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公民参与网络反腐已成为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公民参与网络反腐正方兴未艾,但却存在着制约公民参与的诸多消极因素。在信息化条件下完善网络反腐的制度和机制,需要通过思想、制度、法律和信息技术的系统工程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从实践来看,公民的网络参与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和广度关系到党的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为信息承担的载体得到巨大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网络反腐由此而生。网络反腐是指广大网民、国家专门机关和民间网站利用网络平台监督权力运行,进而影响反腐败进程的所有活动。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反腐的优势深得网民广泛认同的同时,网络反腐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其不足的一面突显。规约和发展网络反腐的策略有:加强载体建设,确保网络的正能量;加强主体建设,确保网民的高素养;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规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普通公民话语权表达方式。鉴于目前我国网络反腐中的各种缺陷与不足,应对民众网络反腐及舆论监督加强引导,构建有利于舆情事件正确导向的网络反腐制度体系,应加强对网民反腐与舆论监督的道德素质教育,在倡导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的基础上,让舆论监督更加有效,使腐败现象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4.
安晖 《人民论坛》2014,(12):61-63
由于经济发展和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有了很大提高,这将有利于我国反腐工作的顺利开展。网络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开展反腐工作的有效手段,目前的网络反腐机制利弊共存,要推动我国反腐工作,就必须从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健全公民利益保护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相关道德法规等方面出发,构建有效的网络反腐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济发展和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有了很大提高,这将有利于我国反腐工作的顺利开展。网络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开展反腐工作的有效手段,目前的网络反腐机制利弊共存,要推动我国反腐工作,就必须从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健全公民利益保护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相关道德法规等方面出发,构建有效的网络反腐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的网上监督系统的推广和应用。网络反腐要走向健康之路,必须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步伐,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信息披露制度作为网络反腐的初始环节与基础制度,有利于提升网络反腐的公信力,建设廉洁政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然而当前网络反腐信息披露过程中尚存在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亟须合理界定信息披露主体的权限,规范披露流程,加强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逐步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网络反腐信息披露体系,才能发挥网络反腐的正面能量。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制度化不仅是保障公民参政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克服网络反腐消极影响的必要条件,更是让"媒治"走向"法治"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的网络反腐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上零散且缺乏统一的立法理念和原则、内容上多为禁止性法律规范而少有授权性法律规范的缺陷和不足。对此,应当通过专门立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规范网民行为,使其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监督;加强网络建设,搭建专门、高效的网络反腐平台;构建配套制度,完备网络反腐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贪腐官员不为人知的秘密相继在网络上遭到曝光,"微博反腐"、"人肉搜索"等网络反腐手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使得网络反腐相对于传统反腐手段,显得效率更高。然而,由于现行与互联网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使得网络反腐在实践中常出现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网络监督权、知情权等权利与官员隐私权相冲突的问题。如何在民主法治的框架内让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等权利与官员的隐私权之间实现平衡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对网络反腐的法理依据进行探讨,分析相关的权利冲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旨在寻求妥善解决冲突的办法,使网络反腐具有合法、合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在成为当前我国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反腐的效果。在网络成为反腐利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反腐也是一把双刃剑,存在诸多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在司法实践中,网络反腐涉及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等诸多法律问题,无论是哪个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因此如何积极和正确的引导网络反腐,为我国网络反腐提供法律制度的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研究虽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反腐的已有研究及其成果: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反腐的含义、特征、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完善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缺乏对网络反腐问题的多学科视角的研究和针对存在问题的可操作性策略;展望了今后网络反腐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多学科视角的综合研究,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政府反腐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反腐预测预警制度建设,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立体交叉、多层次、多方位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3,(11):94-94
田旭明在《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撰文认为,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有其现实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形成对制度反腐的最广泛关注和监督,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能够引导和规范非理性的网络监督行为。网络反腐与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机制、惩治和预防机制的互动互促,可以提升反腐倡廉实效。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实现路径是:将网络反腐具体工作纳入到制度反腐的整体框架和程序中,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创设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网络反腐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意义:网络揭腐推动着中国反腐格局向纵深方向发展,可有效降低反腐的边际成本,推进制度反腐的形式创新,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论述了网络反腐的倍增效应、蝴蝶效应、置顶效应对党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和网民素养提出的新挑战;提出了网络反腐倡廉建设的策略思考,即通过健全网络揭腐制度、完善网络法制建设、强化网络监督、借鉴国外先进的网络反腐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反腐为政府和公民共同治理腐败找到了突破口和结合点。目前公民主要通过官方网络举报和民间网络曝光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网络反腐,前者长于权威性,后者长于畅通性和及时性。作为惩治性的事后反腐,加之网民构成的复杂性,参与立场的不客观性以及网络立法的缺失,需要审慎对待网络反腐中的公民参与。为此,应建立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长效机制,促进公民更加有序、有效地参与到网络反腐中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网络反腐的规制应当从整体的角度系统考虑,通过完善网络反腐法律规范体系、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络反腐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论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反腐的探索与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宏 《理论月刊》2010,(4):136-139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一直高度重视利用制度来防腐治腐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的关于制度建设的要求和指示为制度反腐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反腐不断推进,取得重要进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使制度反腐逐步完善,成效显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制度反腐当前还面临着公民制度意识尚需提高、制度本身有待完善、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制度反腐,就需要大力弘扬制度文化,充分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制度权威。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4,(8):96-96
窦岩平在《理论探索》2014年第1期撰文认为,制度反腐是治理腐败顽疾的根本之策,反腐倡廉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已成为共识,而强化反腐制度落实力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强化反腐制度落实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增强反腐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党员干部落实反腐制度的自觉性,切实落实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个案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特性,成为反腐败的天然盟友。 近年,我国反腐机构抓住网络带来的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用,实现了反腐与网络的良性互动。一个令人欣喜的局面出现:我们正在大踏步进入反腐败信息化时代。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20,(1)
越南共产党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加强反腐建设,以道德的力量反腐,以制度的力量反腐,以社会的力量反腐,构建了长期执政的基础;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牢执政党的组织基础。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为建设一个纯洁强大的政党,在各方面积极努力,大胆探索,对我们当前加强纯洁性建设、建设一个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反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由新生力量发展成反腐手段的重要一员,成为我国政府和民众联手打击腐败的实效武器。作为反腐利器,网络反腐也同时滋生诸多问题和矛盾。完善网络反腐的制度和环境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对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反腐的概念界定、必要性研究、网络反腐制度化探讨上。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反腐的具体形式进行探索,剖析网络反腐中的传播途径及受众心理特点,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推进党自身建设科学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领导,根据时代发展变化要求,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制度和方法推进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反腐倡廉工作,渐次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反腐、运动反腐、制度反腐、权力反腐、体系反腐工作范式实践,积累了丰富而生动的经验,为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科学化带来三点规律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