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梦娇 《法制博览》2022,(5):157-159
本文分析我国电商平台的专利侵权规制现状及弊端,在此基础上给出三方联动治理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引入避风港-反通知规则,降低电商平台的侵权风险,完善知识产权维权中心的作用与功能,辅助行政机关与电商平台主动筛查侵权信息.实行平台进入向维权中心备案机制,改善电商平台侵权产品泛滥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谢皓 《法制博览》2023,(33):139-141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越发普遍。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国家不断通过构建与完善相关法律的形式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保障。根据我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内容,电商平台对于消费者应该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否则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该法律的出台意味着我国从法律层面上对社会实践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需求呼声不断增强的回应,同时也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指引。然而,从具体实践情形来看,电商平台经营者责任的认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从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造成了影响。为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必须对电商平台的责任进行清晰的认定,因而须在法律层面上进行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章一磊 《法制博览》2023,(17):87-89
在电商平台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形势下,平台间的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作为一种主要的竞争手段,对电商市场的影响巨大。本文从电商平台“二选一”法律问题的概述入手,讨论了“二选一”行为的界定、特征与规制必要性,之后总结了我国当前对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与《反垄断法》视角下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完善路径,旨在为规范我国电商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尚琦 《法制博览》2024,(12):120-122
《电子商务法》对于“通知—删除”规则,实际上并未给予电商平台自主判断的规定,但却又给予了电商平台经营者“执法权”,同时也会被大量居心不良、恶意竞争者所利用,导致合法经营的平台内经营者产生损失。本文主要分析电子商务领域“通知—删除”规则的规定及其不足,以及考虑完善该规则,尽量事前减少平台内经营者的损失,避免事后救济困难,使得电子商务经营环境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吉君 《法制博览》2022,(7):115-117
电子交易平台APP自上线以来,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特有的产品功能迅速成为我国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随着其市场份额与用户流量的扩增,各种淘宝卖家、微商、代购纷纷涌入,打破了原有的市场结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亟待治理,平台监管有待更深的探究.《电子商务法》的颁布为电商平台及电子商务经营者敲响了警钟,但其法律设置能否收获...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21)
正平台电商带来的交易成本递减、以及零边际成本效应,正在迅速地造成市场对企业的替代,这会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自1999年阿里巴巴诞生以来,电商企业发展迅猛,时至今日,已经取代线下实体店成为中国商业零售的翘楚,而且还有进一步替代线下交易的趋势。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首先,我们有必要对电商和线下实体店加以区别。以平台交易电商为例,它既是一个企业,又是一个市场,这与线下实体店仅仅是市场中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提出将重振美国同盟体系,突出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未来美日同盟的"双向义务"合作与日本的同盟"对等化"诉求将相伴发生、相互影响,并逐步内化于美日澳印"四国安全机制"及西方"盟友圈"构建之中.中日关系中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加上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使得美日同盟的对华针对性日益凸显.美日两国确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公然侵害中国领土主权及国家安全利益,使得中美日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并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电商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网络销售市场。其中,助力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消费者个人信息。网络销售平台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收集大量用户信息,用来精准分析用户行为。基于此,消费者通过这种精准营销的方式享受到了更便捷舒适的网络服务,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快速精准地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但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却面临着巨大威胁,具体表现为互联网销售平台在数据收集、使用过程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多种侵权行为,更有甚者侵犯了公民的相关隐私权。例如,近年来频发的网络销售平台消费者信息泄露事件。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以助力和实现电商产业的长远与良性发展,是网络销售平台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冷战时期日本的安保政策主要是在<日本国宪法>和<日美安保条约>的框架之下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9·11"事件后,日本的安保政策则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美国的体恤扶持下自主意识逐步增强,向着趋于自主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
正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负有义务对卖家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进行处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像亚马逊这样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否有权利自行认定卖家的产品是否侵犯他人知识产权?2015年12月12日,在中国电商网站轰轰烈烈开展"双十二"促销活动、欧美电商网站发力冲刺圣诞年终销售业绩之时,我国国内诸多在亚马逊上电子销售扭扭车的商家,却遭遇"黑色星期六"。他们所销售的扭扭车被亚马逊强制下架,用户再也无法在亚  相似文献   

11.
