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助学金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随着贫困资助面的扩大,目前,助学金评审程序还有待完善。制定的评审程序是否公正是关键,当程序公正与评审结果公正存在不可两全的冲突时,程序公正优先。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教学经验评委评分差异显著。无教学经验评委与1~4年教学经验评委评分差异不显著,无教学经验评委和5~10年教学经验评委评分差异显著,1~4年教学经验评委和5~10年教学经验评委评分差异显著。由于不同教学经验评委评分差异显著,在口语预赛分组时评委应搭配得当,以保证评分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14年2月12日,防城港市召开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审会议,对33名第五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候选人进行集中评审。
  该市创新评审方式,评审会上由候选人通过PPT形式展示近三年来个人主要业绩。在听取业绩介绍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进行表决,最后评出25名同志为第五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入围人选。入围人选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市委审定等程序后,正式成为第五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进行表彰。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本次评审还聘请了市纪委的同志担任监督员,对评审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相似文献   

4.
银样军,男,教授,注册会计师,湖南隆回人,1968年11月出生,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财政系。毕业后在铁道部第十二局第七工程公司从事过近四年的会计工作,并担任项目部财务主管,2000年调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先后担任经贸系的骨干教师、会计教研室主任、会计专业学术带头人,是湖南省教育厅会计专业评估专家库评委、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咨询评审专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委、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高级考评员。  相似文献   

5.
1月9日,南宁市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开发干部教育培训课程项目评审会议正式举行,20个团队带着凝聚了智慧与创意的作品一一试讲,现场“PK”、激情“角逐”10个课程项目的开发权。来自全区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10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最终评审会议的评委鄹,并通过现场评分对10个课程项目最终“花落谁家”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6.
如何科学界定和理性认识社会公正的内涵、特征和地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主观价值前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础,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社会公正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公正和谐的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发展机会的平等,理性认识社会公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3年3月至6月,我校举行了第八次优秀科研成果评审。本次评审共征集符合申报条件的参评成果48项,其中专著类成果9项,编著教材类成果7项,论文类成果31项,调研报告类成果1项。评审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宁缺勿滥”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追求之一。经济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和根本。当前,中国经济公正状况,尤其是城乡之间经济公正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巨大,严重威胁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从制度到体制、从组织方式到生产方式上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城乡经济不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公正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为新时期推进我国社会公正指引了正确的方向。推进我国社会公正。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与核心,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从而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导入良性运行、健康和谐的发展轨道,努力推动社会公正增量式和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增进和提高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在2005—2007年度北京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我院《学报》获得由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颁发的“北京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证书。此次北京高校学报评审团评委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即由评审国家级学报的专家担任评委。  相似文献   

11.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社会资本,增强全社会抗风险能力,增加民生型公共投入等途径,建构促进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司法公正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正是司法亘古不变的灵魂和生命。在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下,人们习惯于把司法定位于解决社会冲突、使社会达到公正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路径,而法学家们及法律实践者们长期以来也把司法的作用囿于提供公正。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当司法制度仅仅为追求公正而付出太多代价时,公正也就不成其为公正了。因此,效率这个人类经济活动的目标,与公正一起成为现代司法理论和实践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职称评审要树立正确导向,做到客观公正,体现公平竞争,不仅依赖于制定的科学的评审标准,更取决于对标准条件的准确掌握。运用层次分析原理,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细化量化职称评价体系;坚持四项原则,平衡四个关系,稳步推进实施职称量化评价工作。由于分类实施,系统推进,职称量化评价体系应用效果显著: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工程技术职务发展导向;二是体现了客观公正的工程技术职务评聘标准;三是激发了工程技术人才成长成才动力。  相似文献   

14.
司法是解决社会冲突和纠纷,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导致司法不独立,严重影响司法的公正。因此,必须通过司法改革,实现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相似文献   

15.
现在,社会公平、社会公正问题广受关注。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内容,实际上也是由人们规定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主观特征。不同的利益群体、社会阶级阶层出于自身的利益,对社会公正、公平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在具体实践中,社会公平有两种导向: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倾向于关注“谁得到了什么”。而过程导向倾向于关注“为什么得到”,即人们究竟是怎样进入到地位差异结构中来的,社会学家管这种进入的程序叫作“地位准入”机制。  相似文献   

16.
如何科学界定和理性认识社会公正的内涵、特征和地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主观价值前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础,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社会公正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公正和谐的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发展机会的平等,理性认识社会公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本思想来源和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平等生存是社会公正的本质规定,历史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基本特征,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实践原则,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公正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公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诉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就是实现资源或利益的平等分配,尤其是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同时,社会公正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反映了和谐社会中构建公正思想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正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人们对社会公正的内涵的理解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社会公正主要体现在制度公正上.因此,应当从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角度,来设计现代公共行政的路径.而现代公共行政的伦理目标,必须是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公正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社会公正问题,使社会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有力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