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现状分析青木正子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是经过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社会福利的转型”而形成的。“转型”是相对于六十年代曾在建设“福利国家”的理念下,达成了社会福利的高度发展状态而言。笔者希望通过对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的揭示,为中国正在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是民政部门和从事民政事业的干部职工比较熟悉的一个名词,也是民政部门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福利?民政部门担负的社会福利工作职责包括哪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是什么关系?社会福利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特别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是如何在补缺型社会福利的基础上建立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了让广大民政干部以及关心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人士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特色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分配领域凸显的贫富差距、收入差距、不平等主要是由于权利、教育、医疗、福利等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所导致.目前我国实行的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应该为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所取代,支撑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基础应为"福利资源公平分配理论".中国特色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是由政府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历史与社会背景而向城乡居民提供的由城乡居民普遍享受的一种"广覆盖、低水平、适度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4.
评国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中的政府退位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宗虎 《中国民政》2001,31(2):14-17
理清新世纪中国社会福利工作的思路,既要研究中国,也要了解国外。本文拟就国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中共有的政府退位倾向稍作分析,相信对推动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会有所裨益。 具体表现 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当代世界主要存在三种情况西方国家的普遍危机及其改革、原计划经济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全面转型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步建立以最低生存保障为目标的社会福利制度。综合考察前两个完全不同的动态过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政府的退位倾向,其具体表现是: (一)补救模式正在取代机制模式。按照英国现代社会行政理论创始人理…  相似文献   

5.
推进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探索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扩大社会福利制度覆盖范围,实现社会救助从兜底保障逐步向提升社会公共福利水平延伸;从临时性、分散性、救急性逐步向整体制度安排、规范管理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董浩  赵文婧 《人民论坛》2010,(8):186-187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的成立为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新形势的要求下,福利协会只有深化认识,开拓创新,强化服务成效,提高工作水平,才能为全面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洪 《中国民政》2009,(10):36-37
一、广东社会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 社会福利是国家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的一项重要制度。社会福利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社会福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民政部门负责的社会福利,主要是指狭义的社会福利,即为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残疾人等提供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是我国社会福利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决策,我国将推进社会福利模式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意味着普遍性社会福利模式对我国来说可能是现实和未来更为合适的选择。针对我国社会福利模式发展的状况,探讨适度普惠型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从而推进社会福利模式向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转变,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加快了覆盖城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步伐,有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也不断丰富和深化。在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进程中,学界提出了"福利社会"理念。这一理念对发展新起点上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决策,愈来愈产生着积极影响。民政部门的职能决定了在社会福利政策体系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的一项社会制度,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因此,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与路径,深刻认识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和政策的社会福利内涵,全面把握不同阶段社会福利发展的规律,对科学推进社会福利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意义重大。本期围绕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与构建,辑发一些研究成果及前瞻性理论,希望能为社会福利政策的决策和执行部门在历史的新起点,研究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开阔眼界,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陈锴  佘朝礼 《理论月刊》2001,(10):47-49
“社会福利”的涵义很宽泛,它应该包涵“社会保障”内容;根据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未来发 展前景,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新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构成了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具体内容,资金保障、服务供给两种方式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 社区落实三项措施构成了社会福利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福利企业进行辅导是指对申请成为社会福利企业的企业或经年检不合格需限期整改的社会福利企业进行引导帮助,使之尽快地成为合格的社会福利企业,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就这是社会福利企业辅导制度。这一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社会福利企业管理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可以解决社会福利企业审批时的盲目性和先天不足的问题。目前,有些申请企业在提出申请时,自认为具备了社会福利企业的各项条件,但仔细审核时,却又发现实际与提供的有关资料牛头不对马嘴,漏洞百出的问题。这类企业,如草率发…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内各州之间的福利发展十分不平衡,州际社会福利差异状况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采取社会福利专项转移支付的措施。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优势,合理划分联邦与州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社会福利权责,配合以规范完善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美国政府间的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美国经验对于我国利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间的社会保障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健 《长白学刊》2009,(6):26-31
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是一种“需求一供给”矛盾。当前,社会需求已经完成了从温饱向小康层次的转换,决定了社会供给的模式、层次及其性质也将逐渐实现转换。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上,即出现了由“生产性不足”向“分配性急需”、由“基础性薄弱”向“发展性紧张”、由“经济增长历时性落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共时性挤压”转换之趋向,这构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其中,“分配性急需”对中国社会争谐提出新的要求,实现公平正义就是合理提高分配率、不断促进消费率、积极改善薪酬制度,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福利的水平,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许光 《桂海论丛》2011,(6):79-8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逐渐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抗衡走向相互补充,并摸索出一条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可行路径。面对转型期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历程,并结合国际福利制度演变的宏观趋势,对今后工作的重点进行理性判断和有效把握,对提高我国社会福利资源配置效率、寻求政府与市场行为均衡、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社会福利制度及信息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13日—26日,以民政部信息中心主任陈倚为团长的民政部赴澳大利亚考察团一行10人,通过与有关政府官员和学者开展座谈交流、实地参观社区福利服务中心的运作等方式,对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考察。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推进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实现社会福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很有借鉴作用。一、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澳大利亚现行的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多头管理型,涉及社会福利的联邦政府机构有7…  相似文献   

16.
矛盾与抉择──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社会福利社会化” 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民政系统,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认识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拟以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为例,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及其与社会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概念 从宏观上看,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与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相独立的一项制度。就养老问题而言,可分为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两个方面。在农业社会,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均是由…  相似文献   

17.
闫晓英 《中国民政》2011,(10):34-36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加速的历史时期,民众期待日趋多元,民生诉求日益强烈,继续加大和改善民生,建立并实施有效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实践后,取得了显著成就,已进入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的历史阶段,但其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充分认识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型特征,深刻把握社会福利发展规律,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乐 《传承》2008,(18):104-105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门类繁多的福利政策无疑使国家不堪重负,并容易造成了新的不公正。因此,各国纷纷开始了各种积极地应对措施,以职业福利替补公共福利,从普及性的社会福利向选择性的社会福利发展,从"福利国家"向"社会型投资国家"转变,促进社会福利开支来源的多元化、丰富化。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福利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紧扣时代发展要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各项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福利项目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次人民论坛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联合主办的论坛活动,总结了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和分析了我国社会福利发展前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的理念基础、制度模式和"底线公平理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梁润冰 《中国发展》2007,7(1):71-7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制度边界、制度机制、治理结构和制度文化等要素的不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能发挥其制度效应,实现制度效益最大化。要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应结合中国农村发展实际,进行全面、系统的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