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波普尔(Popper)在他的政治哲学代表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OpenSocietyandItsEnemies)中着重对三个哲学家(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进行了批判,因此,这就很容易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即波普尔是“对柏拉图和黑格尔持反对态度的”。不可否认,波普尔确实在此书中对柏拉图(Plato)作了批判,然而其出发点仅仅是为了寻找极权主义(他归结为历史决定论)的理论根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波普尔是对柏拉图理论的彻底反动(counteract),因为波普尔在他的科学哲学领域内提出的“第三世界”(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思想;平均主义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和谐”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和谐思想;“人民公社”论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既闪烁着真知灼见,又具有认识局限。辩证地分析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世”一词自提出便广受争议。在生态危机日益显露的背景下,反思人类世概念及其相关话语发现,只有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才能化解人类世危机。企图通过“速度”来实现资本超越的加速主义可能会反向加剧人类世的终结。因此,解决人类世危机需要再次回到生态批判。然而,现存的生态治理始终共识难寻。因而,为寻求人类世出路仍需重新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辩证生态观的新样态。这一新样态呈现出危机治理渐进、系统开放、人类与自然以及技术三者融合平衡的特征。最终,在辩证生态观的视域之下,人类世将走向人类“去中心化”、强调“嵌入性”与“主体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史微     
张孟劬(尔田,原名采田)史微内篇八卷,成于清末,民元初改订覆刊行于世。寓居沪上旧派学者领袖嘉兴沈乙庵(曾植)“颇称之”,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虎次郎)更是对之“倾倒”,  相似文献   

5.
苑崇利 《外交评论》2009,26(2):105-113
石桥湛山是20世纪日本国际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冷战时期,石桥秉承他战前一贯的“小日本主义”的反战和平立场,阐发了日本“自主外交”的政策主张,进而提出了基于共同利益的“日中美苏”和平同盟的构想,并对冷战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立和冲突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石桥湛山在冷战时期的“脱冷战”的思想见解,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对现实的国际社会也不无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内蕴着社会自我批判.社会自我批判的主体乃是社会,而现实的个人对社会的批判是社会总体自我批判的具体形式.作为历史活动,社会自我批判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从对象上来说,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以市民社会批判为旨归;从原则上来说,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统一;从内容上来说,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是意识形态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从视角上来说,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是规范性视角与描述性视角的统一.毋庸置疑,研究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松尾芭蕉是日本17 世纪后半叶的俳句大师,被日本人尊为“俳圣”,他继承了日本广义上的感物伤情的美学传统,提出了“萨比”、“余情”等美学理念,并贯穿到俳句创作中,形成了幽玄枯淡、含蓄蕴藉的“蕉风”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人与社会的矛盾呢?(1)在思想道德领域,借鉴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以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基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2)在经济领域,借鉴墨家充满辩证法思想的“义利并重”的“义利观”,通过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利益共享、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3)在政治领域,研究和借鉴墨家“尚贤”、“尚同”的合理思想,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基层民主,逐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主体性美学的过程中,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在时间中发生、开启的过程。从而将时间性概念引入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中。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作品的时间性体现在:与节日一样,艺术作品在重复中生成自我的同一性;在对作品的理解性“逗留”中,作品的接受者摆脱了外在的可度量的空洞的时间,沉浸在内在的本真时间中;这种时间性是类似于神学上的“同时性”概念,体现了“同在”(Mit—Dasein)这一艺术作品存在的本质。伽达默尔提出艺术作品时间性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批判了审美现代性对艺术作品“无时间性”的理解,是伽达默尔对审美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论戴震对宋明理学关于“意见之理”的批判徐岱霍存福戴震(1724—1777年),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是清代著名的汉学家和唯物主义思想家,皖派经学的创始人。其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重要贡献,是通过对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宋学)的无情批判,阐明他政治法律...  相似文献   

