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10,(13):F0002-F0002
黄巢当过皇帝,但说到底还是一伙流寇,算不得数。不过,黄巢也学着皇帝的样子弄了不少“后宫佳丽”,其中有一位颇有见识。据宋代周暉《清波杂志》记载,黄巢兵败后,唐僖宗对这些“后宫佳丽”很恼火,“卿本佳人,因何从贼?”居首一女子答:“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可惜的是,这位大义凛然的女子却没有留下名字。  相似文献   

2.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10,(7):F0002-F0002
说忽然想起王维的《息夫人》:莫以今时宠,宁忘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相似文献   

3.
亦杰 《法制博览》2010,(3):59-59
剩女现象古已有之。古罗马的萨福大龄未婚,还有的终生未婚,也没人觉得她们是被剩下的。但现在非要用“剩女”来命名,很奇怪。剩女是很自然的现象,属于个人选择,既没必要特别推崇,也没必要略带羞辱和调侃地去看她们。用旁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目光看她们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鉴。但怎么个明鉴法,却没有细说。我认为读史所以让人明鉴,是因为历史上的事情往往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所以,我们鉴古可以知今察今可以明古。不妨来看个例子吧。  相似文献   

5.
张天来 《法制博览》2008,(17):49-49
我的桌上摆着线装书局刚刚出版的“十大才子书”。这套丛书是我国元明清三代文学作品的精萃。十部书中,有一些已流传很久,广为人知,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等;但也有一些是许多人很少知道的,如《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花笺记》、《捉鬼传》、《驻春园》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短文《愚公移山》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一起,曾被称为“老三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不折不扣的名篇,全国十亿人口都得看,人人出口成诵,个个背诵如流,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7.
林民旺 《南风窗》2016,(5):94-95
正帝国的口味塑造了现代世界。世界对葡萄酒的情趣同样离不开罗马帝国。古希腊人将葡萄酒提升到代表文明教化的高度后,强大的罗马帝国继承并发扬之,直至影响现代世界。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讲到一个有趣的例子:鸡尾酒会是最容易显示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位中年人,要了一杯白葡萄酒,  相似文献   

8.
汤玲 《工会博览》2005,(18):20-23
在有些地方,乞讨已经在走向产业化,形成了大大小小有组织的"丐帮"群落。居于"丐帮"金字塔顶端的"帮主",居有屋,出有车,早已不是什么乞丐。一位"丐帮帮主夫人"的自述让我们知道了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储昭根 《南风窗》2008,(20):78-81
她出身革命英雄之家,22岁加入摩萨德,结束特工生涯后嫁给了一名广告商,41岁当选议员,后结识并追随沙龙,7年之间平步青云。现在,为了出任党主席和总理,她必须证明,如果她不是比任何她的男对手更强硬的话,她至少可以像他们一样强硬。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09,(9):67-67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虽非一人所作,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书中统帅群雄的几位老大——宋江、刘备、唐僧,都是平常人看来的窝囊废,没有什么人格魅力,更无一丝英雄气度。  相似文献   

12.
冲突法上的国际强制规则是出于维护一国重大公益的目的,以至于在满足其适用范围的所有情形都要适用,而不必经由冲突规范的援引。它是效力性的强制规范,其适用范围存在明显的自我限定。在判断某一规范是否是国际强制规则时,必须考虑其宗旨和形式。对来自第三国的强制规则,还要作地理限制和适用效果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1972年9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种,证实了现有的《孙子兵法》并非如近世以来学界不少人以为是孙膑的著作,而是确系春秋末期吴人孙武(与孔子同时或略早)的自著。  相似文献   

14.
林默 《法制博览》2008,(24):28-29
争当“哲学家” 领导,写文章长篇大论,做报告口若悬河。大道理一套又一套。好口才一个赛一个。领导,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纵览国际,眼放全球。领导,个个争当哲学家,个个就像哲学家,个个胜过哲学家。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中,玉帝和如来满脑子世俗智慧,像两个老滑头;孙悟空做事不管不顾,恰如一个愣头青。在取经路上,猴哥为降伏青牛怪,愣对两个“老滑头”。仔细品来,觉得这可为涉世未深的人与老于世故者打交道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炎 《法制博览》2011,(1):70-71
读金庸先生的《鹿鼎记》,看到韦小宝施反间计帮助罗刹公主“篡党夺权”的回目,忍不住就想笑。且不说韦小宝如何如何,毕竟这个小无赖是虚构出来的,单说他的主子们——满洲的那些开国将帅,行军打仗就片刻也离不开《三国演义》。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满洲人却不管这个教条.无论老少,都喜欢拜《三国演义》为老师,种种谋略。莫不出于此书。  相似文献   

17.
韩扑  邱军福 《法制博览》2008,(17):16-17
前几天看《百家讲坛》王立群教授讲秦人建国,王老师很自然地引了《史记·周本纪》里边讲的一段“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把《史记》的古文翻成白话,讲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8.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7):F0002-F0002
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真正得孔子真传并传诸后世的,恰恰是曾子,《大学》、《孝经》便是曾子的作品,曾子也被后世尊为“宗圣”。但是,当初孔子对曾子的评价却并不高,好像还说过一句“参也鲁”,说那个曾参笨笨的。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吧。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10,(13):57-57
“足下”一词,笔者起初只知是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可觉得足下就是脚下,把朋友踩在脚下,是尊敬吗,典出何处?查《辞海》始知,“足下”确系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裴驷集解引蔡邕日:“群臣士庶相与言,日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后专用为对同辈的敬辞。古时足下和殿下、阁下同一级别,  相似文献   

20.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1):F0002-F0002
若干年前,曾经有那么几天,我读过几页《诗经》。翻开一看,不由大惊失色。居然说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且还要“寤寐求之”,没求到的时候,就“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想人想得都睡不着了,还咋读圣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