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被私欲吞噬的灵魂乔俊栓,席崇沛企业负债累累,濒临倒闭,身为经理他却置企业和职工疾苦而不顾,昧着良心贪婪地吃"回扣",发"横财"。请看:1995年6月5日,对合阳县蔬菜公司经理王俊锋来说是一个极不"吉祥"的日子。他正坐在办公室盘算着下一步的发财计划...  相似文献   

2.
高连长理家     
下海潮,有人做生意发了财,有人当经理做了老板。他却相反,自愿从机关到连队当连长,有人说他傻,可用他自己的话说:“头顶家乡云,脚踏家乡土,农场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1994,(9)
朱镕基副总理强调拿回扣是非法的在“迎接21世纪挑战──中国质量战略高层研讨会”上,朱基副总理对药品回扣公开表明反对态度。他说:“买药品拿回扣,给哪个医院回扣多,哪个医院就要他的货;甚至假药也买。对这个回扣,我始终采取不赞成态度。有人主张把回扣公开化,...  相似文献   

4.
组织部长找张小山了解干部情况,张小山犹豫片刻,说:“那天,我去一家酒店吃饭。邻桌喝酒的几个人中有咱们S公司经理,当时他喝醉了,没发现我在场。我听见S公司经理冲那几个陪他喝酒的人说:‘你们给我一万元回扣太少了,我公司不准备买你们的设备了。’一听这话,那几个人慌了,急忙安慰S公司经理说:‘回扣的事好说,咱们再商量,您看再给您增多少?’S公司经理说;‘最少再增一万,否则没戏。’那几个人当即从皮箱里拿出几摞厚厚的钞票,放在S公司经理面前,S公司经理毫不客气地将钞票装入随身携带的皮包内。当时我真的挺惊讶,…  相似文献   

5.
一个资产上亿元的企业老板选择到偏僻、贫困的农村当“村官”.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农村主事。他不是农民,经营的企业与“三农”也不沾边,有人说他是“钱多了没处花”.也有人说他是“跟自己过不去”——刘树生担任村党委书记半年多来.个人垫资300多万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他带去资金、市场等资源,还带去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玩火自焚     
一个小小的县林场副场长,在利用他的权力满足自己的贪欲时,用的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熟稔的很普遍的所谓“回扣”手法,数目也不见得大。或许正是因为他抱着一种这算不得什么的侥幸心理,才最终把自己给毁了—— 改革洪流,泥沙俱下.有人为经济腾飞献计出力,屡创业绩,有人经不起风吹雨打,沉沦在滚滚浪涛之下。武隆县国营仙女山林场副场长贺自德就是后一种人。 一 贺自德的前半生,也曾有许多闪光点。 他1944年春出生在武隆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亲在他  相似文献   

7.
10年前,当孙振一受命创办汪清县农垦工程公司的时候,面临的是没有一分资金、一件设备、一名职工的处境,他向亲友借来3万元,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他决心要靠质量、信誉和廉洁经营赢得客户,积累财富,发展壮大企业。 孙振一从来不搞“一锤子买卖”,他经常教育大家,靠欺骗、偷工减料、不保证工程质量,不仅给国家造成损失,还必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今天我们糊弄了人家,明天就没有饭吃。有一次,一个砖厂找他推销红砖。看过厂方样品订了100万块砖,对方提出每块砖给他提成1分钱,100万块就是1万元。老孙说:“成,我们公司规定回扣交公,降低企业成本。”但等到用砖时一看,实际质量达不到要求,他二话没说,退掉不用了。砖厂厂长央求说:“孙经理,也不是盖你家房子,那么认真干啥?就是用了,墙面一  相似文献   

8.
当“班长”不当“家长” 杨茂庆担任宜城市地税局局长近四年,被干部群众称为“民主班长”。一次,市直某企业为减免地方税收任务,由经理亲自出马夜访杨茂庆局长,希望他在减免地方税申请书上签个字,并表示一定投桃报李。但是杨茂庆局长回绝了。同时他又派人到该公司调查了解,帮助企业分析经营形势,并选择该公司作为该局重点挂钩企业,使该企业一举扭亏增盈。1996年,该局在机关经费和房屋紧张的情况下,准备拨款3万元用于局档案库房装修、设备购置和装备更新。他及时召开局党组“一班人”会议,讨论如何使档案库建设高标准、规范化。当时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意见不能统一时,有人对杨局长说:“你是班长,拍了板就算数。”但是杨茂庆回答说:“我是班长,不是家长,重大事情的出台,都要集体研究决定,不能搞一人说了算。”几天后,他特意请市档案局专家亲自指导,比较合理地解决了局档案库房的建设问题。据了解,几年  相似文献   