11.
论刑罚的基本功能与附属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将刑罚功能分为基本功能(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非本质功能)两个层次,进而分析了各层次之具体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绘制了一幅崭新的刑罚功能理论图景,提出了诸如“基本功能是附属功能之前提与基础”、“附属功能是基本功能之最终归属与追求”等观点;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对于刑罚功能认识上存在的两个误区,即重基本功能而轻附属功能、重经济补偿功能而轻矫正功能。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作为反应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综合复杂的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从产生之初到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种形态:(1)孕育于中华民族血缘文化中的古代“天下一家”爱国理念;(2)孕生于“天朝模型世界观”幻灭和“亡国灭种”危机中的近代“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3)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匹配的“民主富强”的爱国目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市民社会异化本质的批判,强调“自由人联合体”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注重回归马克思的原初语境,提出市民社会与共同体两种历史存在形式之间的对立是市民社会理论批判的前提,主张通过“共同体→市民社会→社会主义”的逻辑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延长线上的丰富与发展。本文从马克思提出的本源共同体三种形式谈起,聚焦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解读,从而进一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共早期领导人尽管没有提出文化安全的概念,但在严峻的民族危机面前,思考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安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大力提倡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文化革新,主张新的文化创造;强调开放的文化心态,反对盲目排外;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质,批判殖民主义文化;批判封建复古主义,指出迈向新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抽象性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其所反映出来的实质内容乃是“个人受抽象统治”。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导致人的自我异化的根源在于“抽象统治”,或者说抽象成为真实的统治力量。由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抑或现代性批判就是以揭示和批判“抽象统治”为基本定向的。正是在现代性批判视域中,本文以“抽象统治”为核心线索,勾勒出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该问题的理论探索和思想的轨迹;对抽象统治的始源地、枢轴、发生机制以及现实运作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金砖五国等新兴国家为代表的“第二世界”崛起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并由此带来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迁。葛兰西的核心理论框架——“霸权”概念以及以考克斯为代表的新葛兰西主义学派对探究新兴国家崛起的问题是有启发作用的,但是全球化与跨国资本主义的深化对新葛兰西主义学派提出了挑战。在整合新葛兰西霸权理论和后霸权批判理论,并将“第二世界”和“相互依存”加入分析框架之后,理论界提出一种新观点,即新兴国家作为一种新型反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尚不能建立起替代性的独立霸权,而“相互依存式霸权”将主导当今这个时代。“相互依存式霸权”定义为根植于金砖国家的崛起所带来的基于地区合作所形成的联盟型关系,这一联盟型关系的形成主要为了牵制并超越由单一国家或单一权力中心(西方)所产生的霸权。届时在国家利益、地区走向、共同政治议程、政治联盟以及潜在危机管控等方面,“第一世界”(西方国家)和“第二世界”(新兴国家)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重塑国际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7.
“同心”思想是矛盾学说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也是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生动体现,“同心同德”强调政治上的积极认同而不是消极盲从;“同心同向”强调目标上的大同而不是完全雷同;“同心同行”强调行动上的协同而不是互为等同。“同心”思想的辩证内涵不仅被西柏坡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所见证,而且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继续取得辉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愿意倾听欧克肖特的哲学或其可能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领会它呢?今天,欧克肖特是以“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而名世的,但他与新近复苏的美国保守主义在思想上并没有多少相同之处。或毋宁说,他的思想与传统主义更为吻合。不论人们怎样看待他的思想,欧克肖特已经为健康政治学所必须的理论提供了历史哲学的支持。如果在欧克肖特的著作中有一个不断出现的主题,那就是他强调理论渗入(政治)实践带来的道德和政治的恶果。但是,他对渗透(政治)实践的恶果的强调并未因他主张人们需要通过追求传统暗示来指导其政治活动的观点而减弱。  相似文献   

19.
李智 《外交评论》2009,26(5):106-116
美国约翰逊政府对“六天战争”前阿以危机的处理结果是导致“六天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最初采取谨慎克制的政策,阻止以色列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积极与阿拉伯国家协商沟通,并试图通过联合国和多方参与的外交手段化解危机。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海权国家宣言》和“红海赛舟”计划流产,美国转而采取模糊政策处理阿以危机,默许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通过本案可以得出:国际调解在于抑制诉诸武力,避免采取过激行为,以和平手段化解危机;国际调解应坚持寻求国际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消除危机;协调国对危机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带来全球就业危机:金融危机掀起企业裁员风潮;导致失业率骤升;影响就业质量,致使工资水平下降。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就业压力,因此,我们要多管齐下,应对我国就业危机:兼顾“保增长”与“保就业”两个目标,实现以扩大就业为目的的经济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统筹城乡就业,破解二元难题;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