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群众》杂志今年第一期上刊登了何正明同志的文章《华夏第一县:愿与华夏共同富裕》,我读后甚受启迪。此文有三处谈及锡山市与新疆的合作,我作为新疆人尤感亲切。我觉得锡山人很有眼光,看到了新疆这块占全国1/6面积的广阔市场,看到了新疆的丰富资源,看到了新疆的水、电、气、劳动力价格都很低廉,还看到新疆具有毗邻独联体和西亚各国的区位优势。这些与锡山市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相结合,开始产生“1+1〉2”的聚合效应,给合作双方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因为看了《指环王》三部曲,于是对新西兰便向往之、心仪之。要知道,这韵致独具、扣人心弦的三部曲的全部外景地都选择在新西兰南岛完成。前不久的一天,当我有幸作为绍兴市新闻文化代表团成员而踏上新西兰这片神奇土地之时,我分明觉得梦想成了现实。新西兰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天然“地  相似文献   

3.
千万里寻根到三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古为晋国的领地,故别称“三晋”。这里地处黄土高原,蕴藏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相当一部分远古神话在这里传为流传。其中仅与人生之源的“根”有关的就不只一地,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来过.1997年到东北去,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我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唱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  相似文献   

5.
最感谢人民论坛因为2006年毕业想考国家公务员,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人民论坛》双周刊每期文章的目录,觉得很有深度,便拜读了几期杂志。没想11月B版的特别策划《”圈地冲动”考验土地新政》与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关于土地问题的主题正好类似,因为仔细看了这期杂志,平时最不擅长写作的我下笔如有神,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得高分,我最感谢人民论坛!北京读者阮明山我的良师益友与《人民论坛》杂志结缘是在2006,很巧的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杂志就是杂志改版为双周刊的第一期。这对《人民论坛》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那一刻我的生活也从此和它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微风竟然把一条惊人的消息,在地处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县传开:22岁的女教师朝霞被钝器击碎后脑而死,凶手竟是同宿舍女教师,从小到大情同姐妹的好友25岁的艳丽!凡是认识艳丽的人都惊呆了:事情怎么这样地不可思议?艳丽生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窑洞、黄土、丘陵是这片土地的组成。艳丽一家主要依靠那十几亩土地过活,由于孩子多的拖累,日子一直比较清苦。同大多数在黄土高原长大的孩子一样,艳丽也具有淳厚朴质的善良秉性。很小的时候,她就学会了照顾弟妹,帮父母拾柴、喂猪、生火,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操持这个家。父母对自己的女儿很满意,尽管女…  相似文献   

7.
严实 《人大建设》2001,(10):20-20
近日,笔者在采访素有“平民包公”之誉的全国人大代表姚秀荣时,她说,有的朋友和新闻媒体说我是“平民包公”,把我和河南省人大代表李朝义、焦作市人大代表卢靖之等一些人大代表称之为“群体包公”。我觉得这种提法很不恰当,心里觉得很不舒服。这不是愧不敢当,而是人大代表不座谈当包公,也不能够当包公。  相似文献   

8.
杨硕  杨元德 《春秋》2010,(1):62-64
在美丽的天山南麓.是素有“华夏第一州”之称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在该州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承担着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该师的前身,是由近万名德州子弟为骨干组成的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  相似文献   

9.
何翔 《两岸关系》2004,(1):59-62
“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来过。1997年到东北去,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我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唱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所以我常对我的亲朋们说,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让心静下来     
杨新 《群众》2014,(6):75-75
<正>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领导干部,随着工作上的曝光度和聚集镜头的增加,越来越觉得内心不静,有时候感觉很困惑,很恍惚,甚至有些燥乱,一段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静可以制百动";"静中生慧";"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相似文献   

