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建华  张璐 《检察风云》2010,(14):43-43
6月8日下午,东方网"检察官在线"庭审直播了由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花艺贪污一案。这是本市首次网络直播检察机关办理的自侦案件。黄浦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恩海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兴培担任了本次庭审直播的解读嘉宾,这也是“检察官在线”庭审直播首次由两位嘉宾同时解答网民的提问。两位嘉宾对网民提出的40多个问题作出了专业的解答。据统计,本次网络直播的点击率达17万余次,有200多人在线提问。  相似文献   

2.
寻常的案件,不寻常的形式 2009年5月26日下午2点30分,临安市人民法院402审判庭.法庭内坐满了人,4台笔记本电脑、1台数码相机、2位速录员、2位技术员和1位摄影师,预示着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庭审.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杭州首次庭审网络直播.  相似文献   

3.
潘建安 《检察风云》2014,(11):32-33
2014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两会上指出,"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各级法院直播案件庭审4.5万次。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多种媒体直播社会关注案件庭审情况,取得良好效果。"2013年对于我国司法公开的进程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薄熙来案、王书金案、北京大兴摔童案、南京饿死女童案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进行了庭审直播,撩开了我国司法的神秘面纱,在推进我国司法公开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庭审直播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各国对庭审录音录像和电视直播的法律规定来看,大多数国家对电视直播持开放的态度.我国法律没有对庭审直播问题作明确规定.审判应当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形式对外公开.对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进行庭审直播和录音录像才是常态,而不允许如此才是一种例外.在进行直播时,一要坚持设备使用的"三无"规则:无声音、无特殊光亮、无大幅度的动作;二要根据法庭的决定来确定使用何种形式的设备;三要禁止对法庭上某些特殊的人进行拍摄.另外,是否庭审直播的决定应当由法官作出.  相似文献   

5.
邵俊 《人民检察》2023,(12):57-60
实践中,直播庭审存在引发舆情事件、泄露个人信息等风险隐患,有损司法公信力。域外直播庭审的发展趋势整体上由绝对禁止向审慎适用转变。为防范直播庭审发生负面效应,有必要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直播庭审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覆盖式的保障机制。检察机关应围绕其在直播庭审中的角色定位,健全网络直播庭审检察工作机制,能动履职,及时发现和纠正庭审直播中的不当行为,积极推动庭审直播规范有序运行。未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联合制定统一的关于直播庭审的司法解释,对直播庭审的案件范围、突发情况处置、权利保护、相关法律责任等作出细化规定。  相似文献   

6.
保旭 《政府法制》2009,(15):51-51
7月18日下午,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在云南省法院系统首次开展庭审网络直播,直播庭审的是新华网。 7月18日下午2点30分,新华网云南频道的网络直播正式开始。在直播前,对这起案件有一个简短的文字介绍,这是一起盗窃案,被告人姓项,这起案件由盘龙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王伟独任审理。  相似文献   

7.
郑建华 《检察风云》2011,(12):23-23
5月10日,黄浦区检察院公诉一科科长王喆骅、主诉检察官张叔华出庭支持公诉的被告人路汉涛诈骗案庭审由东方网全程直播,副检察长金雅蓉担任此次庭审直播的解读嘉宾。被告人路汉涛伪造了多家商厦的付款凭证和印章,先后4次骗取10根金条,涉案价值达61万余元。  相似文献   

8.
司法审判通过新闻媒介,使得"庭审直播"成为可能和实现,从而有效体现了司法审判公正、公开原则。本文通过研究"庭审直播"的不同观点,总结其存在的主要法律依据,归纳出庭审直播需要完善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推动庭审直播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2014年以来,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积极推进微博直播庭审工作,采取三项措施确保微博直播庭审程序规范。第一,建立直播案件选择审核制度。案件选择坚持业务庭上报、主管院长审批制度,做到依法或依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严格禁止直播,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同时,保证案件选取类型多样化和案例典型性,充分发挥普法、讲法、释法的作用。第二,规范庭审直播工作操作流程。直播中,资深  相似文献   

10.
冯姣 《法治研究》2013,(8):125-131
禁止庭审微博直播要求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不得通过发送微博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审判公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向社会公开。禁止庭审微博直播构成对审判公开原则的一种限制。为了保障司法的公正和法官的独立裁判,有必要对审判公开原则进行限制,但是对其的限制应当符合比例性原则。解释规定的禁止庭审微博直播并不符合比例性原则,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规定进行限制。对其的限制主要包括主体限制和案件限制。  相似文献   

