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和欧阳先生的交往始于三年前,一次,我一位朋友说,他和欧阳先生很熟,想介绍我们认识一下。欧阳先生是著名学者。书坛巨擘,名振华夏,能与先生知识,正是我求知不得的。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与欧阳先生通了电话。当时,我还在武警总部办公室当主任,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先生写过不少与美食有关的文学作品,地道,有滋味,久读不腻。汪先生写吃的文章大概有两类:一是专门写吃,譬如,散文《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手把羊肉》等等;一是在小说或散文里涉及到了吃,譬如,散文《老舍先生》,汪先生写在老舍先生家吃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  相似文献   

3.
相识苏烽先生,是在一次与几位书法家的聚会时。大家侃侃而谈,苏先生却始终在那里倾听、微笑,或回答一两句专门提给他的问题。先生的穿著也相距时髦甚远,但平整干净利落,皮鞋上不挂一丝污痕。惟有眉宇间流露一股英武之气与印象中的书法家接近。拜见先生书法作品,古人那句“书如其人”就显得格外准确。  相似文献   

4.
与孙穗芳博士相遇,是在人民大会堂那流光溢彩的香港厅,虽然,北京正值凛烈寒冬,香港厅内的贵宾们却如在温暖的香江。在一片华丽灯光的映照下,一位身穿红色上衣的女子端庄亮丽地坐在主席台上,那么引人注目,当我和她的眼神相遇时,不禁心生惊异,那面容与气质竟和我们常见的天安门悬挂的孙中山先生的照片那么相似,特别是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鼻子,简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翻版。心想她莫非是孙中山先生的后人 ?随后得到了证实,她正是孙中山先生最小的嫡亲孙女,孙科先生的亲生女儿孙穗芳。   孙穗芳博士看上去神采奕奕如…  相似文献   

5.
美洲史研究的开拓者——纪念罗荣渠先生逝世一周年林被甸罗荣渠先生1996年4月4日与我们永别了。1949年7月,罗荣渠先生从北大史学系毕业并获得了最后一届文学士学位。他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中苏友好协会总会。1956年,经当年北大杨人木便教授推荐,罗荣渠先生...  相似文献   

6.
德高望重的老作家林斤澜先生,不幸于4月11日下午在北京仙逝,成为我们大家心中难以消失的痛。此刻,笔者又捧起熟读过的一篇文章再次向先生学习,从那里是可以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营养的。这样,好像先生并没有走。  相似文献   

7.
先生哲君     
哲君老师是我中学语文老师。腋下夹本书,布底鞋轻轻踩过校园的林阴小道,恍若从久远的岁月悄然而至,丝毫不为周围的一切所惊扰。先生哲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清逸。只是那时候,我们还小还很顽皮,在他背后说一些很淘气很孩子气的话,先生听了,总是宽容地笑笑。我们的胆子就更大了,暗笑他的迂,常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先生就抿了嘴无可奈何地看着我们,幽幽地发出一声叹息。在我的记忆里,先生从未责骂过我们,仿佛我们没犯过任何错误。有时我们也向先生借书,他眼里便射出光彩,忙不迭地引了我们去。先生的家是学校分配的一间小…  相似文献   

8.
1923年春,寿石工先生陪同陈师曾先生走访张志鱼,畅谈北派刻竹艺术,并由寿石工手书七绝一首于筵边,另一边由陈师曾画山水,经张志鱼先生刻后送与陈先生,陈、寿二人大加赏识,认为张志鱼先生竹刻阴雕均能显示书画的神韵,并赞誉其作品为雄健、明快、形真、传神。对书画笔调的干湿浓淡处理得体。并倡议应请时贤书画名家运笔于竹器之上,刻之则更能显示北派刻竹艺术的风格。同年陈先生在上海还致函张志鱼先生叮嘱要提倡时贤书画于篷边,发扬北派刻竹艺术之长,以迥别南派的刻法。  相似文献   

9.
段黎蓬书法     
没有因缘,也许不会认识书法家段黎蓬先生。已故的书法家贾诚隽先生在生前几次提起他,但一直无缘相识。而相识却在贾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这之后,与段黎蓬先生始交往,去岁秋日在香山半山茶座上,始得一观他的楷书。段先生1956年生于北京,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工作,很早就加入北京书协。  相似文献   

10.
一位住在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的高龄老人,时时牵挂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灾情和受灾民众,他就是97岁的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至少有三次,季先生合上双目,眼泪大滴大滴地滚落,”季羡林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相似文献   

11.
杨世勇山水     
大约十多年前,举办纪念李可染先生的画展,做为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也有机会系统的看了他的一些精品原作。最深刻的印象是:仅看李可染先生画作印刷品是难入其境的,只有看到原作方可领略巨匠的大手笔和胸中丘壑。这一印象多年萦绕于心而挥之不去,前些时与可染先生弟子、山水画家杨世勇偶一提及,他亦表赞同。  相似文献   

