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明 《人民论坛》2022,(14):28-3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全球生态环境退化,一贯具有较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政治传统的欧洲又兴起新一波强劲的绿色浪潮。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欧洲民众强烈的生态关切,当前的绿色浪潮短期内不会减弱,将会持续推动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转型,并对全球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和绿色产业革命产生重大影响。而导致绿色浪潮兴起的原因既源于欧洲政治与社会的复杂传统,也源于当下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退化与日趋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新一轮能源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复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召开一次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国家的元首将共同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期满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2,(2):1-1
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气候变化”四个字,不到3秒的时间,就找到相关结果约293027个,可见国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之切。但在许多人的意识里,全球气候变化仍不过是“狼来了”这样一个寓言表达而已。喊久了,大家就变得麻痹了,仿佛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  相似文献   

4.
建设绿色北京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全球共同利益和人民福祉。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5.
青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是新时代的全球治理重要议题,也是全球青年事务的重要发展方向。青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路径和特点研究需要观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治理机制的青年参与特点,分析主要发展特点,提出对于我国青年参与气候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是青年参与气候行动的主要推动力量,主导青年气候议程。欧洲青年群体的气候行动影响力广泛,并容易外溢至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气候参与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国际制度建设能力和话语影响力,缺少国际媒体的关注,但是青年声音和诉求正在逐步提高。青年气候议题正在进入全球治理层面,逐步主流化成为全球议题之一。我国应该提高追踪全球青年气候参与的动态机制,强化自身的青年诉求和影响力,发挥中国青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低碳旅游:气候变化下中国旅游业负责任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洁  刘亚萍 《岭南学刊》2010,(2):112-116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旅游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考虑如何在发展中应对及缓解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对旅游业产生了积极与消极影响,同时旅游业对气候变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结合旅游业的特点与中国未来面临的巨大减排压力,低碳旅游是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旅游业负责任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路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来看,中国一直都以积极态度研究、讨论、制定、并实施有关政策,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1992年6月,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公约》,中国成为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2008年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中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9.
邢悦 《中国减灾》2008,(3):8-11
2007年被称为“气候变化年”。在这一年里,气候变化从一个环境问题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政治议题。许多国家围绕气候变化这个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甚至争吵。毫不夸张地说,气候变化问题正随着全球变暖而迅速升温,变成一场场国家间的政治博弈。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正是世界各国经过反复讨价还价而达成的重要成果。短期利益最终在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面前低头——巴厘岛上,美国在最后一刻也不得不妥协,会议最终的成果为今后气候变化谈判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组成改变,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最近,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决定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  相似文献   

12.
陶韬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44+148
虽然中国碳排放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但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从来是高度重视且一直在努力。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有其客观原因,并且正是由于对这一原则的坚持,确保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3.
从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气候的决议以来,经历了21年马拉松式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将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气候变化谈判,既是保护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谈判,更是一场国家间在经济、能源、环境、外交方面的重大博弈。哥本哈根会议能否达成“一个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结合在一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协定”,依然是个巨大悬念。而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又将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傅东平 《传承》2011,(3):34-36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外部性问题之一,需要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够解决。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虽然全球的最优选择是通过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但由于各国自身利益的差别,出现了三个层次的气候博弈。中国在气候变化博弈中既存在有利因素,又存在不利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既要加强气候科学研究,促进低碳技术的进步,又要把适应和减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理论视野     
《长江论坛》2010,(2):96-9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2日下午主持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长期以来,我们本着对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社会,是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正经历的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无论是从国际社会政策走向、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上看,还是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上看,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中国没有其他选择。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7,(2):50-52
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月2日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中指出,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4日,国务院批准并正式发布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全球气候变暖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一方案的公布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措施,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的政策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外部性问题之一,需要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够解决.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虽然全球的最优选择是通过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但由于各国自身利益的差别,出现了三个层次的气候博弈.中国在气候变化博弈中既存在有利因素,又存在不利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既要加强气候科学研究,促进低碳技术的进步,又要把适应和减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委托,现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和作出相关决议的必要性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