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超 《理论与当代》2016,(B12):43-44
一、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存在的问题 2015年8月,我们对铜仁市碧江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新华村长岩坡安置点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并在有街道办事处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组长、生态移民参加的座谈会上,对参会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对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李关乡鹧鸪园村骆丫鼓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以及兴仁县瓦窖寨工业园区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并对瓦窖寨工业园区安置点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和生态移民,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11,(8):27
<正>惠农政策迁到生态移民新村的移民继续享受在原籍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调整直补政策,将种粮、良种、农资、农机等直接补贴覆盖生态移民新村,按扬黄灌溉区现行补贴标准执行。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要优先覆盖生态移民新村,对于入股困难户可实行赠股。500户以下的新村投放50万元,500户以上的新村投放100万元,1000户以上的新村投放200万元扶贫互助资金。在生态移民安置过渡期,把移民特困户优先纳入当地的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对符合当地低保条件的移民要做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3.
一、铜仁市脱贫攻坚的路径 (一)党政主导 一是政策向贫困村集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退耕还林、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中央政策向贫困村倾斜。各区县制定〈贫困村长效扶贫实施方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全方位进行扶贫年度规划,整合涉农政策,落实具体项目、资金、驻村帮扶工作队。各区县出台《贫困人口分类扶贫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Z1):57-58
正宁夏中南部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实施扶贫的另一种方式——生态移民。30多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近50万人通过生态移民与劳务移民,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生活今非昔比。但是以前的生态移民不同于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从2011年起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规模大、起点高。在五  相似文献   

5.
围绕《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2013-2020年)》目标实现,疏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保护的迫切性和艰巨性,探索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的生态恢复与保护,实现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及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实施生态移民是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的建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只有转变观念、确定可持续发展移民扶贫战略、科学确定经济增长点、利用凉山自然、人文比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实施科技扶贫、提高贫困者主体的素质,才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2,(14):58-59
正红寺堡区位居宁夏中部,为吴忠市所辖区,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1998年开发建设,2009年正式设区,行政区域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2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61个行政村、2个城镇社区。经十余年艰苦创业,累计开发整理水浇地50万亩,异地搬迁安置宁夏南部山区8县移民2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十余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扶贫政策扶持下,红寺堡区20万移民沐浴党的阳光,艰苦创业,实现了"荒漠变绿洲、沙丘起高楼"的伟大壮  相似文献   

8.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3,(13):44-45
铜仁市万山区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保障,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为载体,搬迁居民7648户、28627人。其中,生态移民搬迁651户、2500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既是一项经济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次重大机遇。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  相似文献   

9.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2,(16):12-13
5月26日,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启动大会召开,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就此拉开帷幕,一条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初现端倪,一场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的大战在今夏打响。150万人的大搬迁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出台前后,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以政府主导方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等工程,有效缓解了南部山区的生态压力。随着南部山区人口的增加,环境超载导致了脱贫与返贫恶性循环。为了彻  相似文献   

11.
方仁 《共产党人》2012,(20):45-46
实施百万人口扶贫攻坚是自治区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贺兰县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生态移民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从"三化同步"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以工业发展带动移民就业、以城镇标准建设移民新村、以现代产业经营方式致富移民、以市民素养培育新型移民,把生态移民新村打造成扶贫攻坚的样板村、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村、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村。  相似文献   

12.
仇旭辉 《共产党人》2012,(7):17-18,30
正实施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规划,是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也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确保宁夏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自1998年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脱贫开发攻坚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及难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脱贫攻坚指明了新的路径: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实施西部偏远山区的移民搬迁工程;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实施西部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健全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脱贫开发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4日,榕江县丰源绿色农业开发公司蔬莱基地里,一群"特殊"工人围着公司的技术人员学摘莱、捆莱、询问栽种技术,忙得不亦乐乎。这群"特殊"工人是榕江县计划、崇义等乡镇迁入县城的生态移民。这天,他们共有65人来这里参加该县农业和扶贫开发局、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办公室、丰源绿色农业开发公司为他们举办的就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他们将成为丰源绿色农业开发公司蔬菜基地的工人。榕江县得到就业安置的生态移民不止这65人,2月中旬,该县已安置200移民到工业园区木材加工厂  相似文献   

15.
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启动并制定了规划和配套政策,形成了生态移民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目前,在这个系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政策还不完善,需要政府与当地移民结合实际情况在总结之前移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理性实施移民,通过改进生态移民各环节,实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李成毅 《共产党人》2012,(Z1):53-56
正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解决好1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既是艰巨的发展任务,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要打好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两场硬仗。一方面,通过生态移民等攻坚工程,解决35万不宜生存、不宜发展地方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另一方面,立足实际,加大力度,整体推进,解决其他65万多贫困群众的脱贫致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5,(2):2-3
201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贫困群众的动力和活力,生态移民、整村推进、双到扶贫、互助资金四项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列入民生计划和"三重一改"工作,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移民一手抓规划调整,一手抓安置区的建设和移民搬迁。根据群众意愿和安置条件,停建了移民住房3212套(其中:惠农区515套、红寺堡区1346套、海原县877套、灵武市474套)。截至8月底,建成移民住房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12,(Z1):8-9
正一要紧盯规划抓落实。好机遇、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贵在落实。经过30年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我区扶贫工作的大政方针明确,总体思路清晰,围绕这些大的方针和思路,陆续研究编制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涉及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工业经济、生态建设、城镇建设和生态移民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高锐 《共产党人》2013,(6):22-23
正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宁夏黄河善谷核心区,慈善产业发祥地。近年来,红寺堡文明委以创建星级文明户、打造淳朴民风为抓手,立足群众信贷难的实际和产业发展融资瓶颈因素,采取给农户信誉评星定级的办法,改变以往实物抵押担保的方式,将诚信转化为群众致富的有价资本,大力支持移民群众创业就业,在宁夏  相似文献   

20.
云乐之变     
朱江 《当代贵州》2014,(24):32-33
正仁怀市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云乐新村位于仁怀市喜头镇西南部"386"县道旁。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过去,这里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经济比较落后,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传统农业村寨,而粗放的农业形态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在仁怀市发改局(生态办)的帮助下,云乐新村住抓住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机遇,带领村民转变观念和思路,制订集娱乐、休闲、避暑、渡假、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