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所谓“政协话”是有掌故的。那是十多年前,我初入全国政协,有幸参加一次专题调研活动,活动结束时举行了一个总结会。会上,我把所见所闻所想老老实实地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邻座的一位委员悄悄对我说:“你讲得很中肯,但是太直率了,在场的某位主管官员挂不住了。”弄得人家“挂不  相似文献   

2.
<正>多年以前,我的一个邻居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时间在"文革"后期,县城的猪肉销售属于政府垄断行为,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吃猪肉,就要大清早起来去菜市场排队,去晚了就会空手而归。我的邻居是县医院的一个外科医生,这一天早早的就去排队了,在很远处就看中了一块肉,心里那个美得就别提了。轮到他的时候,刀把手说这一块不行,是留给别人的。邻居说我可是排着队的,你得按照规矩办事!刀把手说按照规矩,人家能给我的小孩子安排工作,你能吗?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和推动合作社过程中,有人把我引导农民建立合作社说成‘不是要造反,就是有精神病’,说成‘骗子’,搞‘传销’组织等。有人明确表态,‘你搞的那个组织太可怕了,我不会支持你!’有的部门为抵制农民合作,不认可按政策办事,竟说‘省委书记来了也不行’!有的领导讲,如果农民  相似文献   

4.
巴金对前来祝贺生日的新华社记者赵兰英说:"你前几天发表在报上的文章我刚看过,大部分写得都很好,就是有两个字用得不好。你形容我骨折时的声音‘喀嚓’用得不好。"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点心理问题,想得到你的帮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聊天,我突然对他说了这句话。他看了我一眼说,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工作压力太大的人心理是比较容易出问题。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这样。我说,那就好,那就好,心理疾病太时髦了,不是谁想得就能得上的。  相似文献   

6.
你是谁的人?     
笔者的一位老乡,今年大学毕业分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不到一月就跑来向我诉苦,说单位不时有人神秘兮兮地问他:"你是谁的人?"并请教我,他该怎么办?我说,你只管埋头工作,告诉池们谁的人也不是,你是你自己的人.老乡苦笑着说:"不行啊,我们单位书记和主任矛盾很大……"我也感到无可奈阿,总不能教唆他"良臣择主而事"或"卖身投靠"吧!  相似文献   

7.
一"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这是俗语,但俗语不俗,其中道理,当得杂书百卷。我说的杂书,是指那些市场上铺天盖地教你成名、教你发财、教你当官,忽悠得你晕头转向的所谓畅销书。我不看这类杂书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他讲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永年县,2005年7月被分配到永年县政协工作,自此成为刚组建的县政协理论研究室的成员。初来乍到,我不太适应,坐在办公室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研究室负责人刘卫革找来一大堆有关资料让我看,有空儿就给我讲公文写作技巧。他是军人出身,办事讲求效率、雷厉风行。有一次他交办的一篇简单文字材料我完成得不好。他发了脾气:“参加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吧?这么简单的材料都写不好,平常让你学习用心点,你是怎么搞的!”  相似文献   

9.
我讲—个小故事:有—个小和尚到山民那里去买菜,3文钱一两,买7两,21文,山民说不行,你得给我22文,两人争执起来了,山民恼怒了说:如果我错了我宁可剁个手指给你。最后找到主持,小和尚输了。主持解释:如果你们找市场衙役,衙役一定会判你赢,因为衙役以维护平等为原则:如果你们找县官,县官一定会调解,  相似文献   

10.
《时代潮》2001,(4)
胡志明主席来访1965年3月,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主席来华访问,毛泽东主席在湖南长沙会见了他。胡志明参加过中国的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不仅会讲中国的普通话,还会讲广东话、上海话,就连毛泽东的湖南口音,他也完全听得懂,用不着翻译。"毛主席,我有件事得请你帮忙。""什么主席!我不称你官号,你也不要称我的官号。你不是说过,咱们是同志加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的每一门课的教授都曾经在他的课堂上讲过这么一句话,他们常常说"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到最后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着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  相似文献   