11.
7月18日下午,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在云南省法院系统首次开展庭审网络直播,直播庭审的是新华网. 7月18日下午2点30分,新华网云南频道的网络直播正式开始.在直播前,对这起案件有一个简短的文字介绍,这是一起盗窃案,被告人姓项,这起案件由盘龙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王伟独任审理.经审理,法官当庭宣判:以盗窃罪判处项某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相似文献   

12.
《法学天地》杂志1999年第3期刊登了罗今的《直播庭审能包治百病吗?》一文,此前笔者亦在有关报刊上阅读过类似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对直播庭审表示了疑虑,他们用意虽善,但言而未必都能有中,兹试分辩之。 南京电视台在全国率先举办《法庭传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观者有口皆碑。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对电影著作权案和虹桥垮塌案的庭审直播,  相似文献   

13.
1998年7月11日 ,中央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了北京一中院审理的一起著作权侵权案 ,稍后的1999年3月26日 ,中央电视台又现场直播了綦江虹桥案 ,但在法学圈内 ,对这一举措却颇有微词 ,持异议者居多① 。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当为贺卫方先生所撰写的《对庭审直播过程的异议》一文 ,贺先生对直播表示异议的理由可归纳为 :一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 ,通常都禁止对庭审现场进行摄影、直播或作了诸多限制 ;二是电视直播难以激发观众观看的兴趣 ,收视率低 ,且成本高昂 ,可能无法达到培养公民法制意识的效果 ;三是直播并不能有效地监督司…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对“虹桥案”的庭审进行了部分直播报道。这是我国国家电视台自去年7月以来第二次以此种形式报道法院庭审实况,因此受到国人及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电视观摩了此次直播的部分庭审实况,其间特别关注辩护律师在庭上的种种表现。应该说,作为在中央电视台上首次亮相的重庆律师族,其整体表现是值得称道的。律师们巧言施辩、慷慨陈词的睿智和正气,也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同。但是,作为业内人士,我也注意到,有的律师在庭上的表现尚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某些做法甚至有违刑事辩护的常规。其中,尤以发表不利于被…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歙县人大代表包秀群受邀观摩县法院的法庭庭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一但近日受邀旁听该院王村人民法庭“午间便民法庭”的开庭,感受不一样。他风趣地说:“这回我打了一次无准备之战,是饿着肚皮听完庭审的。不过,等到当事人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我反倒不饿了”他介绍,王  相似文献   

16.
法苑传真     
《江淮法治》2014,(4):36-37
正蜀山区法院首次视频微博直播庭审2月7日农历正月初八,是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合肥第一场雪下得正紧。上午9时,蜀山区人民法院敲响了新年第一槌。与以往不同的是,该院首次在其新浪官方微博和门户网站上对庭审过程进行了全程的图文和视频"双直播"。此次庭审的是一起诈骗案。据了解,被告人陈某、陆某二人网上结识后,于2013年5月9日至6月15日期间先后4次冒充香港人进行诈骗,骗得赃款近5万元。公诉机关认为,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全国法院庭审网络视频直播的通知》要求,6月11日,北京市高级法院行政庭敲响市高级法院视频直播案件第一槌,中国法院网、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全程直播庭审过程。正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学员  相似文献   

18.
5月6日,陕西省西乡县人民法院刑庭审理了一起一名聋哑人涉嫌盗窃财物案件。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公正公开,增强庭审透明度,法院将庭审情况通过微博进行了同步直播。  相似文献   

19.
正"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这句话道出了司法审判公开透明的重要性。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简称北京高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要求,开通了全国首家庭审直播网站——北京法院直播网。  相似文献   

20.
《法庭内外》2009,(10):55-55
今年7月,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开庭审理原告史某诉被告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特殊侵权纠纷案,在市高级法院法制宣传处的协调下,央视网(WWW.cctv.com)对此案进行了全程网络视频直播。这是北京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首次借助央视网这一强大网络平台进行庭审视频直播,充分展示了北京法院深化司法为民、打造透明司法的决心.树立了首都法官良好形象.取得了良好官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