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给老人祝寿,一般是逢十大庆,如50、60、70、80、90等。日本人则以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年岁为大寿,如他们不庆60大寿,而庆61岁,这是因为他们把61岁称为“还历”,意思是过了60岁为1岁,从头算起,返老还童。70岁为古稀,这与中国  相似文献   

2.
风情越南     
《今日广西》2010,(5):52-60
无论是进入越南的哪个城市,你都能感受到越南为什么是摩托车上的国家。全副武装的摩托“女侠”,摩托车上小山似的货物……摩托车就好像是越南人的腿,有了摩托车,就好像有了一个流动的家,一张穿行越南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3.
日本动漫传播和中国的动漫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敏 《新东方》2007,(9):62-64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兴旺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第二大国,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漫画文化非常发达。据日本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口号:"让三岁到八十岁的人都有漫画看",由此可见漫画在日本受欢迎的程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没有“崛起”一词,但却有“世界第一”的说法。随便找一家日本企业去参观,主人在介绍时,都有可能提到他们公司的某个“世界第一”或“日本第一”。日本媒体常用“世界第一”来形容日本的某一事、某一物或某一人。用得那么多,日本人、在日本的外国人都听习惯了。在日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想  相似文献   

5.
日本舆论界总喜欢把2300万台湾人民分为“本省人”和“外省人”,并以此来理解台湾的现状和未来。这个划分法很不正确。所谓“本省人”、大陆人(即所谓“外省人”),除了百分之二台湾原住民外,其他都是汉族,论起血缘、文  相似文献   

6.
对数字的崇拜和忌讳是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之一。中国南方人喜欢“8”,认为8与“发”谐音,会给人带来好运。“888”即“发发发!”。北方人则喜欢“6”和“9”,有“六六大顺”和“生命长久(9)”之说。 世界上也有对数字的崇拜与忌讳。日本和韩国忌讳“4”,因为它在  相似文献   

7.
樱花与地震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和火山极多的国家;日本人特别喜欢四月盛开的樱花。地震的爆发是瞬息无常的,同时也是无法抵抗的。因此,生活在地震带的日本人,自然就培养出一种居安思危的性格特征。他们只有争分夺秒地工作,才可以忘  相似文献   

8.
日本人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总是这样说:“投资于教育,犹如储蓄,可本利双收”,“父母留给孩子的宝贵财产是使其接受足够的教育”。从这里不难看出日本人是重视教育的。日本的教育实行六、三、三、四制。其间,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共九年实行义务教育,其普及率高达97%,是普及义务教育彻底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在日本,教师受人尊敬。皇太子结婚,婚礼的仪式很多,其中有一项称作为“拜见师长”会,把教过是太子夫妇的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教师都请来,以示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培育之恩。教育犹如储蓄  相似文献   

9.
日本舆论界总喜欢把2300万台湾人民分为“本省人”和“外省人”,并以此来理解台湾的现状和未来。这个划分法很不正确。所谓“本省人”、大陆人(即所谓“外省人”),除了百分之二台湾原住民外,其他都是汉族,论起血缘、文字、语言、宗教信仰,都是一样同源同根。不同的只是来台湾时间的早晚而已。不少外国学者还有台湾当局都以为“本省人”就是主张“台独”派,有分离的倾向,大陆省籍就主张统一。但事实上并不如此,很多“本省人”同胞也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0.
邵道生 《传承》2008,(21):44-45
无论是从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来说,还是从现实社会的耳濡目染来说,在我们社会中有一定数量的人是很喜欢内耗的,很喜欢"窝里斗"的。我多次去日本,结识了一些日本朋友,他们有许多中国学生,不止一位日本朋友对我说:"中国学生勤奋、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学习成绩非常出众,但是有一点不好,中国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不团结,喜欢在我面前告状,说对方的坏话,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很少有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11.
离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劝我,包括我最亲近的人,“不要孩子”。我很清楚他们都是为我考虑。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离开孩子的现实,虽然当初我并不是很喜欢孩子的人。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台湾岛青年刮起一股日本风,从自己改名换姓到公司的易名;从文化意识至生活习惯均模仿着日本人的方式。有些青年学生喜欢采用日本人的姓名,男生的名字喜欢加上一个“郎”字,女生的名字喜欢加上一个“子”字,甚至姓“田”改成“田中”,姓“叶”的改成“山叶”。林姓在台湾,应该算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从诚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最早把它作为管理方法的自觉实践者却是日本人。 日本的企业家把日本传统的“忠”与“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经营哲学中,形成“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等思想。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绝对不会将“赚取利润”这个任何企业都必须达到的目标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企业的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 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提出,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来看待企业的责任,应把企业看成是讲信  相似文献   

