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娘在车祸中倒下去了,血泊中,留给新郎的是什么?深夜十二时许,他恍如做着一场恶梦,呆呆地站在新港东路靠近机引农具厂的路口。有人拍了拍他肩膀,他全无反应。对方凑近他耳边道:"不管她啦了'"'她了!"-他如  相似文献   

2.
1993年3月,乍暖还寒的广州街头,一个话题,一个联系着千家万户的话题,街谈巷议.热火朝天。从普通工人到专家学者,从家庭主妇到市委书记,几乎人人都卷进了这一场讨论。一个月后,在广州市副市长石安海的办公室里,他和我们谈起了“交通整治”这一话题。“我每天都在绕路走”记者:厂州前段时间突然爆发了一场“交通辩论大赛”,对此您怎么看。石安海;我认为是好事,一来反映了广州市民对广州市政建设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二来也反映了广州市政府的开明和民主。广州市历来有这个传统,还记得你  相似文献   

3.
三毛 《法制博览》2009,(24):42-42
最近我在旧金山参加了一场朋友的聚餐,在场的都是以前高中或者大学的朋友,除了少数像我这种不务正业的家伙之外,大部分不是成了投资基金的经理、精算师,要不然就是大企业里的财务分析专家,多少都跟数目惊人的钱脱离不了关系,自然而然钱也变成整场饭局的主要话题。旧金山湾区哪里的房价涨了多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幸福的概念会不断更新,对幸福也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幸福指数"作为衡量人们对幸福满意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当前社会及企业员工广泛议论的话题.笔者认为,评判和制约个人幸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范围上看:有社会、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和个人等诸多层面;从组成要素上看: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它是一个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综合体.在此,本文从幸福概念的理解和企业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 "幸福指数"中"幸福"概念 谈到"幸福指数",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幸福.幸福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为人们所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随着生活环境和标准的变化,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大班刚刚召开完家长会,就听几个家长在楼道里大声地议论着,听声音还有些激动。我没有急着走上前,只在旁边听着,想了解一下家长的真实想法与困惑。"我邻居的孩子没有上学前班,现在后悔得都快把后槽牙咬断了!小学老师经常把孩子留下来学汉语拼音,急得他妈妈总是掉眼泪。""我们班还找来了一个现在上二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分利集团:苏联瓦解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兴衰的话题从不让人感到厌倦。俾斯麦说,国家是在时间的河流上航行,孔夫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尚任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这些伟大的格言,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国家兴衰无常,执国者不得不慎。在大历史的视野里看,一个表面上十分强大的国家,实际上很脆弱,它们经不起哪怕是一场流行病的袭击,一小队"野蛮人"的进攻,一位领导人的死亡,甚至抗不过几句空穴来风的谣言。曾经屡试不爽的办法,面对新的环境,显得漏洞百出,左支右拙。胜利的纪念碑刚刚落成,转眼间就成了失败的纪念碑。苏联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屈指算来,已十有三年。对苏联的辉煌有深刻记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16)
正"阿尔法狗"连世界名将都可以打败,我们坚定地想,战胜老鼠和蟑螂是绝对可以的。前段时间人们在议论机器人下棋比赛,最终"阿尔法狗"把世界高手击败了,人们似乎想不通。为啥机器人思维胜于人的思维呢?其实,从事过科研工作的人都明白,机器人的思维是多元思维,有多套战略技术的储备,也有多套应对的预案。但是对手只是一个人,他下棋时处于"个体户"思维,而机器人很可能是整个智库在行动。所以,单兵作战很辛劳,机器人却无所谓。我下棋战术很寻常,以前单位宿舍楼上有个读高中的小伙伴,每次他被父母责怪了、批评了,就拿个胶袋,装着象棋下楼来找我下棋。每一次把我打败了,他就高高兴兴回家去,然后对他父母说:"我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6)
正每个时间段都有一个舆论上的焦点事件,这已经成了常态。几个月前,出了"魏则西事件",大家纷纷就此发表看法,但讨论还没有真正得到深入,其他事件出来了,又有了新的话题。我们的生活,成了一个热点接着另一个热点。舆论上的热点不仅仅是人们的谈资,从政府的角度讲,也是要应对的舆情。如今,各级政府的舆情意识越来越强,一有舆情出现,就要赶紧"灭火"。上述几个事件都是全国性的,或者说是全网性的,即关注群体不以地域为限,此外,还有不少地域性的热点,外地人不大了解,却是当地政府要关注和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这个寒假,武汉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因为疫情多了一个身份——青年志愿者。在几十天的时间里,她一直在各个岗位忙碌着,"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从线上到线下,到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团中央发出"动员令"后,一批  相似文献   

10.
洒墨刘道玉     
石破 《南风窗》2010,(2):62-66
48岁时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至今保持着全国最年轻大学校长的纪录。然后他改革,他创造,他在武大搞了七大新制度。那时节的武大,突然一峰插南斗,人称"高教战线上的深圳"。1988年春,他又成了全国唯一被免职的大学校长。此后他撰文抨击教育部搞假义务教育、假教学评估;他批评教育部部长不懂教育,认为教育部已经不能领导中国的教育改革,他疾呼"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教育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11.
我住在这里     
白小刺 《南风窗》2013,(12):56-61
一战之后的德国,百业凋敝,德国士兵奥古斯都·桑德,从部队退伍后开了一个照相馆。他拍摄了大量德国人的照片,汇集成一本煌煌影集——时代的面孔。记录下了世界大战战败之后,留在德国国民脸上的阴影,以及逝去的日耳曼帝国的荣光。"我住在这里"也发轫于类似动机。记录转型时代,剧变下的中国,被"房事"困扰的人们。我住在哪里?我将  相似文献   

