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友视线     
《工友》2008,(2)
《劳动合同法》"保护伞"之外的四类劳动者2008年1月1日实行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解除了广大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的很多后顾之忧,劳动者权益从此增添了一道保障。然而,有一部分劳动者却游离于《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伞"之外,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受保护范围的限制,非法用工的员工、家庭雇佣的保姆、保险推销员和自由职业人等四类人员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张千帆 《工友》2008,(9):4-6
中国劳工权利难以主张,基本权利需要法律保障。问题在于,究竟谁来保障劳工权益?如果要让《劳动合同法》真正成为保护劳工权益的有力武器,决策者有必要利用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契机,完善企业工会和共同决策制度,让劳工广泛参与工会选举,让工会真正代表广大劳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8,(2):50-50
2008年1月1日实行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解除了广大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的很多后顾之忧,劳动者权益从此增添了一道保障。然而,有一部分劳动者却游离于《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伞”之外,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受保护范围的限制,非法用工的员工、家庭雇佣的保姆、保险推销员和自由职业人等四类人员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初衷。评价《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应将是否有助于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作为主要标准。《劳动合同法》实施10年来已从总体上改善了企业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促进企业用工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提升了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权益的能力,调整劳资力量向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等;与此同时,实现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仍需要付出系统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时代风采》2013,(4):14-16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实施5年后的《劳动合同法》首次修改。剑指屡遭社会垢病的劳务派遣用工。这一决定将于2013年7月1日施行。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如何落实和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本刊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总工会法律保障部部长王正钢。  相似文献   

6.
杭宇 《中国工运》2009,(11):34-36
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劳动用工标准,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我国企业用工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于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企业用工问卷调查活动,其中也专门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企业用211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全面性、明确性、操作性、合理性等四个方面的明显不足,需今后加以完善,以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07,(8):10-15
〔本刊讯〕为了使各有关方面全面准确掌握《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实质,宣传好、学习好、实施好《劳动合同法》,全国人大办公厅于2007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备受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其草案终于呼之欲出,业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于全社会讨论。这将是广大劳动者维护其劳动权益的又一利剑,社会各界在给予充分好评的同时也指出了许多不足,并广泛建议。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劳动法专业人士以及广大包括普通职工在内的社会人士对此发表见解,希望能够为《劳动合同法》的最终出台提供可行性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所涉问题作出了专节规定.该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12.
从劳动派遣三方关系看雇主的责任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派遣制度自在我国出现以后迅速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法律理论和立法的空白,随着《劳动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使劳动派遣在我国有法可依,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只要理清劳动派遣中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关系,相关的责任分配则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3.
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与监督的民主权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北京市工会十三大会议精神要求,全面促进职工民主参与,寻求"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让二者互为促进、融合共生的方法和机制,从而探索、构建"职工代表参与"和"职工自主参与"相结合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哲学基础是系统整体论 ,其直接原因则是学科的分化。学科的分化 ,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具体领域的认识 ,但同时它反映到高等学校的课程里 ,导致了科目增多 ,课程与社会要求的分离和课程与学习者的分离。这种弊端呼唤新的课程理念的建立 ,而课程综合化则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西城区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大和北京市工会十三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目标任务,按照"1+9"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建会、建家工作统筹发展,加强了基层工会组织和职工之家规范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