9.
林旺 《实践》2009,(9):52-52
一个企业要站起来,必须依靠企业文化:企业要生存、想发展、求辉煌,企业文化的意义也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 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管理文化: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灵魂、职工信仰,简称灵魂文化、信仰文化;还有人说它是一种驭繁就简、去掉多余,突出重点、直奔主题的简单文化,是"日学一小时,月读一本书"的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10.
梁新 《学习月刊》2014,(20):1-1
什么是执行力?有人说:执行力是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有人说:执行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就是经营能力。执行力,是想做、会做、能做得到。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就谈不上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他是块试金石,为山里人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门路;有人说他是台播种机,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他,就是集安市劳动模范、清河镇青沟村党员杨雨臣。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电影经营不景气了,他们却在2005年收入1.25亿元;有人说,主旋律电影不吃香了,他们却积极放映《太行山上》、《张思德》等专题教育影片;有人说,打工仔不被重视,他们却不拘一格降人才,将一位23岁的女“娃娃”推上了影城经理的位置;……他们的活力从何而来?8月11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省电影公司,在党委副书记周永瑜的带领下,一起探寻他们的——四川省电影公司是四川省文化厅直属国有文化企业,创建于1954年,改革前只有一座年票房收入仅60万元的电影院,完全靠独家垄断的电影发行权支撑企业生存。从1993年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大地的丰收──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高级农艺师、榆林地区种子公司经理彭克敬常银山有人说榆林的桃花水能养人,然而,他饮用了38年桃花水,仍然一副黑健的肤色。怪不得他到省城某单位找老同学,门房把这位“陕北庄稼汉”拒之门外。他就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  相似文献   

14.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争议者之一。有人因为他行为怪癖,竟怀疑他精神是否正常;有人因为他思想独特,称他为“晦涩哲人”;有人还冠以他“哭泣的哲学家称号。因为据说赫拉克利特在认识到“万物常流,无物常驻”的道理时曾十分悲哀地痛哭了一场。当然,赞美他的人也非常多,而且都是堪称重量级的人物。有一则轶事说,当欧里庇得斯把赫拉克利特的著作残篇送给苏格拉底并询问他的意见时,苏格拉底爽快地回答说:我了解的部分是美妙的,而且我想,我所不了解的部分也应该是美妙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赫拉克利特时不无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宣传部长要求素质很高,也很难干好”,而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宣传部长;有人说:“宣传部门是清水衙门”,可他一干就是六年,而这个旗的宣传工作则在全盟一直名列前茅。打铁首先自己硬他于1994年初调任东乌旗旗委宣传部,在这之前一直从...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4,(8)
要理直气壮地讲党陈沂最近我深切感到,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在各种场合很少讲党,好像我们党低了人一头似的。有人竟说,搞腐败不是你们党员吗?还有什么好讲的?有一个同志还给我说,现在讲党,我看就是有点“左”。我马上回问他,那么不讲党又是什么呢?他回答不出,只笑...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存在那些腐败现象,如何反腐倡廉?绵阳市纪委带着这个问题深入东方绝缘材料厂、五洲电源厂、市经编厂等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尽管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腐败现象。国有企业腐败现象主要表现贪污、挪用公款。从调查的8家企业看,有3家存在贪污、挪用公款现象。贪污手段主要是采取虚购货物、虚挂帐目、空投入库、作假帐等。挪用公款主要发生在掌管财权的管理人员及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回扣、送礼。在调查中,8家企业均程度不同地存在回扣、送礼现象。回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按照产品销售量,在不提高或降低企业规定的产品价格情况下,按一定比例提取金额反给客户;另一种是个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懂人情世的奇怪人”;有人说他是一个“舍得花钱的守财奴”;有人说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可是有他这么一个敢于坚持原则“奇怪人”,才使得城北的干部们直气壮地一次次抵制了腐败歪,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他这么一个反对铺张浪费的“守奴”,才使得今天的城北村集体产高达上亿元,不欠国家一分钱款;正是有他这么一个牢记“两务必”的“苦行僧”,才使得他所领的一班人能够立党为公、执政民,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清廉本色。他就是山西省高平市城北居委党总支书记尚民红。(一)作为地处繁华闹市的城北村“一把手”…  相似文献   

19.
《党史博采》2006,(1):F0003-F0003
在兴隆县挂兰峪镇十里八村.提起金山子党支部书记管海荣这个名字,无人不如无人不晓.有人说他是顶呱呱的农民企业家.也有人说他是能经营善管理的经济师.但他更是一个知难而进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他像只雄鹰,专爱搏击改革的风云;有人说他像只海燕,勇于迎击市场经济的大潮;但更多的人说他像头拓荒牛,总向荒处辟新径。 他,就是地处东辽河畔的辽源市复合材料包装制品厂厂长郑子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