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2021年3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城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相关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文物和历史建筑之外,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07,(9):6-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保护文物建筑免遭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西省消防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文物学者罗哲文先生,早年曾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他虽已年愈八十,但仍然不遗余力地奔走在中国古建筑文化与保护领域。在罗哲文和笔者交谈中,深情地谈起自己亲历过的,周恩来总理和恩师梁思成先生竭尽心力保护中国古代文物建筑的往事。  相似文献   

4.
政策咨询     
《政策》2001,(12)
编辑同志: 我单位图书馆一楼长期闲置,最近有人提议在此建一座旱冰场。请问,关于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有哪些规定? 武汉 刘丽芬刘丽芬同志: 1999年5月11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七条明确指出: 公共娱乐场所宜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已经核准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应当符合特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公共娱乐场所不得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内,不得毗连重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6,(2):F0004-F0004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是浙江省专门从事古建筑、传统宗教寺观、古典园林、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设计的专业设计研究院,具有文物保护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建筑工程乙级设计资质和城市规划丙级设计资质。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是浙江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建筑保护事业中一支重要的设计与科研队伍,人才、技术、科研方面优势显著,在全国同行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始终以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为己任,坚持“信用为重、质量第一”的宗旨,在严格的历史考证和科学分…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0,(2):74-78
岁月无痕,文物古迹无疑是记载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众所周知,涉台文物是两岸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涉台文物是指历史上反映两岸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交往,以及体现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亲缘关系,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和纪念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是联系海峡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7.
一座清代古建筑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命名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专门划定了保护范围。然而,在古建筑旁边进行商业开发的房地产商,未经审批即在保护范围内设计了一条消防通道,并对路面进行硬化。文物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处罚后,房地产公司将文物管理部门告上法院  相似文献   

8.
<正>本丛书收录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代文物工作者对文物建筑研究保护的成果。这是第一次编辑、出版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全部类型的尝试,包括古建筑修缮与保护、遗址修缮与保护、近现代建筑修缮与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结构检测与保护、工程实录、保护理论等。书中收录多年来经过实践检验的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以及最新学术成果,如第一次系统完整提出工业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方法理论,具  相似文献   

9.
最近,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 批省级文物 保护 单位 。这是山西省文博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反映了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 山西省的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 本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共 228 处。其中,古遗址 28 处,古墓 葬 17 处,古建筑 167 处,石窟寺 4 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 筑 12 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都有 着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山西省众多不可移动文物的精华部分。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名扬四海的文物大省。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  相似文献   

10.
文史园地     
《春秋》2006,(5)
平邑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五辑《平邑文物》出版由平邑县政协文史委和文体局联合编辑的平邑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五辑《平邑文物》近日出版。全书共18万字,223幅图片,收录县域内出土、传世文物藏品200余件,不可移动文物56处,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遗址与纪念建筑五个类别;附有平邑文物调查、研究论文选录。(王海昌)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三坊七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早在福州工作期间就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关于人大工作的创新理论和生动实践,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和代表作用,用法治力量持续推动福州城市文脉保护,让千年古城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2.
江文 《福建乡土》2008,(4):12-15
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沉淀最深的一片古老街区,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有一位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三坊七巷”并非单纯的文物建筑遗迹,而是一个沉淀着城市人文、城市性格的文化符号。它是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之一,是现在和将来福州城市文化竞争力、乃至整个城市总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13.
邹清晨 《春秋》2013,(4):64-64
目前,由高唐县政协整理编辑的《高唐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考古与遗存》出版发行。本书全部采用彩色印刷,共41万字,图片600余幅,由“古遗址”“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纪念地”“石刻、石雕”“文物藏品”六编及“附录(古稀名术)”组成,涵盖近年来高唐县田野考古调查和文物发掘抢救清理工作的成果,使高唐的历史文化遗产较全面系统的记录在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1]。200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包含: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见证,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李存山 《群众》2006,(4):61-62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加强对古建筑、古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同时,文化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扬州清曲正是这样一种拥有悠久历史、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考察扬州清曲的兴衰史,我们不难发现,如不善加保护,很多生动活泼的民间口头艺术都将湮没无闻,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8,(4):F0002-F0002,F0003
镇江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街区内有2个国家级文物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代以来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被中国文物协会会长、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称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56)国二文习字第6号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中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进行普遍调查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局应该首先就已知的重要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地区和革命遗迹、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碑碣等,提出保护单位名单,报省(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先行公布,并通知县(市)、乡,做出标志,加以保护。,为了很好地贯彻这一通知的精神,特将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初步了解所提出的省内重要名胜古迹和古文化遗址名单予以公布,希有关县(市)、乡人民委员会负责对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地区做出标志,教育当地群众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人大论坛》2010,(7):F0004-F0004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  相似文献   

19.
(一)磐安自古有"界三郡而邻五邑"之称,虽然建县时间不长,但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先辈们就已在文溪、好溪和夹溪两岸繁衍生息,至今留存着一批古村落和古建筑,犹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大山之间。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部积淀着厚重历史的书籍,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情况看,全县以宅第民居和坛庙祠堂为主的古建筑,分别有276处和88  相似文献   

20.
万全文 《世纪行》2011,(4):29-29
一、湖北文物事业的现状 1、田野考古成绩突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的湖北考古,不仅发掘了大量的古代遗址、墓葬,而且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如陶器、青铜器、漆器、丝织品、金器、玉器、料器以及简牍等。以上这些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收获,奠定了全省各级博物馆发展的坚实基础。2、我省古建筑丰富,风格独特。全省共调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38513处,居全国第六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