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9,(4):46-47
问:半年前,我与柯某因做生意发生纠纷,柯某咬伤了我的耳朵,公安机关没有追究柯某的刑事责任。我将柯某告上法庭,让他赔偿我的医疗费。法院判决柯某赔偿我3万元。现在我还想追究柯某的刑事责任。请问我还能向法院起诉吗?  相似文献   

2.
《工友》2011,(11):22-23
《工友》编辑部: 我的父亲已经退休,身体很好,还想继续工作,但应聘单位却不和我父亲签订劳动合同,请问,退休后再工作,不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3.
我这人天生怕事,从未想过自己今生能那么大胆地在法庭上与别人唇枪舌战,而且还发挥得那么淋漓尽致。1998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来到厦门特区。经过5年来努力,在厦门还算能站住脚跟。但家里人总以为我在外面混得有多抖!也都想依靠我在厦门给谋一份职业。在寻求工作过程中饱受艰辛的我深知:想在特区混,真的好难。但我还是没有拗过姑姑的苦口央求,原  相似文献   

4.
问:我的一个表兄在一家建筑企业工作,3年前在一个项目现场指挥时摔断了右臂。当时企业领导劝他:为了保全公司声誉,不要申报工伤了,并给他报销了医药费用,还签订了赔偿协议。如今时过境迁,企业换了新的领导,以没有工程为由想与他解除劳动合同,这时再申请工伤认定还行吗?  相似文献   

5.
李良旭 《工友》2014,(12):56-56
正晚饭后,我和母亲拉起了家长。说着说着,说起了我的同学小黄。小黄这个人母亲很熟悉,以前我回家时,他经常和我一道,母亲还留他在我家吃过几次饭。说到小黄,母亲关切地问道,小黄怎么有很长时间没有到我们家来了?我脸上露出一丝揶揄的神色,讪讪一笑道,小黄谈了一个对象,那个女的不仅比他大七、八岁,而且还带着一个小孩,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多次好心地劝他,叫他不要迷失了自己,有那么多的好女  相似文献   

6.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梅晓善 《工友》2010,(3):31-31
两年之前,我和老高在同一个办公室,老高是单位的工会主席,平时他都忙乎些啥,我都看得真真切切呢。虽然事情不少,可老高整天干劲十足啊,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也去干工会工作吧。  相似文献   

8.
快乐墓地     
在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布基的一生都过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好在,布基在临死前一段时间里,终于认识到,其实自己的一生,并不比旁人少多少,甚至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时他才醒悟道,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但他的认识已经太晚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从大夫那里得知了自己大概的死期。布基不知道自己在临死前还能做些什么。他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要像他。他想啊想,最后终于想好要为后人写下一些字。他的墓碑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个本应该快乐的人,虽然我的一生也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我相信,这一切都并不严重。我却因为这些并不严重的原因而一生不愉快。我是多么傻啊!我希望活着的人们不要像我。不要总是让自己处于烦恼的不快乐之中,自寻烦恼大概是人生最大的自我冤枉。你何必要冤枉自己呢,不要这样。  相似文献   

9.
执着     
让人大彻大悟的事有时就发生在身边。一个孩子,初中的时候我问他上学干什么?他说想考大学,学电脑专业。12年前电脑并未普及,我认为他选择电脑,也许仅仅是因为一个孩子的好奇。初中毕业后,他没有上高中,而是迫于家庭经济的困难直接考了中专,学的也不是电脑,而是会计。我想他的那个电脑梦该破碎了,事实上我所看到的也是如此。他读了四年中专,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名普通的衣民,跟所有想摆脱贫困的农民兄弟一样,十六七年前,他选择了外出,希望通过打工闯出一条致富路。“我几乎什么活都干过,大都是体力劳动。”他说。尽管他勤劳吃苦,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其创造的价值与获得的报酬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5):54-55
问:因继承遗产一事,我大哥要与我打官司。我手中有父亲留下的公证遗嘱,遗嘱的内容是父亲将他名下的一套房产留给我一个人。对这份遗嘱,我大哥有异议,他说遗嘱有假,还说他有证据。请问,如果我大哥的证据真的能站住脚的话,我还用举证吗?  相似文献   

