南民族与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斗爭的同時,主要的是農民与封建地主之間的斗爭。土地問題沒有得到解决,農民革命不成功,那是因为越南社会还沒有新的生産  相似文献   

10.
东苏门答臘是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印变尼西亞出口物资的重要出產地。印度尼西亞的外匯收入,有一半以上是从东苏门答臘州得來的,而从北苏門答臘省的亞齐和达班奴里这兩区得來的則很少。这是由于东苏門答腦的農業垦植高度集中的結果,在印  相似文献   

11.
主权是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地决定其对內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任何国家一旦丧失了它,就失去了独立国家的地位。在国际关系的合作和斗爭中,主权也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題。所以各国人民高举“主权不可侵犯”的旗帜,过去和現在各被压迫民族都为捍衛本国的主权同帝国主义进行了頑强的斗爭。而和平共处五項原則——現代国际法原則集中地反映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要求,規定了各国必須互相尊重主权。但資产阶級国际法随着資产阶級利益的需要,却出尔反尔,前后矛盾,演变到今天,它为配合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践,甚至明目張胆地企圖埋葬主权不可侵犯原則。  相似文献   

12.
1959年資本主义世界生产有了一定的回升,但整个經济情况仍然处在極为动蕩不稳的局面中。各种矛盾正在急剧發展。資本主义不平衡發展的規律加深了帝国主义陣营內部的矛盾,美国在資本主义世界的地位削弱了,西欧則分裂为“共同市場”和“小自由貿易区”两个对立的經济集团,經济不發达国家的經济状况繼續恶化,資本主义国家內部阶級矛盾正在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3.
苏联按照1月8日宣布的,为發射重型地球衛星和飞向太阳系行星作准备而向太平洋中部地区發射一批强大的試驗火箭的計划,在1月20日晚間和1月31日晚間,接連成功地發射了两个威力强大的多級彈道火箭。这两个彈道火箭都准确地沿着預先計算的軌道、以惊人的速度、通过遙远的距离,把最后一級的模型送到太平洋水域的預定地点,胜利地完成了新火箭的試驗阶段。这批苏联新火箭的發射成功,不仅表明了苏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法主体問題是国际法的根本問題之一,不同的阶級对于这个問題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同它們对整个国际法的态度相一致,都是由它們的阶級利益决定的。資产阶級国际法是为資产阶級服务的,它对国际法主体的主張是体現資产阶級国家的利益的,尤其是体現强大的資产阶級国家的利益的。它在不同时期对国际法主体問題提出不同的主張,也是随着資本主义制度發展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轉移的。  相似文献   

15.
土地改革是經济發展的主要因素,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亞洲許多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其經济大都建筑在農業上面。因此,經济發展自然应該从这个農業基礎上开始。泰國(而且也是亞洲几乎所有國家)在農業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土地改革問題。人們觉得,如果土地問題能够得到解决,就大有助于農業部門的改善。我們在着手考慮泰國所能進行的各种土地改革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土地改革”一詞的意义。有些經济学家和農藝学家曾把这一詞的解釋說成是一种改善土地所有者和佃戶之間的关系的企圖。另一派則認为土地改革是土地所有权的重新分配,目的在使无地的人獲得土地。第三种解釋則認为土地改革是擴大農業信貸,以期到达改良土壤肥力的目的。总之,“土地改革”一詞  相似文献   

16.
缅甸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居于首要地位。目前,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农业部门占64.2%,农业产值在生产部门(按:不包括交通运输)的总产值中约占55%,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60%以上。缅甸是世界上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以种植单一作物稻谷为主,在全国2,500多万英亩播种面积中,稻田约占51%,其他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均不大。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缅甸农业陷于停滞和倒退。近几年,缅甸政府大抓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缅甸农业为什么经历了十几年的低潮时期?它是怎样取得复兴的,其成就如何?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苏哈托诞生的地方是一个稻田环抱的小村庄——中爪哇数以百计的这种小村庄之一。这个甘榜叫做格穆苏·阿加穆亚,属于戈德安乡,在日惹市以西只有几哩,离著名的婆罗浮屠佛塔约二十五哩。这里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冷落的地方,村民过着单调的生活。播种和收获是这里几百年来不断重复的生活节奏。竹子和椰子树高高地耸立在村子上空,叶子在微风中懒洋洋地摆动着。那些把稻田隔成块块的小堤岸上,也种了很多树,有香蕉树,芒果树,鳄梨树,木棉树以及许多别的树。这里旱季骄阳似火;雨季则大雨倾盆。人力耕种和灌溉稻田的劳动是辛苦的。自从有了人和水牛存在以来,水牛便成为人  相似文献   

18.
軸心國家垮台后,印度尼西亞是第一个从殖民主义桎梏下解放出來的國家。在荷蘭殖民統治的350年間,印度尼西亞一直都在反抗着它的压迫者。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印度尼西亞共產党領導下的工業無產者与种植園無産者以及民族資產階級,不僅在其反日斗爭中擺脫了國家新主子的桎梏,同时也把那些与帝國主义朋比为奸的封建集团加在他們身上的鎖避粉碎了。通过这場極其慘烈的斗爭不單導致了一个民族的,和社会的革命勝利,也赢得了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成立。然而,一切帝國主义者,特別是其荷蘭代表人,对其在东南亞統治制度有嚴重后果的失  相似文献   

19.
(一)1958年泰国的大米出口问题不是发生在需求方面,而是发生在供应方面,尽管某些作者曾经指出大米世界贸易在今后几年会有比较悲观的情况,但是1958年泰国大米还是不乏顾主.香港,新加坡和马来亚是泰国大米的经常而主要的购买者,这三个地方平均每年要消费  相似文献   

20.
我們認为,印度尼西亞目前在經济、財政方面所处的地位仍和过去的殖民統治時代一样,这意味着印度尼西亞在世界經济關係中所处的地位是: (一)外國资本的投資埸所; (二)原料的生產國; (三)先進的資本主义國家的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和 (四)廉价劳動力的來源。讓我提供一些說明这一見解的依据。根据美國“紐約怀特工程公司”1953年一月關于印度尼西亞經济情况的報告:战前投在印度尼西亞的外國資本總額達21億美元(战前美元),这尚未包括非直接投资的外國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