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立华 《创造》2004,(5):19-20
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昭通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开发利用不足,构成了制约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通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来构筑昭通人才高地,开发昭通丰富的水能、矿产、生物等优势资源,是昭通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张晓松  刘志军 《创造》2003,(11):45-46
昭通在历史上曾是出云南进四川奔中原的交通要道,是闻名世界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锁钥南滇、咽喉西蜀”,军事家以极高的眼光概括了昭通的战略位置。从古至今,昭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历史的演变中经风沐雨,是见过大世面的。然而,历史的变迁总是在荣与衰交替嬗变的痛苦挣扎中进步的,当中国改革开放已翻开了新世纪的华章时,昭通却显得脚步有些缓慢了——作为全国最困难的地级市,一顶贫困的帽子压得昭通人民喘不过气来。改变贫困面貌,增加人民收入;改变城市面貌,增加财政收入,成为昭通历届党委和政府面临的两大难题。当世界级的巨型…  相似文献   

3.
易为进 《创造》2004,(12):10-12
前景看好但发展不平衡 作为当今云南人,对本土天然的生态环境及其潜在价值一直充满信心和憧憬,相信迟早云南都会在此打响牌局赢取市场喝彩的.比如全世界珍稀动、植物基因库大约有70%都集中在云南,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先把其中的各类中药药材、营养丰富的保健品原素、治疗疑难杂症的特效药物原料开发出来,就非常了不起.于是这些年云南的生物制药发展很快.文山三七、澄海螺旋藻、元江芦荟、昭通天麻都已形成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以"云药"为品牌的云南天然药物在国内外市场逐渐声名鹊起,有了不错的回报,刺激着人们加快对云药的开发力度,现每年均以20%以上的产值增长.  相似文献   

4.
昭通地委、行署从1990年起,设立民族地区发展基金,以帮助民族地区解决经济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困难。几年来,这笔基金在昭通民族地区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群众,稳定社会,促进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效果,受到民族群众的拥护,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肯定。昭通地区有23种少数民族,46万多人。除部分回族居住在坝区外,大部分居住在高寒地区。尤其是苗族,越高寒、越边远的地方,居住的越多。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民族贫困地区面临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严重形势。自1990年设立“昭通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教育发展基金”,实行计划…  相似文献   

5.
朋友自远方来,说办完事想聚一聚.可第二天又来电话说,事情办不完,没办法,交通太拥堵了,本以为一天能办完的事,看来三天也跑不完.他感叹说,都近在咫尺了,见一面却难,真没想到.朋友抱怨交通不畅,其实他所在的城市也好不了多少,只不过他已习以为常,神经麻木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内昆铁路建设的加快 ,促使昭通及滇东北区域的发展这一重大课题 ,事关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合理布局和持续协调发展 ,因而对此的前瞻研究和科学规划 ,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研究云南、就需要研究昭通 ,研究好昭通能更好地为云南经济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抓住历史机遇 ,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云南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而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昭通地区 ,也从某种意义上属于云南的“西部地区”。因而抓住内昆机遇 ,加快云南“西部地区”开发 ,同样在云南经济大发展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昭通地区背靠云南 ,面向四川 ,前出中原 ,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地位。昭通地处滇川黔结合部 ,与重庆、成都、贵阳和昆明等省会城市直线距离为500公里左右 ,与攀枝花、西昌、乐山、宜宾、六盘水、安顺、毕节和曲靖等西南重要城市直线距离都在400公里以内 ,是整个大西南的腹心地带。内昆铁路是1995年3月国务院总理朱基视察云南昆明、昭通等地后 ,亲自将其作为国家重点扶贫项目确定下来的。这条铁路 ,北起四川内江、南至云南昆明 ,途经贵州六盘水 ,全长879公里 ,其中穿越昭通地区四县一市约367公里。内昆铁路是西南地区唯一...  相似文献   

7.
1993年秋,对于生长在山区的王玉珍等50位苗、彝、回族青年来说,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会坐在昭通师专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专学生。这是昭通行署民委、地区教委为提高昭通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干部和教师,缓解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矛盾,促进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举措之一。从1993年秋到现在已招收了三届共150名学生,他们全部都是来自昭通地区各市县的少数民族乡村高考落榜的青年。师专校长彭文虎对办民族班很有一番感慨:如果不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让他们(指民族班学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关于市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列车乘坐率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产能过剩、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国家已经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紧急降温的背景下,为着力形成该行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此将单纯的交通及交通产业的发展,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构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经济—环境"三维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框架,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地,为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实现路径,路径包括: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制度体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于城市定位选择多样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创新政府补贴方式,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首届年会,于1990年9月20日至22日在昭通师专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教育学院、云南财贸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云南省公安专科学校、昆明师专、昭通师专、曲靖师专、蒙自师专、楚雄师专、文山师专、思茅师专、昭通教育学院、丽江教育学院共17所高校文科学报编辑部的代表35人。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昭通地区民宗局在昭通地委、行署的直接领导下,积极认真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从全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干部的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与有关部门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形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的增长速度与全区的干部增长速度逐步趋于平衡。从1998年的统计数来看,昭通地区有少数民族干部6145人,占昭通地区干部总数的8-7%,干部比例仅低于人口比例一个百分点。大批优秀民族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肩负起历史重任,与汉族干部一道,带领各…  相似文献   

