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7,(23):51-51
“曾是夜郎秦淮河,俨然清明上河图。”在碧透绵延的阳河畔,在云贵高原东部大山深处,隐藏着一座古城——镇远。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国家级[氵舞]阳河畔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1999年以来至2009年十年期间,在镇远县委政府和黔东南州林业局领导与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采取措施,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国家级阳河畔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1999年以来至2009年十年期间,在镇远县委政府和黔东南州林业局领导与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期间,镇远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0%,经济总量是"十二五"时期的1.4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6%、10.2%,是"十二五"期末的1.5倍、1.6倍。石屏山下,阳河畔,商居掩古城。走进镇远,潺潺碧波、塘塘垂柳、瓦屋栉比、蔚为壮观;站在山上俯瞰,千年古城古色新韵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5.
在黔东,有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叫镇远。 公元前202年,不知是何缘故,汉武帝竟然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在此设县,并取了“无阳”这么一个怪名字。自此,历代王朝先后把县、州、府、道治均置于斯。记不清是哪朝哪代的帝王,听不惯“无阳”的叫法,遂改叫“镇远”,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6.
清水江与(氵舞)阳河,都是苗族聚居区,但两地苗族风情却不尽相同,仅以龙舟竞渡而言即有很大差异。位于(氵舞)阳河畔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都要开展规模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龙舟式样、竞渡方式与全国各地基本相同,仅有一点比较特别,即龙舟下水之前,需将龙头抬至青龙洞祭祀一番。所谓青龙洞,既是天然溶洞名,又是古代建筑名。作为古代建筑,含青龙洞、紫阳洞、中元洞、万寿宫、祝圣桥、凝见亭等5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3,(7):I0002-I0002
6月12日,由贵州省文明办、黔东南州文明办、镇远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镇远县相关部门承办,镇远永康房地产赞助的2013年"多彩贵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永康杯"第三十届传统龙舟文化节在美丽的氵舞阳河畔举办。清晨6时许,镇远古城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各社区、古巷道、宾馆客栈的人们都陆陆续续走上街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建筑群门口。龙舟文化节工作人员、媒体朋友、拍客摄友及游客们聚集,争相观看神秘的祭龙仪式。  相似文献   

8.
“比凤凰更悠远,比两江更自然,贵州镇远。”4月22日,镇远百龙旅游营销有限责任公司在贵阳举行以“千年山水古城,感悟贵州镇远”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推介会,向贵阳各旅行社推介镇远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镇远城北石屏山比作一头雄狮,那山顶上的城墙便是狮背的脊梁;要是把蜿蜒穿城而过的浙“(?)阳河比作一条蛟龙,那河畔的城墙就是龙背上的脊梁。两道南北相应、高低对峙的脊梁,支撑呵护着这座千年古城历尽风雨,岿然不动,坚如磐石。  相似文献   

10.
镇远自古是水陆交通要冲,不但“是黔东门户”、“湘黔咽喉”,而且“是滇黔锁钥”。我国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1座,贵州有遵义和镇远。镇远与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38个城市一起,列入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镇远自古是水陆交通要冲,不但是“黔东门户”、“湘黔咽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贵州省文物局将镇远“和平村旧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悉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和平村旧址已初评“入围”。镇远和平村旧址,全称“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旧址”,位于舞阳县“卫城”和平路南侧,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一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深远教育意义的重要史迹。  相似文献   

12.
自南宋理宗六年(1258)皇帝赵昀赐名“镇远州”以来,七个世纪斗转星移,移民与土著杂交文化、儒、释、道文化五彩斑澜,在镇远这个深谷太极图上如万花筒演绎变幻。  相似文献   

13.
镇远县位于黔东南自治州东北面,面积1 878平方公里,有汉、侗、苗等24个民族居住。自古有“滇黔之喉”、“滇黔锁钥”之称和“西南都会”的美誉。 今镇远地在宋大观元年(1107)十二月置安夷县。宋绍兴元年(1226)理宗帝赵昀赐名设立镇远州而得名至今。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设镇远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四年(1571)撤镇远军民总管府复为镇远州。二十  相似文献   

14.
正把笛作龙吟,东去洞庭秋月满;传书随凤使,西来滇海庆云多。清代镇远知府汪炳璈曾为镇远题有一联,道出了镇远当时作为口岸物资集运、客货穿梭的繁荣景象。镇远,地处苗岭与武陵山脉结合部,依靠水运而形成水陆集散地。镇远开航,最早可上溯到秦楚时期。到明代时,因为便利的水陆交汇大商埠吸引,加之驻军的城防,又有国家向贵州移民的政策驱动,开发商、小生意人、工匠等大量移民涌入,镇远的商业得到空前发  相似文献   

15.
明初,太祖朱元璋派兵攻打云南。大军途经镇远时,大将军登高俯视,当即被镇远的地理气势所震慑。攻下云南后,便下令在镇远建立城郭,派兵驻守,又设立四个卫所,在周边建立一百多个军事屯堡。至此,镇远成为西南大驿道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  相似文献   

16.
法院的精神文化决定着一个法官群体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在新形势下,镇远法院坚持与时俱进,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敢闯新路、勇于超越,永不满足”的镇远时代精神,找准和发掘文化建设的切合点、着重点,开拓创新,大力探索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李缨 《当代贵州》2024,(15):46-47
<正>旧时镇远,素有“仙都”美称。在这一神仙之地,出家人众,佛道饭食菜肴烹煮又是身处净境修炼人的每日必修,因此,秘笈素食在当地民间流传甚广,一直保存完好。到新中国成立后,习惯了美味的镇远人却已离不开素菜,于是,县里办了一个道菜合作社,社长是斋饭味道全城首屈一指的张绍玉,即谢鸣的后妈。  相似文献   

18.
明中期至清前期是镇远商贸发展的鼎盛期,这里商人云集,行成了八大街市.<贵州通志·镇远府>(万历)记载"外地客商,无论溯江而上,或驿驰而来,大都在此驻足,他们结伴而来,定居于此,专事商业活动,在城内形成了沙湾市、辰州市、南京市、江西市、饶州市、普定市、州街市、东关市."在商品经济发展的驱使下,到清前期,这些街市已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香柚之乡”江永县,地处湘南边陲、潇水河畔。金秋十月,走进江永就如走进一个如诗如画、流金溢彩、令人陶醉的神话世界:十万亩连片的香柚园中,果实累累,压弯了树腰,秋风吹过,叶浪中摇动着无数“珠宝”,金钟形的果实欲藏还露,煞是撩人。果农们迎着秋阳,喜滋滋地采摘果实,那欢快的采果声汇成一片,嚓嚓嚓,如风,如涛,如歌,抒发着柚乡人丰收的喜悦。江永香柚属沙田柚品质,明代自广西沙田引进,清朝已普遍种植。江永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富含芳香簇元素硒及多种微量元素的滋润、催化,江永人民数百年的精心栽培和优化选育,使…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贵州进军。当时,十七军五十师一四九团三营担任前卫任务。11月7日,三营从湖南新晃县出发,沿湘黔公路进入贵州,一路没有遇到敌人,进展迅速,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到达镇远县以东的清溪镇,与国民党军第十九兵团四十九军九二七师九八①团接火,打响了入黔的第一仗。人民解放军进入贵州之前,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电令四十九军必须在镇远地区竭力抵抗,四十九军在镇远设立指挥所。九八0团原在新晃县与玉屏之间设防,当我大军进逼贵州边境时,该国撤U镇远清溪镇,构筑工事阻止我军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