辛田 《国际展望》2016,(4):57-75
随着"走出去"战略进入加速推进时期,中国企业和公民正大量涌向海外,在收获巨大回报的同时,安全方面也承受着同样巨大的风险。随着中国的海外利益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海外利益保护措施已无法有效地满足多样化与多层次的海外安保需求,凸显出国家行为体在海外安保供应上的重大缺陷,开发新的供应渠道已成为必然。面对日益严峻的安保问题,海外中国企业和公民日渐依靠市场来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选择国内外私营安保公司以获得安保服务,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私营化正在悄然进行。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当前中国的私营安保公司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走出国门的安保企业数量也较少。同时,在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私营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缺少明确的境外枪械使用制度、可能会对国家权威形成挑战、引发大规模冲突等。因此中国的私营安保公司想要成为成熟的海外安保供应者,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周啟侯 《法制博览》2023,(15):13-16
“实质恶意”规则作为公众人物理论中解决媒体舆论监督与公众人物名誉权冲突的一个方法,其抽象的特征已逐渐不能满足当今自媒体侵权的多样性。本文以一网络侵权案为引,进行案例分析。并统计整理了裁判文书网2015年至2022年的相关案例,对我国司法实务情况进行了分析,将传播平台和传播主体分别归纳为互动平台、发布平台和非营利主体、营利主体。最后结合传统传播义务注意标准,得出了自媒体传播注意义务的衡量因素,对“实质恶意”规则提出了较为具体现实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嘉欣 《法制博览》2023,(10):157-159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创下新高,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该种提高主要表现在人民对于物质生活消费与精神生活消费的要求提高。许多消费者因地域限制无法购买到自身所需的商品,便采用网络购物的渠道进行购买,该趋势在近年来越发增强。在诸多网络购物电商模式中,C2C模式的网络电商平台的交易最为繁荣,最大原因是该类平台对于平台中作为卖家身份的准入门槛要求低。然而该类平台为消费者购物带来便捷的同时,交易安全性不足使得消费者维权难,最常见的问题便在于卖家在平台上出售商品时存在的欺诈行为。从现行法律看,我国有关规制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随着网络购物行业越发繁荣,C2C网络购物平台的购物欺诈行为也与日俱增,及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然人是"容忍义务"的主体,在其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界定权利与义务的边界,同时应当遵循伦理价值及和谐友爱的价值观.本文主要分析了"容忍义务"的概念、来源及"容忍义务"的立法情况,"容忍义务"的民法学基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容忍义务"的一般规定,为更好理解适用《民法典》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华 《法制博览》2023,(3):77-79
随着电子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基于网络平台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平台享有较高的控制力与把握力,应突破传统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纳入安全保障义务的义务主体范围之内。本文从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义务概述入手,分别讨论了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义务的内涵、类型与价值,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义务的制度短板,并提出了我国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完善路径,旨在通过《民法典》视阈下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义务规制边界探讨,为我国构建起完善的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义务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如何规范公共场所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热点问题。安全保障义务是指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应尽的在合理范围内的使他人免受人身、财产损害的义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安全保障义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国内安全保障义务的发展的论述,明确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和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17.
潘劲 《法制博览》2023,(6):23-25
航空安保作为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和各国关注的重点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危害航空安全、扰乱航空运输秩序的行为频繁发生,国际民航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航空安保国际公约,我国也初步形成了民航安保法律体系。但是,该法律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国内法与国际公约的衔接、法规的修订、规范性文件的梳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和适用有关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已成为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经营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依据、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以及其判定标准四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田薇 《法制博览》2024,(4):154-156
随着电商市场交易量逐渐增加、交易产品日益丰富,也逐渐显现出一系列发展弊端,产品安全问题尤其显著。而电商环境下市场产品安全监管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限制了电子商务市场的良性发展。由此可见,加强电商环境下市场产品安全监管是净化电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在本文中首先阐述了加强电商环境市场产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电商环境下市场产品安全领域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电商环境市场产品安全监管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天 《法制博览》2022,(9):31-34
对刑法理论中的义务冲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促进刑法体系结构的完善和刑法理论的发展,还能对刑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指导,帮助无罪的人不受到法律的追究,使有罪的人得到其应有的惩罚.文章从义务冲突的含义及其相关学说,义务冲突理论的司法适用等关键词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我国犯罪构成要件和法律结果的剖析来论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