11.
张文麒、李向忠同志分别在《人大研究》1992年第1期、第5期的《人大代表代表利益归属之管见》和《人大代表代表利益应全局局部兼顾》文章里,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问题,很有见地,拜读后很受启迪和教益。经反复思考,我觉得对人大代表代表谁的利益问题,还是表述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较妥。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0,(10):F0004-F0004
<正>荡漾水之魂飞扬风之魄绽放和之韵盐都,江淮平原、黄海之滨的一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盐都的历史绝大部分是盐写成的。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  相似文献   

13.
唐希 《福建乡土》2006,(5):39-42
陇山之西与李氏起源在中国版图近中心的位置上,在陕西、甘肃、宁夏交界的地方,有南北走向的山脉,那便是六盘山。六盘山的南段分隔着陕北和陇中两大黄土高原的山又称陇山。从陇山向西到黄河的一片土地自古被称为陇西。它包括了今天甘肃省的天水、定西、兰州等城市和它们管辖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8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表里山河的独特地理形势、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传承、人才辈出的生动壮阔画卷,不仅使山西历史文化呈现出完整性、先进性、包容性等显著特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清晰而鲜明的印记,而且对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地处中国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地带,因位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领土,故简称“晋”,并沿革至今,“三晋”为泛称。在700多年前的元朝,开始设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辖今山西全境。1369年4月(明朝洪武二年)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正式称“山西省”,相沿至今。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表明,早在18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源远流长的山西历史。  相似文献   

16.
山西。这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神奇土地,史有“表里山河”、“人文祖地”之称,“物阜民勤、人杰地灵”之誉。历史曾深情地选择了这方水土———最早的“中国”在这里诞生、奠基,华夏文明的基因血脉在这里萌发、传承、凝聚。自古三晋乃龙行之地,多少天之骄子,风流人物,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今天更显示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先进文化的进取态势和充分的自觉、自信。“华夏文明五千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表里山河千秋业,三晋英杰有后人。”我们应永远铭记先辈的业绩,继承其人文精神,弘扬其民族正气,继往开来,创造出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新世纪。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为大家介绍山西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17.
山西。这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神奇土地,史有“表里山河”、“人文祖地”之称,“物阜民勤、人杰地灵”之誉。历史曾深情地选择了这方水土———最早的“中国”在这里诞生、奠基,华夏文明的基因血脉在这里萌发、传承、凝聚。自古三晋乃龙行之地,多少天之骄子,风流人物,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今天更显示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先进文化的进取态势和充分的自觉、自信。“华夏文明五千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表里山河千秋业,三晋英杰有后人。”我们应永远铭记先辈的业绩,继承其人文精神,弘扬其民族正气,继往开来,创造出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新世纪。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为大家介绍山西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18.
您好!我是一名普通保安员,做保安工作已经两三年时间了,之所以会选择保安这个职业,是觉得穿上这身保安服装,虽然不是军人,也不是警察,但一样显得很神气。可是在工作中,我开始显得越来越没有自信,虽然现在已经是班长了,但每当有朋友、亲戚得知我是在做保安时,语气中难免有些失望,觉得我可以做更好的工作。我本身对保安这个职业很喜欢,这份工作既需要强健的体力,也需要懂得人情世故,还要懂得一定的知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个职业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正北祭中华之父黄帝,南祭华夏之母嫘祖。相传农历二月初十是黄帝元妃——嫘祖的诞辰日。3月22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头戏,辛丑年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典礼在四川盐亭县嫘祖陵祭祀广场举行。两岸嘉宾和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工商业界代表以及当地民众等上千人共祭华夏母亲嫘祖。两岸共祭嫘祖,传承文化根脉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以"拜谒华夏之母,寻根丝绸之源"为主题,由四川省台办、绵阳市政府等主办。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5,(5)
<正>山西是一块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涌现出无数的贤杰之士。今天,山西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的要求,大力弘扬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唤醒历史的记忆,振奋人们的精神,增强前行的动力。一山西为文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距今180万年前,西侯度人已经在山西活动。据考古学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