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为一名班主任,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并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是当好班主任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些班主任“视力”不正常,对待学生有失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践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工作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校风、班风、学风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张红梅 《山西青年》2023,(3):158-160
任何阶段的学校教育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都是不容忽视的。高校班主任要有效管理好班级,要采取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模式,因材施教。大学生的心理、学习、安全、卫生习惯等问题都是班主任关注的焦点。班主任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有效策略应对,同时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班级管理的前提。由于角色认知,即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的认知是一个主观色彩较浓的过程,因此,容易对学生产生认知偏见,导致片面甚至错误,阻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阻碍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烧窑要掌握好火候,炼铁要掌握好火候.炒菜要掌握好火候,学生工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也应把握好对待学生的“火候”。●爱生的火候对学生充满爱心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前提。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的威信与班主任的爱心和情感有很大关系,班主任和学生的情感深,对学生的爱心重,则威信就高;师生情谊如果淡漠,就难以产生良好的心理相容,也就难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具备了无私的爱,才能去接近他的学生,关注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师生间才能产生情感的撞击、情感的交流,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倾真情实感,树班主  相似文献   

7.
唐代文学家韩愈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今天,要培育“四有”新人,班主任也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是一名工作近三十年的教师,数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决非学校行政领导及政治课老师的“专利”,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既有责任也有条件履行德育职责。“文以载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我当班主任又兼语文教师,我注意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韩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出“文以载道”的作文规矩,其实,选入小学课本中的文章不少是生动的德育教…  相似文献   

8.
一位名叫肖曼&;#183;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对教育工作有什么启示呢?积极利用“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解决教育教学难题,让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更富魅力。  相似文献   

9.
心理伤害.是指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心理伤害。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伤害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工作的一切”,“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班主任。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对班集体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这里,笔者试就班主任人格修养对班集体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心理伤害,是指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心理伤害。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人才生产的工厂,教师的任务就是生产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工作更显得,重要。根据多年工作的体会,笔者以为,培养“四心”是前提,抓住骨干是基础,严格要求是准则,只有这样,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培养“四心”是做好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是学校派到班级行使行政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直接责任者。具有信心、热心、关心、耐心是做好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信心”,即确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班级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践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许春华 《先锋队》2011,(8):60-61
所谓“腐败亚文化”,是从社会学中“亚文化”这一概念衍生出来的,特指腐败群体乃至社会人员,在对待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畸形的、扭曲的判断和认知。这种判断和认知是反主流的,也即是,此种“文化”是与主流的廉政文化相背离的,它奉行“潜规则”,背离“显规则”,追逐不法利益,固守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5.
高中毕业班班级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呼唤人才,人才源于教育,学校是完成教育的主要途径。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头羊。高三是中学学习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对学生来讲,既是中学学习生活的终点。又是跨人新生活的起点。高三班主任既肩负着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重任,又背负着学校领导和广大家长的殷切嘱托。  相似文献   

16.
张玲 《党史文苑》2005,(12):80-80
学校是人才生产的工厂,教师的任务就是生产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工作更显得,重要。根据多年工作的体会,笔者以为,培养“四心”是前提,抓住骨干是基础,严格要求是准则,只有这样,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生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当好班主任,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要“攻心”为上,使之与班主任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能够心理互补、心理相容,最终达到心理优化,这是一个班集体形成凝聚力的首要条件。实施“攻心”策略,还要灵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攻心”手段。  相似文献   

18.
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勤动脑。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等,还要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诚信度和地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不当众批评学生,尽量为学生找闪光点;二是不在家长面前“告状”。  相似文献   

19.
金君 《山西青年》2023,(3):128-1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招生压力,由于入学分数偏低、个性差异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管理也有一定难度。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教育中要把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落实其基本任务,才能使学生“德技并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班主任都是专业课的老师,应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等方面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如何构建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式”学生培养模式,是需要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管理工作者大胆思考、不断尝试的新课题。一、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本文主要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其管理网络来看,可以分为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和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两种类型。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即在学生思想政治领域依托高校辅导员制度(抑或辅以班主任制)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指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辅导员即管思想政治工作,也管业务指导,偏重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