12.
(Situation:Annaisateacher.WhileattendingtheWorldConferenceonWomeninBeijing,shetalkswithaChinesewomanwhoisalsoateacher.)李娜:安娜小姐,你的汉语说得真不错。安娜:还不行。我已经学了五年了,因为是自学,进步很慢。这次有机会来北京,我非常高兴。李娜: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学习汉语?安娜:我从小一直很向往中国,我的祖父给我讲过很多中国的故事。李娜:参加这次妇女大会,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安娜:这些天我接触了不少像你这样的中国女性,我发现我过去想象中的中国妇女和我认识的中国妇女有很大的不同,她们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13.
王立常 《创造》2003,(11):59-59
笔者的一位老乡,今年大学毕业分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不到一月就跑来向我诉苦,说单位不时有人神秘兮兮地问他:"你是谁的人?"并请教我,他该怎么办?我说,你只管埋头工作,告诉他们谁的人也不是,你是你自己的人。老乡苦笑着说:"不行啊,我们单位书记和主任矛盾很大……"我也感到无可奈何,总不能教唆他"良臣择主而事"或"卖身投靠"吧!像我这位老乡一样"遭遇"的人,在我的所见所闻中绝非一例,不过是形式与程度稍有差异而已。譬如,某甲近有高升,其顶头上司便悄悄告诉甲:"你的提拔,我是出了大力的!"某乙被批准入了党,其党小组长便迫不及待地对乙说:"你的…  相似文献   

14.
砖和石头     
郝好贤 《传承》2008,(9):55-55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一位年逾百岁的老翁要见他。老翁童颜鹤发,故意把路走得招招摇摇,见了老子,略略施礼,傲然开口道:"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你讨教。"这是一句反语,意思是你不如我,我今天看你笑话来了。老子当然听出来了,但他微微一笑,说:"请讲。"老翁得意之极,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和我同龄的人都已经死了。他们勤勤恳恳,辛苦劳作,开垦了百亩良田,修建了房舍屋宇,可现在已经见不着他们了,他们无法再享受荣华富贵,只能葬身在荒郊野  相似文献   

15.
胡平 《青年探索》2006,(2):37-37
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横批:发错人了。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横批:我的妈呀。上联: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下联: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横批:就是要过!上联:麻将扑克金花,输完之后回家;下联: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横批:惨啊!上联:去除数字一和二;下联:还有四五六七九。横批:只剩三八!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上联:为你痴为你累为你受尽所有罪;下联:为你死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横批:为爱疯狂。上联:我…  相似文献   

16.
有句流传盛广的顺口溜,叫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顺口溜辛辣地揭露了某些单位某些领导的用人奥秘。现实生活中,那些“不行也行”的干部确实不少。尤其是对于那些”行也不行”的干部的遭遇实属太冤枉。 “功高撼主”说。你在扎扎实实、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靠艰苦奋斗取得收获,靠呕心沥血有了政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点心理问题,想得到你的帮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聊天,我突然对他说了这句话。他看了我一眼说,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工作压力太大的人心理是比较容易出问题。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这样。我说,那就好,那就好,心理疾病太时髦了,不是谁想得就能得上的。  相似文献   

18.
于莉娟 《小康》2009,(5):40-41
“我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是这样一种专横环境,你还愿意在其下生存吗?令人惊讶的是,接受我们采访的海归学者称,这是发达国家科研环境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19.
最享受的事     
《台声》2016,(13)
正朗诵会前,照例与作家在孙运璇纪念馆的咖啡馆用餐。这场是由小说家甘耀明、李崇建朗诵,王聪威主持。耀明问我:"学姐你还亲自出席啊?!""当然要来啊",我说:"我来听朗诵会,是享受耶!"说完忍俊不住,大伙嘲笑:"讲到会笑出来,一听就很勉强啦!"我想笑,是因为这句话听起来真的太像场面话了,但其实,是千真万确的真心话啊。把真心话说成了场面话,因为面对的是两位我心里偏爱、  相似文献   

20.
换届选举,犹如强劲的春潮,在张家港大地荡漾;行使神圣的权利,选好人民的代表,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你提你的,我提我的"村民老庞和老周是一对结婚30多年的老夫老妻,平时互敬互爱,老而弥笃。当提名代表候选人时,老庞对妻子老周说:"我提名谁你就附议谁,你听我的。"老周却不同意:"不行,提名代表候选人是件大事,要摆正足,你不要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