12.
欣闻著名书画家弘涛先生收一得意入室弟子,名叫陈骅,为齐鲁人氏,年近而立。据悉,小伙子曾孑然一身抵京向弘涛先生拜师,回到山东后朋友问:“磕头没有?”“啥———?”他瞠目。朋友曰:“不磕头算啥拜师?”他顿悟,立马儿二度进京,见到弘涛先生,双膝匝地,“砰砰...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的第一个华灯初上时分,被誉为“艺海奇人”的著名艺术家罗军先生偕夫人到舍下小坐,特意带给我一部青汶、景秀合著并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龙马生涯》,嘱我读后写些评述性的文字。虽然我正忙于笔耕一部时限短促的长篇传记,又利用罅隙间刚刚校对完一部即将付梓的长篇小说,大脑还一片云里雾里,头绪纷纭,况且写评述性的文章之于我为一忌,从不敢妄加为文,但罗军先生是我的挚友,挚友交办的事情焉有不办之理?故夤夜捧读。谁知,一旦读起便立刻被书中主人公马观适先生那非同寻常的身世以及在群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为配合一本关于柬埔寨首相洪森的新书写作,我计划对洪森首相进行一次专访,重点是洪森对1993年以来柬埔寨人民党和他本人执政经验的总结。我把给洪森的信和采访提纲交给洪森的顾问拉塔纳先生,请他转交。拉塔纳先生对我的采访意图和计划很感兴趣,同意帮助尽快安排。  相似文献   

15.
狮城喷水图 得知市政府代表团赴新加坡访 问考察,新加坡的水果大王、复发 中记集团的总裁,也是我市的荣誉 市民余大中先生,热情地承办了一 应事务。为此,先生在收获季节 里,放下繁忙的业务,从中国专程 飞回新加坡,在我们到访的当晚设 宴欢迎。之后,先生说:“各大宾 馆的自助早餐,大同小异,没多大 意思,还是肉骨茶有些味道,不妨 去尝尝”。 第二天清晨,先生因故不能前 来,让他的助手、同年好友黄先生 和曾在泰安合作企业里任过 职的符先生,还有全程陪同 的薛先生相陪。于是,我们 一行走出下榻的濠景大酒 店,穿街过巷,前往…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28日,泰国举行的颁发亚细安文学奖名单中我国写作界前辈作家分北方力生荣获这项奖项。从方北方先生一生致力写作,和他出版书籍的辉煌成就,这项奖项对他老人家来说,确是实至名归。原名方作斌的方北方先?,瘦削的身材和常年戴着一副。形黑框眼镜,是他给人们印象中熟悉的标志。1918年出生,祖籍广东省惠来县的方北方先生,是在11岁时,随同父亲的朋友跋涉千进来到马来亚。方北方先生从学生时代开始对写作有兴趣。由于对文艺小说与诗歌、散文接触得多,方北方先生对文艺产生狂热的喜爱。回忆这段往日为了满足狂盛的求知欲,一有…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交流》2006,(4):23-24
尊敬的铃木恒夫先生及各位日本朋友,尊敬的各位中国同仁:首先.热烈欢迎铃木恒夫先生率领日本超党派政治家和专家学者访华团来京参加新世纪第三届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历时20年。已举办12次。在张香山先生、宇都宫德马先生、鲸冈兵辅先生、河野洋平先生、土井多贺子先生、铃木恒夫先生等各位朋友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许多中日政治家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已经成为两国政治家通过民间渠道,就发展中日关系.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坦诚交流,增进了解,扩火共识,加深友谊的重要平台。希望这次会议继承和发扬传统,为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日关系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下面我想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听说,营口鲅鱼圈的一位台湾商人在鞍山海城创办了冯庸大学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何一位台商要在辽宁创建博物馆?他又会与辽宁有着怎样的情缘?记者带着疑问见到了这位谦和、严谨、风度十足的张文琦先生。张文琦先生1949年离开东北,阔别40年后,张先生终于在1989年踏上了辽宁这片家乡的土地,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首先.对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这次会议“人权与司法”的主题很有价值和意义。有幸同德国朋友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德国朋友的盛情邀请、周到的筹备和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20.
魅力永存   杨绛先生近年过得不容易。 1997年 3月 4日, 59岁的独生女儿钱瑗不幸病逝。钱瑗是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教授,先前,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回到爸妈身边,陪二老享受那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女儿病逝,“老年丧子”,甚是难过,痛苦之后,钱钟书先生便常常生病住院。更不幸的是, 1998年 12月 19日,钱钟书先生驾鹤仙去。更大的痛苦压迫着杨绛先生。   今年 90岁高龄的杨绛先生与她的丈夫钱先生一样学贯中西。她是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最令人感佩的是,她对名与利及其他身外之物,看得淡淡泊泊,始终与纸笔和书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