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介绍了罗伯斯比尔关于人权的基本观点后,分析了罗伯斯比尔人权观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着重探讨了导致罗伯斯比尔人权理想和人权实践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本文认为造成罗伯斯比尔人权观的悲剧既与其思想中存在的民粹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密切相关,也与那时的人权是一种人权革命后的人权和革命中的人权这一事实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张锋 《政法论丛》2005,(2):38-43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上。本文从法学视角切入,以“权利”作为分析文本,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的权利”上的理论分歧,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的权利”的环境伦理定位,并指出自然的权利是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The commissioners of human rights in the Parliament aim at ensuring the protection and 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of human rights with their activities in Hunga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else could be done by the citizens practising their disobedience during the non-violent revolutions in 1989 after Mahatma Gandhi, Martin Luther King and the American Henry David Thoreau? At a first glance, it perhaps seems to be strange to p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is the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role of political law of a public state and the citizens breaking the rul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What will be the result of this comparison? I think, the result is that we can recognize the role of both functions more thoroughly in operating the constitutional state suitabl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ulture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reactive role) and to develop them (proactive role).  相似文献   

5.
欧洲归来话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1 0月 ,我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指派 ,参加由欧盟项目办公室和司法部组织的中国—欧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高级访问者代表团 ,到欧洲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学习考察 ,先后访问了英国、丹麦、比利时、德国以及欧盟和“大欧洲”的有关机构和组织 ,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大多与公民权利的司法保护有关。本文仅在访问所涉及的范围内 ,参考有关文献 ,对欧洲国家在公民权利司法保护方面出现的几种趋势作一概括叙述。一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进一步国际化  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人权宣言》和…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面对执政方式因体制不完善所造成的诸多问题,党逐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依法建构执政体系的必要性。在实现执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不仅是执政方式转变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依法执政方式贯彻与落实的思想保障。同时,执政方式的转变不仅体现出党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决心与魄力,也体现着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党执政方式上的具体要求与实行。而树立法律权威则是依法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7.
贺鉴  赖建云 《河北法学》2005,23(5):34-36
冷战后,国际人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而深刻的议题,人权争议变得更加激烈,联合国人权保护作用和国际人权干预能力遭到质疑。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面临着诸多难题,其原因主要是体制的非平衡性、天然的妥协性、价值的工具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对女性自我定义权的强调与肯定是丁玲作为一个女性主义作家的标志.在莎菲身上,自我定义权表现为时肉体欲望的肯定,以及对爱的主动追求.从1929年到1931年,丁玲由于受到时代的规范,逐渐在其小说创作中消磨了这一标志性的内涵.从丽嘉到美琳再到玛丽,她小说中的女性越来越屈从于革命/男性的指引,重新沦为次性.这些人物形象自我定义权的丧失殆尽,显示了女性主义写作在那个革命时代必定溃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公众共用物的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学》2017,(3):3-11
公众共用物本身无所谓悲剧或喜剧,由人类推动的公众共用物运动好比人类演出的一幕戏剧,有时表现为悲剧,有时表现为喜剧,有时表现为悲喜剧,而关键是我们人类对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公众共用物治理的单一模式是:针对第一种公众共用物悲剧问题,依据第一种公众共用物悲剧产生的机理,建构防治第一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的理论,采取将具有非排他性的公众共用物转变为具有排他性的物权或财产权的客体的经典方法,通过将公众共用物私有财产化或国有财产化的途径,或运用市场调整机制,或运用行政调整机制解决第一类公众共用物悲剧。公众共用物治理的综合模式是:从公众共用物的状况、人的各种需求和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等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公众共用物的特点及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产生的机理,建构公众共用物可持续利用和防治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的理论,对不同状况的公众共用物,分别采取或维持公众共用物性质不变或将公众共用物转变为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或物权客体等方法,综合运用三只手(三种调整机制)或多元调整机制和调整方法,防治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和反公众共用物悲剧,实现公众共用物的功能、作用和喜剧,促进公众共用物的可持续供给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是党对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关系的全新认识,其本质是关于二者内部多重关系的厘清、衔接和整合.具体而言,二者有机统一的逻辑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解读:首先是在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中,党领导着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立法、司法和执法等环节之中,而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支持和监督作...  相似文献   

14.
国际债券的发行主体多种多样 ,发售过程也比较复杂 ,而且其交易往往涉及诸多涉外因素 ,因此 ,从国际私法的角度研究国际债券的法律选择及适用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本文从国际债券的定义切入 ,剖析国际债券在实务中法律选择的自由和效力 ,并通过考察国际债券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 ,探讨了国际债券自体法的一般适用及其在消极担保、信托契约以及时效等特殊问题上的适用。  相似文献   

15.
自中世纪以来 ,自由就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和生存状态。本文从人权和公民权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权。在具体论述时从自由的含义出发 ,阐述自由和自由人权 ,进而揭示自由的法律意义 ,即法律上的自由权。在此基础之上 ,本文最后简要论述了自由与平等、秩序等价值目标的矛盾和平衡。  相似文献   

16.
人权和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这两个源自西语的概念,在汉语法学文献中的使用并不统一,这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宪法引领下的实定法体系内在的系统化和统一性。本文旨在从一般法学理论角度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本文特别指出,从人权转化为宪法权利要经过四个限缩性过渡——民族国家化、制度化、理性科学化和习俗化。基本权利不仅是人权的制度化,而且它总是包含着以人权为指针,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人权的要求。最后,通过运用这一新的分析框架,本文概括性地分析了现行宪法和法律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艾滋病人的权利及其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一种会对他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且蔓延势头极为迅猛的传染病。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法律的进步有赖于医学科学的进步,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之一。对艾滋病人所采取的隔离措施有其法律根据,隔离行为本身具有合法性,但也是有条件的。中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的长远规划是,以为艾滋病人提供一个更为人道、更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环境,不使这一弱势群体脱离家庭、与世隔绝,而使他们得以在社会中过正常人的生活为目的。社会在要求艾滋病人承担起责任的同时,理应对他们因此而丧失的诸多利益进行补偿。艾滋病人应当在法律上享有与其他公民同样的权利,同时也与其他公民一样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关注艾滋病人的生存状态,关爱艾滋病人群体,反对将他们排斥在社会之外,对于防治艾滋病和遏制其蔓延,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关于防治艾滋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无一不体现出一种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关怀,而要将这些政策和法律文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温暖,还将走一段较长且艰难的道路。目前,汇集现有艾滋病防治的各种政策法律文件,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典——《艾滋病防治法》,已成为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一项重要且亟待着手进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
知识产权:自然权利亦或法定之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财产权的正当性而言,以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为代表的自然权利论和源于休谟并经边沁等人发扬光大的功利主义影响最为深远.两种理论看似难以调和的两极,实则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财产权的正当性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产权既是源于创造性活动的自然权利,又是国家基于功利原则授予的法定之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