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苗族解纷文书如诉状、判词、告示、乡规、契约等对于研究清代黔东南苗族地区在剧烈社会变迁背景下纠纷解决方式的演变,展现苗民真实的法律生活和司法图景具有重要价值。清代黔东南林业贸易的繁荣和"流官"体制的建立,促使苗民社会纠纷解决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理师诵唱"演变为"请中理讲——禀(送)官究治",衍生出民间调解、官府审判、官民互动相结合的苗民独特的解纷模式。  相似文献   

2.
林业要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管理.清代贵州由于实行严格的林业管理而获得了良好的生产成效.本文借助于清代遗留下来的有关碑文资料,对当时贵州加强林业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总结其成功的林业管理经验,为我们今天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侗族聚居的湘黔桂交界一带,是一个林业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仅在贵州省划定的十个林业县中,处于侗族地区的就有八个。《黔南识略》称:“郡(黎平府)内自清江(今剑河)至茅坪(今锦屏县属)二百里,两岸(杉林)翳云承日,无隙土、无漏荫,栋梁杗桷之材靡不备具。”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侗族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侗族经济能否腾飞,依赖着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本文试就侗族林业经济开发,提出立体林业的设想,旨在为侗族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一、侗族传统林业经济的构成 侗族地区是一个传统的林业区,从文献中我们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有关记载,现在的侗族地区的林业状况也可以证明其历史的悠久。 1、以种植杉木等用材林为主的造林 侗族有植树造林的传统,无论在哪个年代,不管是穷人还是富有者均参加,营林与种稻是侗族传统衣业中的两条支柱。据文献记载,侗族地区的人工造林至迟始于明代中后期。清代中期,随着木材贸易的发展,人工植杉造林已成为侗族人民仅次于田间的生产活动,同时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乾隆五年(1740年),曾知黎平府、谙熟“三江”木事的贵州巡抚张广泗向朝廷汇报施政计划时,“杉木宜多行栽种”,便是重要一条。其认为“黔地山多地广,小民取用日繁……令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0)
正23年前,我在《清代福州对台文化交流的若干情况》(收拙著《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一文里说:"台湾在建省(1885)以前隶福建,称‘福建省台湾府’。同福建其他府一样,台湾的秀才要升格为举人就得到省会福州来参加乡试。台湾  相似文献   

5.
刘勇 《传承》2014,(2):18-19
正宁明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两省四县接壤。县域面积3695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59.75%。近年来,宁明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人造板、松香等林业产业,林业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2011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2010年、2012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201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为打造林业强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宁明县打造广西林业强县,就是要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生态增量、林业增效、林农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32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属性,经市政府秘书长同意,从2013年1月1日起,市政府办公厅文件的发文代字由"渝办×"修订为"渝府办×"。修订后,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发文代字仍为8种,分别是渝府办文、渝府办发、渝府办、渝府办函、渝府办议、渝府办人、渝府办纪、渝府办电,文种选用、行文规则、发送范围等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影响皇朝稳定、分裂统一、社会民生的重要环节,各王朝无不精心设计朝廷与地方之间的各种制度与机制,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与义务,从而稳固统治。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除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着鲜明的特色外,其朝廷与府县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而言,学界对此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以乾隆时期朝廷与正定府的关系为中心,从乾隆皇帝临幸正定府、朝廷对工程监管、营伍管理、纠察大案、防灾赈灾等方面考察乾隆时期朝廷与正定府的互动情况,以期加深对这一时期朝廷与府县互动关系的了解,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清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藩作为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淹贯经史,兼善辞章,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著述博涉四部,成绩斐然。大体可分独著、参编、辑校三类,计独著传世者有《周易述补》等18种45卷、存目者有《考工戴氏车制图翼》等12种;参编有《嘉庆扬州府图经》等4种439卷;辑校有《校补陆志》《祖帐集》等10余种。通过考录这些著述的内容、特色与价值,可见江藩学术之概貌与"扬州之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清代置顺天府,掌理京师。顺天府虽为直隶一府,但其在京师行政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庚子事变后清政府在全国推行警察制度,顺天府顺应时局编立顺天巡警军,并开始在顺天府下属各州县推行现代警察制度,顺天府警政建设蹒跚起步,顺天巡警成为京畿一支重要的治安力量。顺天府的警政力量是清末北京警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洱海区域是云南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人口发展变化就是其表征之一。据相关文献统计,明代洱海地区大致的人口总数,正德年间约为371 220人,万历年间约为474 352人,天启年间约为456 438人。但鉴于漏登民族、客商等人口现象的存在,这一数据肯定低于实际人口数。洱海区域的人口在明代云南布政使司人口总数中的比重约占1/5左右。大理府在洱海区域中的人口最为集中,人口规模最大,大理、蒙化和鹤庆三个地区的人口发展是不同步的。清代洱海地区的人口在云南总人口中的比重较之明代有所下降,人口年均增长率总体上低于云南省的数据。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大理府,说明大理府仍然是洱海地区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1.
<正>黔府发[2015]3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5]3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力争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意见黔府发[2015]36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优秀人民调解员的决定黔府办发[2015]4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5]4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0,(19):65-65
2009年,广西林业有效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业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林业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林业投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林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林区总体和谐稳定,取得了"八大成效",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中国智慧林业门户网站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世东 《电子政务》2014,(3):117-123
以2013年8月"第三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布为标志,中国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跨入智慧林业的新阶段。智慧林业的实现,必将带来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林业信息化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大数据时代。智慧林业建设需要利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促进智慧林业门户网站建设,基于智慧林业理念的分析,探讨了中国智慧林业门户网站建设的核心内容、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等。  相似文献   

14.
遵照省市县林业工作的安排部署,今年全县林业建设紧紧围绕"四个发展"、"冲刺全国百强"、实现"五个一"的总目标,以推进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中心,以生态经济型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突出林业生态建设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目前全县2011年各项林业生态建设规范有序,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山西政报》2013,(2):21-30
晋政办发[2012]10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3年1月5日山西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山西林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十一五"林业建设主要成就(一)造林绿化成绩显著。"十一五"时期,全省坚持"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同步推进战略,大力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省级造林绿化工程。省政府坚持每年在一个市  相似文献   

16.
夏以普 《重庆行政》2016,(2):106-108
正"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赋予了林业发展的新内涵:"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丰富林业发展内涵,林业产业建设就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林业产业发展的速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针对中国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董必武明确提出"大办林业"以满足国家总体需要。在成块大片造林的同时,要根据国情发展"散碎林",涉及植树范围、植树群体与植树品种等方面,并主张围绕植树造林制定规划与制度,落实发展具体方法与处理好各种关系等以推动林业事业进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这为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1.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需要不断完善。虽然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但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缺少总体规划,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经济、价格等激励措施与机制尚未建立,对林业循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3]15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林木种苗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事业,对于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  相似文献   

20.
正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15]2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意见》(粤府[2013]2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粤府函[2015]338号)等上级文件精神,加快建设广州国际贸易中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