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文 《当代党员》2007,(5):29-29
今年3月1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收到一位人大代表转交的一所小学师生联名写给他的信。当天下午,温家宝总理就用毛笔小楷工整地给师生们回了信。  相似文献   

2.
毛笔的传说     
《党课》2009,(6):108-109
笔墨纸砚被人们称为“文房四宝”,而毛笔又是“四宝”之首。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巨细收敛,变化无穷。毛笔写出的书法有点画粗细曲直的线条美、有疾徐涩迟的节奏韵律美和浓淡湿枯变化的墨色美等多种美感。这神奇的毛笔到了巨匠们的手里更是上下纵横、挥洒自如,书写出旷代罕见的妙品、神品。  相似文献   

3.
1931年11月7日,是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就选择了这个时间作为故事的题目。一瑞金叶坪毛泽东居室里,桌上的小闹钟指到凌晨两点了。毛泽东仍然容光焕发,毫无倦意地就着马灯翻开记事本,用毛笔郑重的写下1931年11月7日几个字。贺子珍将毛泽东白天穿的那套灰色红军服铺在门板上,用盛着开水的铜壶在衣服上熨烫了好几个来回。见毛泽东仍在专心挥毫,关心地说:“润之,现在都两点了,早些睡吧。明天,嗬,不是,今天早上七点钟你还要和朱老总一起检阅呢。”毛泽东从烟盒里抽出一枝烟,继上火,重重地吸了一口,笑着对贺子珍…  相似文献   

4.
说起书法,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毛笔来。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人一直是用毛笔写字的。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毛笔这东西,并运用它创造了书法这门独特的东方艺术。所以,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书法就是专指毛笔书法而言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书写工具的改进,以及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  相似文献   

5.
杜晓莲 《党的建设》2011,(12):42-42
年幼时,在堂屋的抽屉里放有两本用毛笔抄写的“书”,依稀记得一本为《三字经》和《百家姓》,另一本叫《四言杂记》。书皮泛黄,书角早已没了棱状,书页破碎,墨迹模糊。祖父说,这是他小时候的宝贝,陪伴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6.
伍小峰  江鸟 《党风建设》2001,(11):21-22,28
2001年2月20日凌晨,安徽省利辛县城大操场。一个死去的婴孩被人用塑料绳拴住脖子,用铁钩挂在一个球架上,死婴身上一张用毛笔书写的“夏一松×××”字幅在寒风中刷刷作响。  相似文献   

7.
张敏 《湘潮》2005,(11):52-53
1973年,湖南省档案馆从湖南省委陆续移交的档案卷宗中发现了彭德怀书写的一封亲笔信。信共11页,书写在当时常用的信纸上,行文系用毛笔直行书写,装在一个黄色的牛皮信封里。信封上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几个红色字,并用毛笔从右至左竖向书写着“湖南省湘潭县卫国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8.
绘制枫香染是用"软性"的毛笔,取老枫香树的树脂参与牛油熬制成为防染剂。毛笔和枫香树脂、牛油相结合使用,因没有蜡的裂纹,做出的图案精致清晰,这决定了枫香染作品是"先天性"地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法国伊夫瑞市档案馆存有一部东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红色布面加烫金书名封套、黑色漆皮精装硬壳加烫金书名封面。该书扉页有刘少奇用毛笔亲自书写的附信,全文如下:安娜·维尔米士同志:送给你这本毛泽东同志的  相似文献   

10.
邵宁 《党建文汇》2008,(1):44-44
不久前,一批保存完好的茅盾亲笔书信,由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叶子铭的夫人汤淑敏捐赠给上海档案馆。这批书信共16封,写于1977年至1979年间,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信和信封都是用毛笔书写,书法道劲有力,字迹工整清晰。信是竖着自右向左书写,署名“沈雁冰”。  相似文献   

11.
北宋书法家米芾曾任江苏连水县知县,任职期满回乡时.再三叮嘱家人:凡公物一律不要带走。收拾完毕时,他检查自己所带物品,发现自己批文用的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便令家人洗净后再带走。  相似文献   

12.
2002年,诗人臧克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谈到了当年《诗刊》创办时向毛泽东征稿的情形,但对那份致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谁起草的,老人却“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是自己用毛笔抄写到信纸上的。实际上,那封一下子打动了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诗人徐迟起草的。而点燃他起草这封征诗函激情的,却是另一位诗人冯至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3.
毛笔漫谈     
隔山 《党课》2012,(23):118-120
毛笔是我国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它与墨、纸、砚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走来,至今兴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了在大别山站住脚,扎下根,野战军机关专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中心议题就是一项:严明部队纪律,加强对广大指战员作风纪律的教育和整顿。10月13日,时近中午,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提出要到街上转一转,检查一下部队的纪律作风。保卫科长张之轩随同前往。邓小平走了几个地方,看到街道干净,路面平整,心中比较满意。又走了几十米,忽见前面墙角处有两个担柴的壮汉指着不远的一个店辅前咕着。邓小平顺着所指方向一望,只见一个军人用步枪挑着一卷花布和一捆粉条,腋下还夹着白纸和几支毛笔,出了店…  相似文献   

15.
近日,阅读《书为心画,志淳于一》一文,感悟颇深。"艺术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程茂全的身体力行可谓是广大艺术家共识、共行的一个缩影。在"钢笔文化"取代了"毛笔文化"的今天,书法早已失去了社会必须性。我曾旁听过许多大学者、大科学家的讲座,他们写在黑板上的中文字实在不符合其学养。当代许多知名人士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平平,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16.
李虹 《党史文苑》2014,(2):44-46
这是一首毛泽东生前填写的《蝶恋花》词,毛泽东用毛笔行草书写在10行(竖行)信笺纸上,纸张陈旧,尺寸约为285mm×198mm。这首词尘封至今已83年。整首词凄婉悲愤,读之极易使人潸然泪下.同时又易使人同仇敌忾。这首词是毛泽东何时何地为何人或何事所填?  相似文献   

17.
近日,阅读《书为心画,志淳于一》一文,感悟颇深。“艺术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程茂全的身体力行可谓是广大艺术家共识、共行的一个缩影。在“钢笔文化”取代了“毛笔文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18.
晓农 《党史博采》2005,(3):15-19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1951年3月4日,政务院民政部颁发了全国革命烈士证书。这是江山鼎定后的一件政治大事,证书和名单的序列由毛泽东主席签发。毛主席凝望着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印”的烫金证书,神情庄重地思考了好几分钟,然后拿起序号为“壹”的那一张,用毛笔遒劲有力地签下了“段德昌”的名字,接着在第二、三张,分别签下了方志敏、黄公略等10人的名字……段德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号烈士。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殊荣,是党和人民对他的革命功绩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19.
下面发表的是,关向应1924年冬赴苏学习之前,从上海给其叔父关成玉、关成顺的一封信(全文)。这封信对研究关向应同志参加革命早期的政治思想状况有重要价值。原信是以“上海闸北市民协会公用笺”,用毛笔所写(原件已报送中央档案馆)。文中有个别错字,我们用()号字加以更正,标点符号基本未动,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郝遥 《学习导报》2010,(23):60-61
160多年前,两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在布鲁塞尔一家天鹅旅馆,用他们缜密的科学论证、深刻的社会分析、飞扬的文采和澎湃的热情,握着那杆羽毛笔在一篇文献的开头,飞快地写下了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篇文献就是闻名于世的《共产党宣言》。其写作过程历经10个月,三易其稿才最终完成。头两稿由恩格斯执笔,采用问答体的形式。第一稿于1847年5月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