11.
周琼 《贵州民族研究》2001,21(3):115-123
鄂尔泰在滇东北实行的武力改流将雍正朝的“改土归流”推向了最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使清王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陷入了危机:频繁的变乱和对变乱的血腥屠杀,使改土归流的成果面临流产。在此危急关头,高其倬东山复出,再任云贵总督,在残破的昭通地区进行移民屯垦,使昭通的社会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得到了迅速恢复,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彻底改变了昭通的社会面貌,为这一地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昭通屯垦入手,初步对滇东北改土归流成果的巩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是两个五年计划相连和人类历史两个世纪交替的时期,是昭通地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的关键时期。在今后5年内,如果昭通地区能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可以胜利实现20世纪奋斗目标,顺利跨入21世纪,就能实现经济腾飞,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实现脱贫致富两大  相似文献   

13.
昭通地区民委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建立的机构。十五年来,在昭通地委、行署的领导下,我们凭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山区各族人民的朴素感情,在大力宣传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推进民族散杂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维护民族散杂地区的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做好团结的表率昭通地区有20多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440981人,占全区总人口10%,是全省民族杂散地区的一个缩影。昭通地区又是一个贫困地区,全省700万贫困人口有150万在昭通,而少数…  相似文献   

14.
一、我省山区面积很大,资源丰富,进一步发展山区交通,对于加速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我省国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省山区交通还比较落后,许多山区交通极不便利,不仅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建设大跃进对木、竹和其他林付产品的需要,也影响到山区经济的全面开发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因此,必须下最大决心,进一步发展山区的交通建设事业,坚决把山区交通,特别是一些资源丰富的山区的交通建设起来,以便利山区的物资运输,有利于山区经济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地处滇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昭通地区,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散杂居地区。区内少数民族有23个,47万多人。人口较多的苗族15-8万人、彝族15-4万人、回族14-9万人。多年来,昭通地委、行署在民族工作中有硬措施,使全区一直保持了民族和睦,团结友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好形势。      昭通地委、行署 民族工作有硬措施          ● 文成端 认识到位,民族工作有位子历届昭通地委、行署的领导总是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民族团结关系的加强,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关…  相似文献   

16.
杨立华 《创造》2003,(11):18-19
昭通市地处滇东北,辖10县1区,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510多万。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昭通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即将上马,能源产业、烟草产业、矿产业、以天麻为代表的生物资源产业等优势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溪洛渡、向家坝两座巨型水电站建设,牛栏江、洛泽河、洒鱼河水能资源和火力发电开发,将给昭通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生机。面对大好机遇,如何乘势而上,把昭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昭通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要有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带领全市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7.
苗族是昭通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有151763人,占云南省苗族总人口的1/6。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昭通地区苗族干部的状况如何?本文想就此问题进行粗略的研究,以求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一、昭通地区苗族干部队伍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昭通地区培养选拔苗族干部工作在地委、行署的重视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采取了升学深造倾斜、招工录用照顾等一些措施,使这个解放前受苦极深、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相似文献   

18.
昭通地区是一个有47万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杂散地区。区内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高寒边远、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为此,省民委、昭通地委、行署对民族贫困地区十分关心、重视,从1989年起,省民委采取以项目带经费的形式对昭通进行扶持帮助,随后,专门设立了“昭通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教育发展基金会”,与省的经费配套使用,重点帮助贫困民族山区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年的实践证明,省、地民族经费在贫困民族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步伐,缩短发展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一自1989年至今的10年中,由昭…  相似文献   

19.
杨大生 《创造》2002,(6):18-19
昭通地区巧家县小河乡,历史上曾是森林密布、溪水欢流、景色秀丽的世外桃源。然而,现在却是我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小河乡总面积140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219个生产合作社,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白六种民族,属典型的偏远高寒山区。 全乡海拔701米至3950米,所辖10个行政村中除小河、嘿格两村在沿江河谷一带外,其余8个行政村呈扇形分布在陡峭的二半山以上,交通极为不  相似文献   

20.
<正>开放,不仅仅指道路通达,更多是思想和眼界的开阔。飞跃乌蒙,致富带头人是探索者。跟着他们的脚步,昭通人的路子越来越活。"昭通的好东西还是多的。"在昭通各县区采访,总能听到这句话。好气候、好物产、好风景细细数过来,说昭通是座"宝山"也不为过。身居"宝山",自然不能过着穷日子。近年来,随着昭通一条条公路、铁路、油路穿过乌蒙山脉,编织起昭通发展的大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