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过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终结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中国模式形成的实践,可以得出若干结论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主要归因于对马、恩学说的教条式理解;从列宁新经济政策到中国模式,共产党人成功找到了一条有别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最初设想的新路;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部分地证明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性;我们要不断完善中国模式,为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列宁新经济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由理论向实践的成功飞跃。由于斯大林未能充分领悟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因此,斯大林的集体农庄理论乃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的一种教条主义的后退。毛泽东虽然一般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但是由于对斯大林集体农庄理论的过多的承袭,因此,毛泽东合作制思想打上了较重的斯大林教条主义的烙印。纵然如此,中国社会由土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足以证明毛泽东合作制思想不是民粹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途径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而不仅仅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斯大林经济建设上的主要的理论观点,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的历史功过的评价等方面分析,从而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列宁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认识 ,经历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国内战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逝世前夕等发展阶段 ,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态势。列宁社会主义观动态发展的过程表明 :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完备的定义和定型的模式 ,人们只能从实践出发 ,在思想的不断解放中不断丰富、完善、深化甚至是纠正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我们继承列宁的理论遗产 ,就是要继承他从不给社会主义规定一个完备定义和定型模式的理论品质 ,以及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并付诸了苏维埃俄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实践。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对外开放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直接来源于列宁思想,而且更具系统性、完整性和实践性,是对列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内战争胜利后,以列宁为领导的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对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上的转变,这是与时俱进、符合国情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苏联社会主义深陷计划经济桎梏而走过一条坎坷道路,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抛弃“新经济政策”确立计划经济模式的发展过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是计划经济模式的圣经。中国曾经全面学习苏联,“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经历了曲折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和固化过程。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道路”对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巨大突破。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识形态障碍是苏联模式情结。  相似文献   

8.
列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善于根据条件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及时改变自己的认识。十月革命前后,列宁主张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内就消灭商品经济、废除货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的看法。这一时期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市场与政府的作用以及经济计划的思想,目前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同时,不能认为列宁已经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按照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创立的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这种模式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对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斯大林对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认识列宁和斯大林执政党建设思想之间的关系,不但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往往直接影响共产党执政党建设实践的取向。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尚欠深入。本文认为,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列宁留下的是一份既揭示了基本原理、又未形成体系,既富创新精神、又保留着党执政前基本特征的遗产。对于这份复杂遗产,斯大林在继承中是正确与谬误缠绕交错,其逻辑结果是后来形成的苏共模式。对此作简单化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对的。科学地认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会给我们正确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历史发展上始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现实比较中历经了苏联社会主义列宁阶段、斯大林式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因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样纵向与横向的交叉选择中,开创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2、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研究3、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提出了租让制思想,这在国际共运史上是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认识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建设经济特区的理论。这是列宁租让制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式下的创造性发展,是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认识上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社会主义是克服资本主义固有危机和矛盾,继承资本主义一切成果,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形态,并预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在封建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列宁率先领导并建立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开辟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道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理论思想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以深刻的启迪,其对社会改革的实践和经验,也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浅论列宁关于市场作用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作用问题。是列宁晚年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这一问题的大量论述,构成了列宁晚期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意义。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新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机制是带有自觉性和直接性的计划经济机制。直到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列宁也是一直坚持马恩上述设想的。因此,建立计划经济制  相似文献   

16.
波特的"钻石体系"理论成功的运用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和实践,而列宁领导的以"新经济政策"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于是用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来剖析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从中可得到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列宁晚年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经济思想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均作为反思的结论产生在基本相似的背景下.在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两位伟人始终坚持了实践高于理论、目的高于手段的原则."建立实事求是的经济关系"①,是列宁对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社会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新的突破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阔步迈向21世纪,是和中国共产党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分不开的。我们党对斯大林模式的反思和突破,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毛泽东对斯大林模式的超越体现在理论、体制、发展战略等方面。这些思考的成果为党后来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列宁的思想中,新经济政策是保证俄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策.对当时各种曲解新经济政策精神的论调,特别对所谓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布尔什维克走回头路及其内部发生演变的论调,列宁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西方列宁学"所谓列宁思想上发生了"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课的路线改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列宁依靠工农群众的力量进行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路线十分正确,措施十分得力,使这个斗争充满了胜利的希望."西方列宁学"说这是列宁"最后的绝望斗争",是认识和判断上的完全错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总结本世纪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这是邓小平在1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