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振亚 《法制博览》2009,(14):38-38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讲《史记》秦始皇之死时,说过这样一段颇为隽永的话:“历史最怕意外,但历史又往往充满着意外。”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赢政先生,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他要一世、二世、三世直至万世地永远传下去,可是出他“意外”的是,自他一命呜呼,去见上帝之后,他最信任的赵高、李斯,以及他的小儿子胡亥,一起谋划了一件让秦始皇生前永远料想不到的事,即篡改始皇帝的遗诏。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09,(21):60-61
治乱世的前提是除暴安良,这是曾国藩一贯的理念。所谓积玩之后,振之以猛;但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曾国藩的严酷,为他博得了“曾剃头”的绰号,但也稳住了湖南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养成好习惯     
这是一个非常陈旧的话题,陈旧得有些古老,《汉书·贾谊传》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论述:这也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话题,关于习惯养成的专著总是赖在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中;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话题,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看望在这里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时说:你们从小就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你们的一生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网友发帖说:“司马迁在《史记》写道,‘上韫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这说明秦始皇的遗体已经腐烂了。”其实,这里所说之“臭”并非秦始皇遗体之腐臭。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08,(7):33-33
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间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  相似文献   

6.
捧死人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10,(12):72-72
中国人比较爱造神,中国的伟人也喜欢别人为他造神,关羽,是中国人的造神运动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后世的崇拜者,由于对他的这份“忠”,这份“义”,神化得太厉害了,于是不及其他,就有点不实事求是了。其实,关羽这个人,  相似文献   

7.
王伟 《法制博览》2009,(21):56-57
曾国藩论涵养论能力论韬略论成就,都可说得上是人中之杰。但这位人中之杰的“最高学历”仅是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入围三甲最末,成了“同进士”。虽然他人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相当于“进士”的“学历”,可是一件让这位大人一辈子都不爽的事。  相似文献   

8.
吃事     
莫言 《法制博览》2010,(3):12-13
“吃”字拆开,就是“口”和“乞”,这个字造得真是妙极了。我原以为“吃”是“契”的简化,查了《辞海》,才知“契”是“吃”的异体。口的乞求,口在乞求,一个“吃”字,馋的意思有了,饿的意思有了,下贱的意思也有了。想这造“吃”的人,必是个既穷又饿的,如果让林黛玉或是刘文彩造这个字,不会是现在这样子。  相似文献   

9.
李乔 《法制博览》2011,(14):62-63
真理在“中间”斯大林说:“真理在‘左’和右中间。”此话正确,也很精辟。斯大林自己把握得怎样,姑且不论,但这句话说得确实好。中国的儒家实早有此意。《中庸》谓,执其两端用其中,《论语》谓,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亦即“两端”。“过”与“不及”都不对,  相似文献   

10.
金庸 《法制博览》2011,(11):41-41
前几天几个人闲谈,从回去看看,话题转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又转到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位朋友说:“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其实我国的度量衡,都是古代的较小,后来渐渐变大。陶渊明那时的五斗米,一定还不到十五斤。但到底有多少,可谁也不知道,记得在中学读书时,老师讲解这篇文章,对“不为五斗米折腰”一节,也没说得怎样清楚,大家于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糊里糊涂的过了去。  相似文献   

11.
郑贺秀 《法制博览》2011,(7):F0002-F0002
上中学那会儿,学校让写大字报,内容是批判“孔老二”的“学而优则仕”。语文老师则悄悄叮咛我,批是批,可不能当真啊!我就问,既是批了,为何又不能当真?老师说,以后你就知道了。 后来,就真知道了。点灯熬油十几年,考了大学,分了工作,还混了个小官当。就特感激那幂老师。否则,现在可能还顶着阳婆在地里锄玉蔓呢。“学而优则仕”,“孔老二”说得没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门”这个词很是流行,都指的是一些负面事件。如艺人陈冠希的名字和“艳照门”已成了连体婴儿。一时间“艳照门”家喻户晓,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艳照门”的意思不是陈冠希的艳光照得门楣雪亮,也不是他把丑态相片贴在门上展览,而应该解释为“艳照”这件事儿.  相似文献   

13.
陈鲁民  烈日 《法制博览》2008,(24):53-53
在当代汉语俚语中,“鸟”是詈人语,而“儿子”则同样带有不佳的意味。把这两个词合在一起,“鸟儿子”不好的意思就更明显了。但在北朝时代,却有一则谶谣用上了这样的词,更要命的是,这“鸟儿子”还不止一个。  相似文献   

14.
孔子云:“勿友不如己者”。古来做大事者不能缺少兄弟,要找兄弟就找最强的。兄弟没有本事,不如不做兄弟。这道理很简单,兄弟太弱,就会拖累大家,尤其在关键时候要误大事。兄弟必须强,才能叫兄弟。“兄弟”二字可不是随便乱叫的,它意味着打拼,其次,才意味着开心。不打拼怎么会开心?所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当然以“难”排在前头。兄弟以“难”字当头。兄弟以“难”字开始。以“乐”字终止。兄弟做到享受的份儿。兄弟就做不长久了。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3):47-47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日”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一种说法为:“奉天承运”这四个字连用开始于朱元璋,不仅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  相似文献   

16.
慈悲的手段     
明媚 《法制博览》2009,(18):9-9
上海男人很难,难就难在了“男”字上。从中国古人造字的角度分析。“男”由责权利的角色定义,那就是“田”和“力”的组合。在田地里出力气劳作的人就是男人。我没有考证过英语,男人的man,似乎没有什么对男人责权利规定;在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中,对男人的考核标准是田地里的苦力活。这就委屈了上海男人。从有上海那一天起,上海男人就输了。虽然上海也有人种地,但是上海的主流人群是市民而不是农民。  相似文献   

17.
《法制博览》2008,(21):31-31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  相似文献   

18.
程万军 《法制博览》2011,(13):71-71
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而好德胜于好才,必有虚伪无能之徒表演的舞台。奉行德治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极为苛刻。“水至清则;毛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史学界对他的普遍指责。诸葛亮要求众将群臣“又红又专”,如果“专”而“不红”,他宁可不要;而倘若“红”而“不专”。他却可以将就使用。“蜀汉无大将”时,有着“一颗红心”的廖化不也是作了先锋吗?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草包总该分得清。  相似文献   

19.
蒋丰 《法制博览》2010,(13):14-14
唐代刘知几是一位“史才”,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今天闲翻《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一版)132卷里面的刘知几列传,才感受到这位强调才、学、识三者兼具的“史才”活的也不容易。  相似文献   

20.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5):F0002-F0002
在历史人物中,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曹操。这个人小的时候,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务学业,可后来执起权杖来,却游刃有余,并成就一番不世功业。而且“不务学业”的曹操却对诗歌、文学、书法、音乐都有精湛的修养,为“建安七子”之一。不过,曹操幼年所受教育,并不精到,这倒是真的,曹操在《善哉行》一诗里曾慨叹自己“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