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链条———环节”论三探———列宁对辩证法实质的规定和运用与邓小平对辩证法实质的把握和实践李福麟随着对列宁“链条———环节”论探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一个蕴含于其中的极其重要的基本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方式的现代特征问题。如果说...  相似文献   

2.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指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论粮食税》、《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和列宁在右半身几乎全部瘫痪不能执笔的情况下通过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的真理光芒永存──重读《一论》、《再论》严思1917年11月7日,在当时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俄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俄共(布)的领导下,胜利地夺取了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  相似文献   

4.
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化──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主张“讲求实际”。反对“革命空谈”,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和“实...  相似文献   

5.
关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经济政治建设的实践中,主张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为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并且就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  相似文献   

6.
强化权力制约 实施立体监督──列宁晚期政治监督思想探讨杨卓华工人阶级掌握了全国政权以后,如何保证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被它用,这是列宁晚年十分关注并致力于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监督的举措,加强对权...  相似文献   

7.
论稳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读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有感黄福平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  相似文献   

8.
强化权力制约 实施立体监督──列宁晚期政治监督思想探讨杨卓华工人阶级掌握了全国政权以后,如何保证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被它用,这是列宁晚年十分关注并致力于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监督的方法、措施,加...  相似文献   

9.
“Group4”──英国最好的保安公司郭太生"Group4"是英国一家国际性的私人保安公司。论规模,它在英国排名第二位,论声誉和服务质量,可说是最好的。"Group4"的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是由现任公司总裁的爷爷在丹麦创立,后移到英国的,至今已有9...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台阶论”俞芳林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观──"台阶论"。"台阶论"贯穿于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始终,并占有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11.
讲政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习江泽民《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一点体会涂寿儒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不仅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全体干部、党员都要讲政治;不仅政务干部要讲政治...  相似文献   

12.
论列宁关于“生产宣传”的思想与实践俞良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曾经两次领导党和国家政权进行工作重心转移,即由政治军事斗争转向经济生产建设。为了有利于工作重心转移,尽快地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列宁在两次实践中都非常重视“生产宣传...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新三论”的理论价值田青华,李晋邓小平理论现在已如浩荡东风,吹拂着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地,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迅猛发展。但是,最初作为"东风第一枝"撞击中国人民的心田,打破万马齐暗局面的,却是大家熟知的"猫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光辉篇章──学习《论十大关系》和“论十二大关系”李国强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与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论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兼论特征与本质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新的探索,并作出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  相似文献   

16.
论全员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中共柳州铁路分局委员会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1987年我们建立了"全员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以下简称"全保")。八年来,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致力于"全保"的推行、巩固和发展,走出一条以"全保"为载体,加强企业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曾作过多方面的大量的论述,至今仍成为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绕不过的话题。列宁在构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实践中,发现存在着复杂的党政关系问题。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列宁并不讳言党政关系的矛盾情况。相反,他从矛盾的对立统一学说出发,深刻地揭示了政治领域存在的党政关系"二律背反"规律。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认真研究思考,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基础上给出科学的解释,以推动党政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人的“荡马路”何玉麟在上海,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商业繁华街──南京路逢每周周六从下午2时到晚8时禁止一切车辆的通行,人称"步行街"。外地报刊说,这是大上海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标志。其实,说"接轨"还有距离,至少远不是"全部到位"。外国大都市的"步行街"...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当代资本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当代资本主义□肖枫列宁提出“帝国主义论”迄今已有80多年了,当代资本主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的哪些论断仍然适用,在多大程度上适用,哪些论断由于情况变了已部分不适用,甚至完全不适用了,需要我们作出科学的分析。正如邓...  相似文献   

20.
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南──学习《邓小平》第三卷的体会刘胜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所阐发的"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的思想既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南,而从当前经济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一硬一软不相称"的状况看,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