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员干部手中一般握有一定的权力,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但也有个别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同样拥有权力,同样面对诱惑,为什么有的人吃了败仗?这是由道德修养高低、自律意识强弱决定的。有一关于“锁”的古文,其意彼深:家有黄金万两,无人看护亦无锁把门,则取之者甚众;有把门锁,惟贼取之。同样是没有人看管,但一把锁却减少了很多人犯罪的心理,可见之重要。这把“锁”是什么?是党纪国法,是群众的监督。党员干部不是圣人,知荣辱的道德观正是他们心中的一把“锁”,这把“锁”锁住了非分之想,“锁”住了颟顸…  相似文献   

2.
上一期,我给大家讲了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遇到有贼来“访”,怎么应对。从一开始我就教给大家“观念预防”,这一点很重要,无论是防色狼还是防小偷,都很关键。美国教授的破窗理论美国的教授在给他的研究生们讲课时,提出了“破窗理论”。为了让学生们理解,他将一辆崭新的汽车停放在学校门口,没有锁车窗和车门,然后在车上安装了摄像头,利用班里的闭路电视观察。结果车停在那里一上午,竟然没有被偷。这位教授走到车前,用锤子打碎了两扇车窗,过了五分钟,有两个人探头探脑地过来了,一看这车,窗户都破了也没人管,就把车上的收音机卸下来拿走了。再过了…  相似文献   

3.
年轻的读者朋友们,您是独生子女吗?如果是,您有没有想到过今后情况下,一对夫妻要赡养四有的人甚至更多。因此,有人把老人视作为自“累赘”。Violet告诉您:不要抱怨,让全社会来赡养老人,这正是社会工作者发挥力量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偷书被人抓住时狡辩说窃书不能算偷,在他想来,偷本把书即便是贼,也是“雅贼”,被抓住了是并不可羞的。孔乙己显然没有“断子绝孙”,有他这种奇思妙想的,不乏其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局原局长王天义和该省海宁市原副市长马继国,就都有这么一种想法:以自己的身份,收藏  相似文献   

5.
<正> 直线上升的刑事犯罪,几乎在每一个美国人的心灵上投下了暗影;缺乏安全感,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通病。为了医治这个通病,来自警察局、保险公司、联邦调查局等各方面的专家们绞尽脑汁为美国人设计了一套防盗措施。其中有的是好心的忠告,如:“夜里不在家时,不要让灯开着”,“不要把皮夹子放在臀部的口袋里”,“不要留条子别在门上告诉维修人员、邮递人员或朋友你不在家以及大概什么时候回来”等等。另外,专家们设想了许多“巧妙的对策”:他们建议,出门时随身“带一个口哨,晚上还同时带一个小手电筒,在单独一人开车时,把这两样  相似文献   

6.
涡阳县的宿氏兄弟仅仅略懂医术,便敢行走江湖,悬壶济世,其实都是在“神医”耀眼光环的掩护下,干着诈骗与盗窃的勾当,近日却栽在了濉溪警方的手中。涡阳县标里镇的宿氏兄弟不学无术,却经常打着“神医”的名号,用在集市上购来的廉价中草药冒充“神药”,选择偏僻农村和老年人为对象进行诈骗,伺机盗窃。10月25日,宿氏兄弟二人由涡阳窜至濉溪县韩村镇,当发现宋元村宋圩庄老人徐开兰独自在家时,宿氏俩兄弟便上前与老人套近乎,声称身上携带的中草药对老年腰痛、腿痛、骨质增生等病有神奇的疗效。信以为真的徐开兰老人经不住两兄弟花言巧语,让二人为…  相似文献   

7.
“不要追究撞倒我的人,他们不是故意的;要感谢扶起我的人,包括撞倒我的人,人家没肇事逃逸就是好人;不要讹好心人,那是不道德的事。”这是一位65岁的洛阳老人在网上发的帖子,表示安重建互信互助的道德环境,老年人理应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8.
一位八旬老人把自己的财产如数捐出,只因不愿酿成这样的悲剧:“我在天堂,钱在银行、亲人对簿公堂。”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把财产留给了后辈,法庭之上,天天都有遗产战争——  相似文献   

9.
“老人缘”     
徐敏 《中国公证》2010,(2):61-62
同事经常说我有“老人缘”,是老年人的“偶像”。大爷、大妈见到我.像见到了亲闺女似的,什么心窝子话都往外掏。当时听了。觉得是句玩笑话。后来仔细想想,自己确实也有几分“老人缘”。我是奶奶带大的。小时候总喜欢扎在老人堆里听他们聊天.看着他们慈祥的目光和爬满皱纹的脸庞,心里总觉得平实而快乐。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案件中,经常遇见利用特殊工具开锁的现场,笔者遇一起利用口香糖开锁的案件,介绍如下:1案情简介2002年10月27日,浙江省某通讯器材商店被犯罪分子窃走现金、充值卡、手机等物品共计损失3.5万元。现场为一间坐北朝南一层沿街营业房,分为南北两间,中间有门相通。技术员到达现场时发现,通讯商店卷闸门呈半开状,门及门锁均无明显撬压痕迹;卷闸门东侧地面上有一弹子挂锁,锁呈开启状,室内地面散落有手机包装盒、塑料袋等物,且柜门及抽屉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启;在收银台上发现弹子挂锁一把,也呈开启状,还有“7”字形工具一把(头部被人为加工成扁平…  相似文献   