12.
我和妻子都在县城工作。一到周末,我就想回我农村的家,去看望父母。可妻子多次吵闹阻止我,还说:“既然你那么爱你妈,当初干吗还要和我结婚?”这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我与妻子的人生观、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同,矛盾已久。我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妻子很要面子,要按周围传统的观念来生活。由于受居住条件的限制,我们还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对孩子也不好。我已心力交瘁,无力解脱,可妻子却不愿离婚,我该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13.
心扉信箱     
心扉:你好!我叫米小艳,是一个26岁的未婚女子。6年前我与现在的男友认识并相恋。他比我大一岁,在一家私营企业为老板开车。我还记得当时我与他好上后,我母亲和姐姐都十分反对,他们认为大凡做驾驶员的人,心都比较野,爱在外面游玩,怕我拴不住。但那个时候我也不知为什么,偏偏就对他一见钟情,当时我刚从财校毕业。我是一个漂亮文静的女孩,渴望在生活中遇到一个潇洒、开朗的能保护我的男人。我还记得认识他是在一个同学的生日晚会上,当朋友向我介绍他时,我并不太在意。后来在大家一起从同学家出来后,发现天正下着大雨,同来的朋友都被男友接走了,只有我孤零零地在同学家等着雨小回家。后来快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也不停,同学家也没有多余的雨具,这时,肖锋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一段时间以为和齐军终将会有一个结果,这个过程也许是三年,也许是五年,但不管长短,那个完美的结束定会一直在那里待候。就好像是我走再远的路,也终于会走到尽头。而这个尽头,就是齐军的相守。但是,我和齐军却并不是恋人。我们只是朋友,或者说是那种超越了一般朋友意义上的异性知己。我们互相关心。彼此理解,默契得就像情人之间,语气也熟稔得只差个称呼向已。我会在深夜睡小者的时候爬起来给他电话,毫无顾忌地说我的快乐和忧愁,不管那个时间里遥远那头的他是否还徜徉在美梦之间,或者是正回味着与某个漂亮美眉的约会。但是齐军也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只要我说一句“我心情不好”,他就立刻会如临大敌般集中起精力,搜肠刮肚地想对策。常常是听筒里传来他故作轻松的声  相似文献   

15.
与钱无关     
我外婆80多岁了,一直住在乡下。她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赶早集,风雨无阻。我妈多次劝她不要这样“瞎跑”,她就是不听,还说:“你别以为我要去买什么东西,我只是去玩耍。那里常常能碰见老熟人,在一块谈谈话,很快活。”我有一位姓张的朋友,这家伙性格外向,交游甚广。去年他失业了,我多次去他家,想当面给他一些安慰和鼓励,但总是找不到他。  相似文献   

16.
看看现在的新闻,天天都有农民增收多少多少的好消息。各地政府也都把帮助农民增收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专家说,我国农民已连续3年实现了收入较快增长,2006年农民收入增长比预期的还要高。不过,我想,这恐怕只是专家的预期,而不是农民自己的预期。按照农民的预期,农民的愿望,增收的幅度还不算大,增收的速度还不够快,农民还想过得更好一点,他们也有理由要求过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17.
计时人生     
韦良秀 《工友》2014,(3):57-57
正我的一位朋友是某名牌财经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在一家大企业工作,无论是收入还是工作环境都相当不错。可是这位朋友并不是很快乐,因为他很喜欢音乐,一直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人,出一张畅销的唱片。在一次闲聊中,他说:"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但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都实行倒计时,那么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是不是也要有这样的紧迫感?"我笑了:"体育活动的倒计时跟你日常学习工作根本不是一回事啊!""我是这样想的,"朋友说,"如果我想在五年后能有第一张唱片面世,那在第四年的时候,一定要跟一家  相似文献   

18.
心扉:我有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想告诉你,急切需要你的帮助。我和丈夫结婚已8年,唯一的女儿去年已经上小学。我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当初爱上他是因为他在学校是出名的才子。我们结婚后一直相安无事。他的上进心很强,在单位工作也努力。夫妻生活怎么说呢,我自认为是一个欲望不多的人,有了孩子后我一心都扑在孩子身上,我对生活和家庭没有太多  相似文献   

19.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13,(11):43-44
宅基地上的房子能购买吗 问:我想买房,但房子盖在农村的宅基地上,中介没有出示相关的证明文件,也没有表明和村委会有书面协议。请问我能买这栋房子吗?  相似文献   

20.
交换     
一位乐善好施的老板突然萌发了一个当演员的念头,他想扮演一位乞丐。他很快以最为真实的乞丐面目出现在一所学校的附近。他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他多年来资助过学校中的许多穷学生,他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捐了多少钱。反正他第一个念头就想起了那所学校,让随从用车把它带到学校附近。现在他成了乞丐,他符合乞丐所有特点。他也有表演才能,但这种才能是与他的经历有关。因为多年以前他穷困过,在异乡的街头,比乞丐还不如。他后来的发迹,据说是有一个人帮了他。所以他有了钱之后,他开始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社会。他到了学校门口看到那么多的孩子,他很想进去看看,门卫粗暴地拦住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