12.
闲情五拾     
人邻 《法制博览》2011,(6):62-62
一家人 人和人怎么就成了一家人?这是非常奇怪的。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互陌生的,他来自哪里?她来自哪里?他是谁?而她又是谁?但是他们就那样认识了,就那样将两个人的东西像蚂蚁搬家一样地搬在一间屋子里,成了恩恩怨怨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13.
李佳音 《南风窗》2013,(9):22-24
在博鳌,人们看到习近平带来惊喜,听到他开门说亮话,感受到他的感性热情,还见证了他耐心倾听,一个有立体感的中国新领导人迎面而来。新任外交部长王毅在博鳌亚洲论坛说:"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试验田。"2013年会期间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块试验田上演出一场接一场的好戏,让世人对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添了世人对他的好感4月7日论坛开幕式上,芬兰总统  相似文献   

14.
正当年的他就是一个普通电工,但他仅用两分钟时间就可以升起天安门广场这面国旗。■2007年国庆节的当天,胡其俊老人去世,这位"国旗老人"成了世上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人。■7年前的9月30日夜,胡其俊临终前对家人说:十月一日——"该升旗了"国旗,是一个国家国民精神的支柱,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就在五星红旗的辉耀下,国民数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约为5亿,到1964年为7亿,到1981年的10亿,再到2005年突破了13亿,但如果不是媒体不多的报道,人们绝不会知道,那面天安门广场上护佑着中华民族成长壮  相似文献   

15.
新闻眼     
《南风窗》2004,(22)
阿拉法特:"昏迷"后怎么办?10月29日,75岁的阿拉法特从他在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的官邸转入法国巴黎的贝尔西军医院接受治疗。11月初,当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一度陷入"不可逆转的昏迷"时,世界上的许多媒体开始了对他的各种评说,在一些人的眼里,阿拉法特已经从一个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战士变成了一个贪权、固执、软弱的领导人。就像BBC驻耶路撒冷女记者普勒特在一个时事广播节目中所说的:"当直升机带着这位赢弱的老人,从他残破的官邸起飞时,我感到奇怪,人们到哪里去了?没有团结一致的大规模示威,没有情绪高昂的口号,外国记者似乎比拉姆安拉的任何人都更关心阿拉法特的命运。"事实上,阿拉法特被边缘化的趋势在1990年代初就初露端倪,自从他在萨达姆侵略科威特后表达了对这个暴君的支持后,他在国际社会的影  相似文献   

16.
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业如此牵动人心,如此备受官产学界的关注,如此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格局。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尽管不是单纯针对房地产的,但反应最敏感、嗓门最大、争论最多的莫过于房地产业。一路飘红、高歌猛进的中国房地产业仿佛突然走到红灯闪烁的十字路口,明天的奶酪在哪里成了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著名房地产问题专家王志纲先生应本刊之约,系统阐述了他对这一热点问题的看法,现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天地一哲夫     
《南风窗》2016,(7)
正哲夫18岁就写出了60万字的长篇小说,90年代好几年都是文学界的"哲夫年"。做了20年的纪实生态文学后,他准备回到小说上,因为直接干预现实未必管用。3月16日下午,一见到哲夫,话题就是"水土保持"。从清朝的屯垦,到民国时福建长汀县的"癞子山"、延安时期毛主席所做的调查研究,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沿革,他娓娓道来,话语里还夹着很多技术性名词。似乎意识到什么,他停了下来:"讲这些,很枯燥吧?"我说,现在哲夫不那么像作家,更像一个生态学的学者了。他便笑:"可以这么说。"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2010年调到工会工作的。在工作走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性问题——心理纠结所产生的后果。一个毕业一年多的女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不会与人沟通,和同事闹点矛盾,上班成了她最大的纠结,单亲母亲帮不了女儿急得失眠、焦虑、抑郁,精神快崩溃了;新买的车停在小区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划了几道儿,结果是"谁让他臭美呢";职工和领导顶牛"理由是他就看我不顺眼"……这一切都和心理有关系。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人们承受着强大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甄静慧 《南风窗》2014,(8):78-81
有人放话,"一定要捉住卢广"。幸好村民保护他,每次去拍摄,都有人在村口放哨,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带他躲起来。他也练就了几秒钟把相机里的照片删除、卡和胶卷换掉的身手。2001年10月,内地某村,一个扛着相机的中年男人到处寻人。起初,他逢人就问"哪里有艾滋病人",没人理他。过了两天,他手上不知怎地多出了一份名单,开始直接打听,"xx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假期归来     
正同事编辑部的新故事假期归来,编辑部好一阵热闹,好久不见的小编们互道衷肠,"春节咋过的"成为核心话题。13个编辑之中,除了两个回老家的和一个旅游的,假期基本都在北京过的,"串亲戚"成为了小编们的"最爱"。刚刚结束单身生活的小编S感叹:"成了家才知道,1+12的道理。我的亲戚数量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翻了两倍还多,到现在都没拜访完呢。"小编M说:"我明年宁可串亲戚,也不出去旅游了。我们一家子自助游,哪里都是人,每天玩的时候还要担心晚上找不到吃饭、睡觉的地方。""天若有情天亦老,放到十五好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