11.
把握你自己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自己吗?你一定会感到好笑。朋友,你先别笑,你还真的不一定认识自己。要说认识的话,那也是表象的你。 毛泽东同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有自知之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正确认识它。我们每一个公务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那就势必犯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在评价某一个人时,人们好说:“这个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这个人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勘误     
对于发生在室内的刑事案件,门锁的勘验对于案件的侦破尤为重要,尤其是案件进出口不明时,门锁的勘验就有利于判定案犯是否为内部人员(包括内外勾结)所为。近年来,随着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人们的防范意识逐渐加强,许多家庭已改过去普遍使用的“一”字型和“十”字型锁,门锁改用量子锁具,这对于防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使用量子锁具的家庭也时有刑案发生,且有时进出口不明。在此类案件中不乏有增配钥匙作案的例子,笔者通过此类案件原配钥匙的检验和大量实验中,发现原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存在一定规律。1量子锁原配钥匙情况量子钥匙不同于单齿钥匙…  相似文献   

13.
周日,回乡下看望双亲,与邻居大爷、大娘聊天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住在村庄西头的二奶奶,有天夜间被小偷偷走了一只大母羊。二奶奶年已70,是个五保老人,家无长物,把一只小母羊喂成了大母羊,前不久母羊下了2只小羊羔。老人更乐了,以羊为伴。那天半夜,二奶奶听见门外有动静,害怕是来偷羊的,就起来用东西顶门。外边的人讲:“你不要顶门,你顶门我就放火烧死你!”吓得二奶奶真的不敢顶门,又回到床上坐着。那人进屋后就去牵羊。二奶奶说:“你把大羊弄走了,剩两个羊羔还小,喂不活。”你听那个人说啥,“别废话,我看过了,小羊羔能喂活的。”二奶奶见…  相似文献   

14.
Violette 《检察风云》2005,(18):74-75
据科学家推算,我国现有各类有残疾的人总数约6000万。如果您在与有残疾的人交往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怎样做,那么这里介绍的与有残疾的人交往的礼仪常识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是不太有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问当事人—他更喜欢您怎么做或怎么说。不过以下一些总的原则要铭记在心:如果能用“有残疾的人”则不用“残疾人”;用“残疾”而避免用“残废”。很多有残疾的人不喜欢你用什么“生理上面对挑战者”或者“不同能力者”来称呼他们。再比如,要说“轮椅使用者”而不要用“被轮椅限制的人”,因为轮椅帮助他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这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解放。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最常见的是拉车门碰瓷儿。到了十字路口,车一减速,就听见后面,“咚咚咚”敲你的门。开车的一般都是女孩子,车也比较好,回头一看,一个人和自行车已经倒在路边。这个女孩子就毛了,赶紧开门,就在开门的过程中,旁边还埋伏着一个人,拉开旁边的门把包拿走了。还有讹你的,一敲门就指着脚,“啊啊啊”的叫,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真轧他脚了,你一开门,那边“咔”把那你的包给拿走了。对付这种情况,我们有一个招数,就是要提醒这些单独驾车的女性,上了车以后,四门落锁,遇到别人“咚咚咚”敲门,千万不要开门。还有就是千万不要把贵重的物品,顺手…  相似文献   

16.
我注意到,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士出门都喜欢背包,肩背也好、斜挎也好,总之,女士离不开那些大大小小的包。其实背包是有学问的,如何背包才能防偷防抢呢?“女士包,挂在肩”,女士出门时千万不要把背包或挎包背在靠马路的一边,因为如果有人抢你的包时,他很容易一把拽过去,或者他偷偷拉开你书包的拉锁也很方便。所以,女士外出要把包背在靠墙的一边,这样,坏蛋很难抢你的包,更不容易偷你的东西。“一只手,护腰间”,如果是双肩背的包,在人多的地方最好是把包背在胸前;单肩背的包,则需要弯曲手臂,用一只手拉着书包带;如果是斜挎包,一定要把包放在前面,…  相似文献   

17.
“入夜放下窗帘布”,这里所说的“入夜”不单单指晚上睡觉,而是指天黑后,只要家里需要开灯了,你就要把窗帘拉上,为什么呢?天黑屋内开灯,很容易被外面的人一览无余,即使住楼房,也很难幸免。特别是如果只身一人在家,更要拉上窗帘,否则外面的人很容易掌握你家的情况。“门窗锁好不出屋”,夏天气温高,很多人晚上睡觉时喜欢开着门窗,这便给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提供了方便。犯罪分子的目标不仅仅是平房了,近几年,发生过不少高屋楼房入室盗窃案,所以提醒大家,睡觉时一定要把门窗关好。“男孩女生不独处”,这里主要是提醒女孩子,不要与男孩独处一室,即…  相似文献   

18.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傲慢。我比较熟悉的是北京人的傲慢。常在本地老牌出租车司机、售票员和胡同爷们儿身上看到,眼光下斜,用鼻音说话,开口就是国家领导人的家长里短或中东局势,让外地人听着顿觉自己微如蚁尘。上海人的傲慢,表面上看却是十分友好的。如果能通过上海人的第一道考验,也就是目测你的穿着打扮是否得体,那么,第二道考验通常就是以十分真诚的态度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20):46-47
盗贼这个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他最看不起打劫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为何?因为黎叔是“偷儿”,而“偷”里面可是大有文章的。不管是打劫的,还是“偷儿”,在古代,有一个词概括得好,叫“盗贼”。 盗本是“贼”,贼本是“盗” 在现代汉语词义中,“盗”这种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小偷。可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严格而言,“盗”和“贼”是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古之“盗”多为窃盗之人;古之“贼”,皆谓强盗。在中国古代,经常用“贼”来称呼强盗;“盗”则不同,虽然有时它能够同时指称小偷与强盗两种人,但主要是指前者。古之“盗贼”只是偶尔才会指称盗与贼两种人;今之盗贼则往往既指称小偷,也指称盗贼。  相似文献   

20.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震东 《法人》2005,(7):127-128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