14.
2004年8月13日晚,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梧埭村治安巡逻队保安执勤组保安员姚仁豪、吴全兴、李永定正值班巡逻,凌晨2点多钟,他们巡逻到陈埭七一路梧埭村路段。一名摩托车工前来报称,有一伙人要抢他的摩托车,还把他的摩托车后视镜打破。接报后,保安组长姚仁豪与队里取得联系后,三人乘摩托车,由摩托车工带路赶到梧埭村金沟大道附近。这时,只见路前方大约有十来个人朝这边走来,摩托车工立即就对保安员说“就是前方那些人”,保安员便驱车上前询问情况。保安组长姚仁豪问:“你们是哪里人?”这伙人不但不回答,还围着姚仁豪、李永定、吴全兴就打。李永…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并且有着二千多年交往的历史。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印象,似乎中国人对于日本是既知的,或者说,日本是中国人了解得最多的国家。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对日本的实际了解都是有限的,其中存在着值得正视的误区.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从《汉书·地理志》中关于“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的记载,到“汉倭奴国王”金印在日本的出土,说明早在公元初中日之间就开始了交往。之后,我国历代官修史书均有对日本及中日交往的记载.然而,交往不等于了解.从…  相似文献   

16.
肖军 《台声》2006,(10):26-29
台湾光复之初,岛内民众热烈拥护国民政府,到处国旗飘扬,喜气洋溢,“无论新知旧遇,见面时莫不笑逐颜开,他们都是怀着满腔希望和热烈如火的兴奋心情,讨论今后应如何来建设我们的新台湾”。他们都认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在遭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后,现在台湾终于回归祖国,自己也理应得到良好的待遇。但是国民政府派到台湾的接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间或有人“视台湾人如粪土,这些人虽不腐败,但他们的压迫却激发了台湾人对大陆人的不满”。再加上台湾民众此前对祖国大陆的了解,都是经过日本人剪裁、加工过的宣传品,“缘此台人对于近代祖国全国统一以…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喜欢发牢骚,看到不顺眼的事,不论与己有无关系,都爱说上几句,还经常当众与领导顶撞,弄得领导下不了台。为此,所在单位领导很有看法,便在工作中有意冷落他,提职、评奖之类也都没有他的份。这位被认为是“刺玫瑰”的专业技术人员感到受排挤,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很快成为技术骨干,挑起了大梁。其实,所谓一些人的“带刺”,无非是个性强一点,爱提个意见,发点“牢骚”,常常不讨一些领导喜欢。可这样的人往往并非平庸之辈,而是在某些方面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他们的“刺”,容忍他们的个性,就不能发挥他们的聪…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那么一些人总喜欢把“人权”挂在嘴边上,以“人权卫士”自居。不错,美国是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地方,杰佛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最先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它比法国大革命时期产生的著名的《人权宣言》还要早13年。难怪他们要摆出一副维护人权的老资格,到处教训别人了。  相似文献   

19.
简洁 《同舟共进》2012,(8):72-74
老挝人宽厚、温和、礼让、好客、乐观,遇到问题或困难不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觉得“没关系”。老挝人特别是女性不习惯也不喜欢大声说话,因为这会被人认为不礼貌或在吵架。老挝不管穷人富人,都有各自满意的生活方式。这个国家正在实行“有原则的全面革新”。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京新闻说,最近几年,美国大学不愿招收日本研究生,尽管推荐的都是优秀的学生但他们很难取得入学通知书。美国东部某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来自日本的研究生学习能力差,他们往往跟不上。我们不会再招收日本学生。”某国际知名企业的一个负责人说:“在我们公司聘用的研究人员中没有日本技术人员,全部是中国人。”据说,松下电器公司明年计划招聘的2/5的技术人员都是外国人。日本国民已经了解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轻松教学”的实际情况,但不大知道文部科学省以“改革”的名义降低了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教学水平。文部省高等教育局1999年发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