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作为亚洲主要大国和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东向政策"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其对东部最大邻国缅甸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战略新高度以来,明显加快了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战略步伐。通过印度-东盟在政策机制和项目计划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印度-东盟"互联互通"战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如综合国力相对不足、项目融资困难和邻国关系紧张等。印度-东盟"互联互通"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带动印度内陆地区发展,加速实现东盟经济共同体目标,提升沿线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蒋茂霞 《东南亚》2010,(4):56-60
虽然印度东北部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民族矛盾、基础设施落后等多重因素却阻碍了东北部的发展进程,使其成为经济欠发达区域。全球化进程的扩展和印度国内经济增长的加速,对印度东北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形势的需要,东北部需要积极审视自身面临的内外机遇,使其成为东北部对外促合作、对内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着复杂而矛盾的认知,为此提出了"季风计划"、"棉花之路"等交通规划,以期获得在互联互通领域的独立话语权。印度的目标在于掌控印度洋,但是印度洋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规模较小,既无法容纳印度经济的扩张,也无法成为印度实现大国梦的理想舞台。印度若要激发其经济和贸易潜能,实现世界大国梦,就必须走出印度洋,跟东北亚和欧洲开展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符合印度的发展需求,其巨大的包容性、对亚欧贸易的重大影响力,将促使印度与中国实现"战略对接"。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亚欧发展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貌似最低端,实际上最接地气,最有人气,最有现实和理论意义,是实现亚欧发展共同体的关键。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核心领域和优先方向,是亚欧金砖大国(中国—俄罗斯—印度)践行亚欧合作的抓手,也是"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对接合作的切入口,是实现亚欧共同发展的手段和保障。互联互通也是处于实践过程中的"习近平发展模式"的基础、依据和重要内容。中国是亚欧大国,"一带一路"以亚欧区域为核心,中国经济和技术实力为亚欧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当前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在向亚太方向转移,亚欧大陆将成为全球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崛起的中国应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有更多担当。  相似文献   

5.
历史、地理与政治因素导致印度东北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印度政府正加强规划与推进东北部基础设施建设,并与"东向政策"对接,打造通往东南亚的"东大门"。印度东北部基建动向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发展与稳定的东北部有益于我国周边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在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基建项目挑战我国核心安全利益,在中印边界地区的基建活动对我国周边外交布局形成一定干扰。最后,印日在东北部基建项目上的合作,对我国周边安全局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面对这一局势,我国应密切关注并做好应对准备,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框架下,加强与印度东北部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中印+"合作模式,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它对于实现"一带"与"一路"的有机衔接、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作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枢纽,在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制度"软联通"建设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与国家赋予广西功能定位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议继续完善区域协调机制、综合物流体系、便捷的通关制度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探讨了冷战后印度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的认知,指出追求"大国地位"始终是印度对外战略观的目标,分析了印度对外战略观的本质特征及发展态势,并从全球和地区层面重点评估了印度对外战略观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印度东北部问题,一直是困扰印度历届政府的棘手难题。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将"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计划,并试图通过"东向行动"计划以解决长期困扰印度历届政府的东北部问题。相比前几届政府,莫迪政府在东北部治理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通过"东向行动"计划,来改善与邻国关系、推动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和安全合作,莫迪政府期望来解决影响东北部发展面临的落后基础设施、分离主义和急迫的非法移民等问题。鉴于东北部问题的历史根源和复杂地缘政治,"东向政策"在解决东北部问题上的作用不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印度在西北印度洋地区扮演了较之以往更加积极活跃的角色,并采取一系列新措施强化在该地区的存在,包括提升与诸多沿岸国家的战略关系,构建新的区域伙伴关系网络;积极拓展防务外交,试图构建海上安全合作网络;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互联互通建设等。印度重新定义地区利益、区域利益不断放大以及印度提升海上实力以突显自身海洋大国身份,是印度寻求区域新角色及调整区域政策的内在驱动。另外,区域格局发生新变化,域内外利益攸关方相互间竞争加剧则是其外部驱动力。印度的区域政策思维已经从单一的"能源安全"视角转向一种整合了经济、文化、区域安全与战略、军事等诸多元素的全方位视角。未来,鉴于该地区复杂的国际关系、权力分散化以及经济发展多元化,印度在该地区拥有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中印在该区域的竞争可能进一步升级,但两国也并非没有共同利益,如果两国能够沟通协调,开展互惠互利良性互动,依然存在较大的合作共赢空间。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核心要旨是意图"塑造"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东亚均势体系来约束中国的对外行为及中国崛起对东亚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引发了周边国家对于与中国关系定位的调整。为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应采用经济手段,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深度融合,相互依存加深,把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效转化为外交和政治实力;强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以实际行动消除中国迅速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压力和疑虑;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亚洲区域多边机制中,以新安全观发挥对地区安全合作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全球竞争力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中印两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软肋,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未来稳定和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对于中印经济快速而健康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保障作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两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均有着巨大的发展与合作潜力,而且这种发展与合作潜力不仅来自中印两国市场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源自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的互联互通的外在需求。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不仅能拓展中印经贸合作空间,促进中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富德 《东南亚》2009,(1):6-11
