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接壤的黄金地带,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西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的延伸带,中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中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聚居地,也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它具有极高的旅游观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对新疆喀纳斯景区的图瓦人民间体育活动进行了实地调研,用SWOT分析法对目前图瓦人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新疆旅游市场与文化发展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3.
李天义 《今日民族》2014,(11):29-30
<正>草笛,用芦苇草根制成,类似笛子,是图瓦人的乐器,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图瓦人居住在新疆喀纳斯湖周边,靠畜牧和狩猎为生。今天,这里已经是旅游胜地。每当图瓦人用颤抖的舌尖控制气流吹出悦耳的草笛乐声音时,不仅是游客,就连林中的马鹿也会驻步观望,抬起它那长长的耳朵聆听。图瓦人来自何方图瓦人(Tuvas)在中国仅有数千人,历史上称为"都波人"、"萨彦乌梁海人"、"唐努乌梁海人"。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突厥语曾是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国语,流行于维  相似文献   

4.
杨馥雨 《前沿》2013,(7):164-165
美丽的喀纳斯湖畔,森林与草原融为一体。这里是图瓦人在我国的唯一聚居地。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几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保留着古老、完整的部落和较强的氏族血缘观念。这里依山傍水、建筑原始独特、风格古朴的图瓦人村落是我国保留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图瓦人村落。  相似文献   

5.
四子王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边境贫困旗。全旗经济以牧为主,农业占有很大比例。蒙古族大部分居住在北部牧区。旗的最北端脑木更、卫井、江岸、白音敖包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4公里。为了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牧区经济快速发展,使牧民生活早日达小康,我们对牧区苏木进行了走访,并把重点放在边境四苏木。在调查了解过程中发现:牧民生活生产水平基本上是两头小中间大,体现在大小畜存栏头数上,富裕牧户大小畜一般在500头以上,中等户一般在200头左右,贫困户在100头以下,甚至还有无畜户,他们只好给富裕户放牧或…  相似文献   

6.
2013年8月上旬,我同家人一起到新疆旅游。我们这次游览了天池、喀纳斯湖、白哈巴景区、中哈边境、江布拉克草原、伊利的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霍尔果斯口岸、五彩滩及吐鲁番的火焰山、葡萄沟、坎井、苏公塔、交河故城等景点。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游览喀纳斯景区时,在喀纳斯村的图瓦人家访。在去往喀纳斯的大巴车上,导游就为我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的蒙古族现有人口131万,主要聚居在滇南美丽富饶的凤凰山下札麓湖畔的通海县兴蒙乡。他们是元朝时落籍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与当地各民族有诸多方面的交往、融合,他们生活习俗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相比差异很大。云南的蒙古族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他们弃畜牧改习打鱼、种植水稻。定居的农耕生活要求营造房屋,这对世居毡帐、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来说是一次文化习俗上的大转折,然而他们成功地适应了这种转折并掌握了高超的土木建筑手艺,至今外出做工者多凭借木匠手艺谋生。每年农历四…  相似文献   

8.
据预测,今年夏季可能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南方多雨区位于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其中江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北方多雨区位于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及东北南部、华北东部等地区,其中新疆北部、内蒙  相似文献   

9.
高俊虹 《前沿》2011,(23):212-215
蒙古族崇拜自然,适应自然,追求与自然融合、和谐共处这样一种生态观。本文试图从蒙古族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层面,分析、论述蒙古族生态观念在传统设计中的体现。其中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生态观潜移默化地融入蒙古族传统设计中,成为维系他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8,(6):I0004-I0004
察哈尔右翼后旗位于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旗域面积39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辖2苏木、1乡、4镇,总人口2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5,(3):64-64
国家减灾中心利用遥感技术对全国积雪进行持续监测,通过积雪信息提取和分析,开展黑白灾预警和评估等工作。经分析:2005年1月和2月,全国积雪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北大部、内蒙东部、新疆北部和西部、青藏高原和华中部分地区。其中,内蒙东北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部分牧区积雪持  相似文献   

12.
张振中 《今日民族》2005,(10):32-33
去年10月上旬,笔者应一家学术性刊物的邀请,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采写一篇反映当地鄂伦春族生活的文章,没想到在草原城市海拉尔停留时,却意外发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讲蒙古语,但在着装和语言上又与当地的蒙古族同胞有很大区别,尤其在音乐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住房与日常生活习惯上,他们却更像俄罗斯人。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布里亚特人!布里亚特人在我国境内共有5000余人,主要居住在海拉尔以南不远处的锡尼河两岸,属蒙古族的一个独特分支。1917年,前苏联十月革命后他们从俄境迁来(在俄罗斯,他们被当做一个独立民族),现…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非常复杂,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一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例如,藏族和蒙古族居住虽然比较集中,但藏族除在西藏居住外,在四川、青海、云南等地也有聚居区;蒙古族除在内蒙古外,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也有聚居区;回族居住状态更加分散,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维吾尔族虽然集中居住在新疆,但在新疆境内聚居和杂居着哈萨克、柯尔克孜等13个少数民族。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蒙古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急剧变化,蒙古族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传统文化观也受到极大的冲击。蒙古族觉醒的有识之士对时代新文化思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否定陈旧落后的文化,寻找与蒙古社会变革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探索着拯救民族、振兴民族的文化新路,于...  相似文献   

15.
令罗斯福和丘吉尔佩服的中国将军——战略预言家陈孝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与马相依为命的历史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在他们的衣食住行中,许多方面都与马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其故事和传说一言难尽。蒙古族能歌善舞,他们最喜欢的乐器是马头琴,用马头琴演奏是最大的乐趣,听马头琴演奏是最动听的音乐……马头琴那深沉、深厚、宽阔、苍劲的音色,会勾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将你的悠悠思绪带到那遥远的年代。这时候,老额吉会给客人讲一段关于蒙古族最古老的乐器——马头琴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穷苦牧人的孩子与一匹可爱的小马驹相依为命,它两眼炯炯,格外有神,奔跑如飞,被人们称之为“白龙驹”…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国四十多年,特别是近十五年,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对照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市朝阳区,可以看出有两个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蒙元帝王之母与家教王风雷自古以来,蒙古族的家庭教育与蒙古族母亲有着密切的联系。勤劳、勇敢、智慧的蒙古族母亲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成千上万的蒙古族英雄儿女,在蒙古族的家庭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实际上,蒙元帝王家族的家...  相似文献   

18.
努尔·白克力是中国当今五位"60后"的正省部级干部之一,还是其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干部,被称为中国政坛正在升起的又一颗新星。今年的大会中,他一直是记者们和摄像、摄影镜头追踪的焦点之一。努尔·白克力出生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在新疆土生土长的维族干部讲得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他谈话不仅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还让人感受到维吾尔族同胞  相似文献   

19.
张丽萍  李文慧 《前沿》2014,(21):197-199
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态度及使用行为,反映着蒙古族大学生网络社区的融入程度以及对网络文化的接受程度。笔者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已经进入蒙古族大学生视野并得到他们的广泛认知;大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能够接受并能或多或少加以运用。笔者认为,蒙古族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不是客人,他们对网络社区采取了积极接纳和主动融入的态度,对民族文化之外的网络文化体现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藏彝走廊蒙古族后裔传说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现江 《求索》2005,(3):186-188
众多的蒙古族后裔传说反映了13世纪以来蒙古族频繁活动于藏彝走廊,以及迁徙进入藏彝走廊的蒙古族与当地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蒙古族长期在藏彝走廊的族群政治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可能导致一些人群攀附蒙古族祖源,从而创造出新的蒙古族后裔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