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霞 《党的建设》2013,(7):59-59
“装修完房间,打开门,一股刺鼻气味就扑过来了,肯定是污染超标……”闻味儿判断装修污染状况已被人们熟知。然而您可能忽略了,装修中很多没味儿的污染更要防。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我们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允许看”,即“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但另一方面,也“不搞争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可见,“不搞争论”,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的提法,至少是与“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具有同等意义的论点,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我认  相似文献   

3.
商正 《求是》1997,(10)
有一种鲜虾方便面,广告做得火。电视画面上,热气腾腾的面条,点缀着花花绿绿的佐料,最醒目的是两只烧熟的大虾,红透油亮,色形俱佳,冒着香气……孩子们看得眼直了,嚷着要买。买来面泡得后,只有面不见虾,大人们才慢慢解释:“傻孩子,哪里有大虾,只是点儿虾味儿。”孩子们天真的眼中一片茫然,“大虾”怎么变成了“虾味儿”?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他的这一重要思想本来是很明确的,“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干什么?当然是干社会主义。但是近年来,有人离开干社会主义这个前提和目的,把“不争论”绝对化,认为“不争论”就是在一切问题(包括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都不要争论。笔者认为,这是同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制度设置,在现实运作中存在四重争论,本文以“国家--作为国家代表的整体性政府--作为层级的政府--作为具体处理机关的政府”这一框架,对四种争论进行分析。一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与权利的争论;二是整体性政府与作为社会原子的个人之间:成本与效益的争论;三是层级性政府之间:诉求上行与处理下移的争论;四是具体处理诉求的政府治理方式之间:情感治理与规则治理的争论。四重争论从抽象到具体,层层递进,严重影响了信访制度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治理的化解术。“枫桥经验”为其提供了一个经验视角。新时代“枫桥经验”从以权力引导权利和以权利监督权力、依靠群众化解、就地化解、引入情感治理等方面提供了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6.
“摸论”、“不变论”、“不争论”是群众对邓小平几个重要思想的概括。由于一些人望文生义地随意解释和评说,对此本文作了一些纠正。文章认为,“摸论”除了实践之外再没有任何含义,它在思想上与实事求是完全一致,在政治上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不变论”是特指而非泛指,它的确切含义是基本路线长期不变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回到过去;“不争论”有三个适用范围,一是需要民主的时候,二是需要集中的时候,三是需要与别国和平共处的时候,除此之外,其他都可以争论,而且邓小平对争论的方式、场合、时机也都很有讲究。  相似文献   

7.
文摘     
切莫曲解“不争论” 记者最近在基层采访,发现“不争论”三个字正在流行开来。不但有的领导嘴边常常挂着这三个字,“不争论”甚至还成为一些地方处理具体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原则。 “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的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保证全党能够集中精力、争取时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正如邓小平同志告诫的那样:“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在某一项具体改革措施的推进过程中,一些基层领导曲解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篇章,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辉。突出地表现为“四对”辩证关系,即“一元化”与“多样性”、“争论”与“不争论”、防“左”与反右、姓“资”与姓“社”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四对”辩证关系,对于研究和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求实》1994,(3)
“不搞争论”与“统一思想”中共射阳县委杜渺来稿认为:小平同志“不搞争论”的观点与我们党经常倡导的“统一思想”,在实质上是一致的。①两者都承认有不同认识是正常的。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列举了人们对“傻子瓜子”问题,对改革开放问题,特别是对农村搞家庭脱产承...  相似文献   

10.
田改伟 《前线》2013,(7):42-44,50
“普世价值”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哲学范畴的命题。把“普世价值”命题引入政治领域,是和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两种思想斗争此消彼长密切联系的。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两种思想和两种政治制度围绕“普世价值”争论的指称不同,但争论的实质内容是相近或相似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和“不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需要一步步地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革反思中有不同看法即争论是正常的。邓小平推进改革17年,就是在争论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不断争论的17年。邓小平既反“左”,又反右,就是他同两种错误倾向的争论。改革多久,争论就有多久。认为“不争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 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衣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不搞争论”是很有成效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3.
闻,最开始的意思是听。《说文解字》云:"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在古汉语中,闻多作动词用,比如《木兰诗》中"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的闻,是听见、听到的意思;《出师表》中"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闻,表闻名、传扬之意。闻也作名词用,比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闻,指的是见闻、知识;《论语》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的闻,指的是名声、名誉。  相似文献   

14.
李绍来 《实事求是》2012,(1):109-112
民主有无姓“资”姓“社”之分?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提姓“资”姓“社”?这些问题在近年来引起学界的热烈争论,本文对这些争论进行综述与评析。  相似文献   

15.
少女小E:柳眉、细腰、丰臀,长飘发,好撩人。 小E有个小单间。黄昏。A、B、C三君陆续敲门,喜滋滋入室。 三君眼神各异,心神不定。 小E甩出一副扑克牌,端出一杯水,那杯儿花花的粉红得好看。她先啜了一口,甜蜜蜜抛出一句话:“谁把杯中味儿品出了,玩牌与我一方。” 三君绷紧神经。细品,慢咽,苦思。三君品出了三种味儿,都与小E有关。 小E咪咪一笑,开了门,作出送客姿势,悠悠儿发话:“那是一杯纯白水,无味。”  相似文献   

16.
杨会清 《世纪桥》2009,(14):15-18
对于“史诗”般的长征,人们对它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长期以来,各地方党史部门围绕着长征的有关问题之争不亦乐乎,且有日趋细化的现象,如对“长征第一渡”、“长征第一山”以及“长征第一湾”的争论。近年来,一些地方党史部门又围绕着“长征第一村”进行争论。从争论的主角看,分别是福建的长汀和江西的瑞金。从争论的现状看,前者显然已领先一步。  相似文献   

17.
这个“礼”,不是儿女孝敬父母或单位慰问离退休人员之类的礼物,而是充满商业味儿的东西——你可能给我办多少事,我便在暗地里给你多少非法的报酬。所以,给它加上了引号。  求你秉公办事之“礼”。这是在换取你的人格。送“礼”的人虽然一再声明,这完完全全是出于对你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1):21-21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面对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的“姓资”和“姓社”之类的争论,邓小平曾果断提出“不争论”,正是担心空谈和争论会使中国错失发展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斗争”二字很少为人们提起了,甚至让许多人反感。十年动乱中“斗争”一词被严重歪曲与滥用,整天“斗斗斗”,搞得人人自危,闻“斗”色变。拨乱反正之后,人心思安思定,一时对“斗争”有些误解或厌恶,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是充分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原则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战胜“左”的思想影响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不争论”思想是我们战胜“左”的思想影响,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1、“左”的思想的影响是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正是“左”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脑海里的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就产生了很大的出入,所以我们会对改革开放产生这样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