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的公报中說,通过一九五八年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我們不但找到了一条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且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取得了丰富的經驗”。这些經驗之一就是,必須根据国民經济各部門按比例發展的客观法則,努力使各項指标相互保持适当的比例。国民經济各部門按比例發展,是社会  相似文献   

2.
《前线》1960,(12)
有着最广泛群众积极参加的北京市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已經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大跃进,現在已經进入了大普及和大提高的新阶段。这是大跃进的大好形势,这是对手我国社会主义建設将发生深远影响的大好事情。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大发展,使我們进一步懂得了不断革命的重要意义。在群众运动的大風暴中,“一穷二白”的中小企业,現代化的大企业,服务部門,职能部門的科室都在革命。这是在毛澤东思想武装下的中国人民,决心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立志作一个专門家,以便更好地建設社会主义,这种志願好不好呢?应不应当鼓励呢?許多大学生认为应当有这种个人志愿;也有人认为一个大学生只应当有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大志,不应当考虑什么个人的志願,如当什么“家”等等。并且认为这样想必然会产生个人主义。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人阶級科学技术队伍成长的重大間题,有必要认識清楚。經过几年来党的教育,多数大学生都树立了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这是大学生的重大进步。但是,远大理想还必須經过每个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切实具体的努力才能变成现实。这就需要我們树立具体的志願,把远大的理想落实到具体的志願上,使二者密切結合在一起。如果沒有远人理想作为前提,个人志願就会是盲目的、庸俗的,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个人志願作为具体的奋斗目标,远大理  相似文献   

4.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邓小平讲过,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没有社会的稳定,一切乱哄哄的,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保持中国社会稳定的决定力量,也是保持中国民族地区社会稳  相似文献   

5.
社会稳定是任何国家治国的题中之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维护稳定的思想,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研究和学习这些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稳定压倒一切。早在我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基本改造完成,即将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国内曾出现一些风潮,影响了社会稳定。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闹事总会要造成一些损失,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①而且谈到,对待“乱子”,“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②又认为“乱子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明确指导思想古巴自革命成功到今天,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发奋图强,成功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古巴共产党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国家团结稳定,其首要原因是它有明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7.
稳定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始终强调要保持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他明确指出:“稳定压倒一切”,“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357页)在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发展,为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稳定问题,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现阶段,准确把握江泽民稳定思想,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泽民稳定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精辟地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联系,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我国保持经济政治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稳定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认真学习邓小平和江泽民有关社会稳定的重要论述,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当前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邓小平关于社会稳定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稳定的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总结了建国…  相似文献   

10.
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和邓小平理论关于稳定问题的深刻论述,是维护和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行动指南;是安邦治国的理论基石。 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是全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维护稳定,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国家的稳定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就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如何实现稳定,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小平同志把稳定同我国的最高利益联系起来,明确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我给美国人讲,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因此“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  相似文献   

12.
张骐 《理论学刊》2006,1(6):15-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治稳定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深刻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历程 ,展望当代世界发展局势的基础上创立的 ,是确保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方略。政治稳定是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而改革与发展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唯一路径 ,政治稳定只有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改革与发展是邓小平政治稳定观的灵魂。一、政治稳定 :中国社会稳定的核心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 ,是在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得到系统发展的。综观世界现…  相似文献   

14.
保持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成功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特别是在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政治保证、基本路径、主要方略和必要外部条件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社会。同时,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市的和谐,更不可能有全国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历史过程,: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有一定的政治保证,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根本的政治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具体说就是:四项基本原则能够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能够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能够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我们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方面,我们既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我们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提出了必须要改善党的领导,使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通过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  相似文献   

17.
黄刚 《实事求是》2013,(2):30-34
改革、发展、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组基本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改革发展稳定”范畴就是对这一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观、发展观和稳定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化了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安部周永康部长强调:“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这为公安经侦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鲜明的行动指…  相似文献   

19.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县城建设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必须加强其规划、建设和管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一、加强县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此以后 ,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也陆续步入了改革之路。到上一世纪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改革在这些地区遭到了失败。而中国的改革却一直稳步前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日趋稳定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改革的成功有何经验 ?苏联东欧的失败有何教训 ?探讨这个问题 ,对于我们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 ,无疑是有益的。一、正确处理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