大陆桥的形成,将对沿线各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亚欧大陆桥将推动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印度商业旅游业发展,加强印度对外经济联系,促进印度制造业发展,推动印度农业生产发展,并最终加速印度经济发展和崛起。因此,印度应该抓住机遇,争取第三亚欧大陆桥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竞争力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中印两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软肋,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未来稳定和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对于中印经济快速而健康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保障作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两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均有着巨大的发展与合作潜力,而且这种发展与合作潜力不仅来自中印两国市场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源自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的互联互通的外在需求。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不仅能拓展中印经贸合作空间,促进中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存在巨大的融资瓶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有效地解决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对此,本文在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向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提供融资风险的基础上,认为有效地促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向东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应建立公正合理的融资机制和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正确化解地缘政治风险,控制基础设施投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从现状看,中巴经济走廊已开工的17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极大提升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弱、财政紧张、极端非传统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克什米尔地区冲突升温、国内反对力量的阻挠等诸多挑战,中巴之间存在着关键基础设施未能联通、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等问题,阻碍了中巴两国经贸一体化进程,也不利于形成连接我国新疆并直通瓜达尔港进入印度洋的战略大通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中国要在中巴经济走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进一步加强两国政治协商和安全合作,确保在建项目按期完工;同时继续完善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划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提供资金保障,吸引第三方投资,完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等,形成规范制度,持续高水平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陆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中巴两国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是促进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合作和交流,重构地区经贸格局,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伟大战略和顶层设计。亚投行的成立及其金融支撑作用的发挥将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亚投行的建立可以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助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可以为未来人民币全球性结算、融资、储务和贸易提供便利和条件,扩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实现亚投行同"一带一路"间的金融互动,促进亚洲地区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农业互联互通走在合作前列。高职教育作为国家竞争实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服务于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社会功能理论,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农业职业教育参与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功能,认为职业教育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产学对接,才能实现自身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差距(或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均等)抑制了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削弱社会凝聚力与团结并妨碍环境治理。由于内部存在着经济和发展战略的分化和差异,一个双层式的(twotiered)东盟是脆弱的。缩小发展差距对于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来说十分关键。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产能发展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丝绸之路发展规划需要更多地关注"软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发展、中小型企业的产能发展以及社会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19.
印度的"东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以来,始终强调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及其他合作,致力扩大自身的经济与战略利益。"东向政策"是印度在1991年提出的。第一阶段是以东盟为中心,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第二阶段的特征则在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在该地区各国与印度间建立制度化的经济联系。当前,印度总理莫迪把印度的东向政策提升为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 policy),在体系层面,加强与美国在印—太地区战略互动,与周边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建设,重视公共外交,运用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结合印度海洋战略,加深与东南亚各国的双边关系,具有强烈的海洋意识,追求大国地位。东南亚作为当前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中心区域,在大国梦的推动下,印度将在东南亚地区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对东南亚地区秩序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推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现状看,由于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三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弱、国内资本不充裕、民族宗教冲突威胁长期存在、与我国政治互信程度有待提高等诸多原因,在边境上与我国长期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不联通、联而未通、通而低效等问题,阻碍了中缅印孟四国经济一体化发展,也无法形成连接我国西南地区,并绕过马六甲海峡直达印度洋的经济大通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中国要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加强各国政府间合作和安全合作,提供包括货币信贷、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形成统一制度,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陆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实现区域内各国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