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1,(12):4-5
耿马历史文化悠久,资源物产丰富,山河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 耿马有全世界仅存于孟定镇的傣族蝴蝶舞,被喻为“东方芭蕾”;有独一无二的“穿黄衣服的佤族”;有被誉为“蔡伦造纸术的活化石”的芒团傣族手工造纸技艺,  相似文献   

2.
~~留着“体温”的技艺——芒京傣族造纸@吴晓慧~~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6月13日,在中国第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云南省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田野影像"之《手工造纸——记东巴纸与傣族白绵纸两项国家级非遗手工技艺》,在云南民族博物馆首映。该项目由云南民族博物馆专业人员,历时半年,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东巴纸和傣族白绵纸的传统造纸技艺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全程纪实性拍摄。  相似文献   

4.
张伟 《协商论坛》2006,(10):58-60
中国难民将造纸术带至朝鲜“,高丽纸”反成中国文人墨客挚爱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发明的年份。蔡伦改进造纸方法后,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拥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被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最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明证。公元7世纪末期,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为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之后的第三国策,这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傣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保护?以傣族传统手工艺为例:手工艺品是物质的,而制作手工艺品的技艺是非物质的,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就有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传统手工艺品只有作为人们需要的物品进入市场,传统手工技艺才能得到可持续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正百工之人——造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四川为造纸重地,四川夹江马村一带,山岭沟壑之间竹林遍生,自古以来造纸业非常旺盛。今天,这里仍然传承着古法手工造纸工艺,并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夹江马村全乡有六千余人从事造纸,超过总人口的一半,马村造纸每年的产值在2500万元左右,产品出口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妇孺皆知乃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刷术。不过,最近有专家指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才是中国古代最高科技水平的典型代表,这四样东西才是当之无愧的四大发明。不管此说是否成立,中国是瓷器大国,精美的瓷器几千年来让中国扬名海外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世界影响王志功在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造纸术据考古发现,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就已经有了纸。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初期的麻纸,是世...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说起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制陶,学术界多提及傣族和佤族的陶器,而对藏族原始制陶技艺关注极少。其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满村公所汤堆自然村藏民的传统制陶工艺不仅历史悠久,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芒市非遗资源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在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州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37项.国家级项目"傣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市6乡5镇1个街道拥有代表性传承人64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人;有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20个(其中传习点1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傣族象脚鼓舞5个、傣族剪纸2个,省级非遗项目傣族银器制作技艺2个、傣族传统土陶制作技艺1个、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2个;展示点3个,展馆5个).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13,(6):22-23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委会芒团村因盛产白绵纸而闻名,2005年芒团傣族手工造纸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之美誉。  相似文献   

12.
正火花传统技艺在产业化道路上遇到的困境,反映了我国特定领域传统手工业被迫卷入充满竞争的商品化市场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也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难题。火花火花是傣族传统手工业品。燃放火花在傣族传统文化中标志一个仪式的结束,或者在节日中增加节日氛围。在傣族民族节日如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州庆等民族节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傣族的生活和生产对水的依存关系形成傣族的哲学观念:水是生物的生命之源,是圣洁、光明、美好的象征。水在傣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典章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爱水、护水,对水格外亲近、崇敬、虔诚。傣族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习惯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构成他们的传统水文化。他们把一瓣心香和高超的技艺献给与生命攸关的水井,水井文化是水文化的组成部分。选井:傣族居住在江畔水涯,但他们所饮用的却常是井水,因为井水优于河水。他们的饮用水井不是在村中,傣族对水井的选择和管理而是在村头寨尾,隔离村寨一段距…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读过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人间喜剧》中的重要代表作《幻灭》,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大卫·赛夏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科学实业家, 他一心致力于研制用新 型原料造纸,并在中国 造纸术专著的启发下作 了很多试验,最后因遭 到奸商暗算而放弃发明 专利,从而使他的科学 研究的幻想破灭,成了 真正的“人间悲剧”。 巴尔扎克在《幻灭》 中通过大卫之口说:“我 们要解决的造纸问题, 对于文学、科学、政治重 要无比。”“目前造纸还 用破旧的茎麻布和亚麻布,这种原料很贵,法国出版业的大发展因此延迟了。”“…  相似文献   

15.
刘晓 《创造》2015,(10):78-79
彩云之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保留下了千年的手工技艺,彝族刺绣、傣族织锦、剑川木雕、建水紫陶、乌铜走银、白族扎染、尼西黑陶以及滇派内画等,这些种类繁多、风貌独具的技艺,是云南无穷的文化遗产. 手握精彩,云南文化要站上时代风口,云南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只等风来.  相似文献   

16.
傣族的分布与宗教信仰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傣族居住在云南省,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境内外的傣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傣族人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在历史上对傣族社区生活的影响至今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本文试对傣族社区影响较大的原始宗教和上座部佛教的异同作探讨,从中了解傣族宗...  相似文献   

17.
杨德明 《今日民族》2011,(6):F0003-F000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傣族面具做工精良、造型奇异、色彩斑斓,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至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傣族面具,仍然在一些傣族村寨流传。  相似文献   

18.
傣族人体绘画艺术──纹身胡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地方,被人们誉为“孔雀之乡”,这就是傣族人民的家乡。傣族地区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勤劳、勇敢的傣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丰腴肥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  相似文献   

19.
笔者先后三次赴西双版纳进行了累计70余日的调查,着重参与考察了傣族原始制陶、土法造纸、传统的樟脑提取术以及牛力榨糖等民间传统科技工艺。本文试图通过描述这些传统工艺的流程,来揭示傣族民间传统科技的“理性之光”,为进一步挖掘、研究少数民族科技提供一些田野调查材料。原始制陶1991年12月———1992年2月,笔者考察了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村寨的手工制陶工艺流程。下面把亲自参与勐海县曼扎寨制陶艺人玉陶(女,58岁)制陶活动的情况描述出来。(1)采土,此土为离水稻田面1米深处的黏性极强的块状黑泥土,该…  相似文献   

20.
张健 《前沿》2013,(17):159-162,178
人情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人情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社会人际网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在傣族社会中,人情文化成为人们传达情义的一种社会惯习,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情感表达,这是傣族社会中民族认同的一种原生情愫。本文以云南省德宏的一个傣族土司属官寨——官纯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的视角,阐释了傣族社会中人情互动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人情文化在傣族村寨的文化内涵表达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