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评论》2018,(2):1-14
近年来,全球治理赤字居高不下,世界政治的不确定性日益加深。世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进入新时代的"强起来"的中国,该如何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参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思想。这是一种新型全球治理观,回答了"谁来治理"、"怎样治理"和"为什么治理"的重大问题,强调治理的多元主体、开放包容和公平公正,旨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是以新型全球治理观为指导的国际实践,以构建多元协商的合作体系、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和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共同体为主要内涵和目标。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思想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践有助于全球治理走出实践和理论困境,引领塑造新型全球治理和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对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中国方案,是建设美丽世界的中国智慧,是多极世界背景下维护世界和平新的理论向导,是全球化困境中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我国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球网络的共享共治,逐步形成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他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以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和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为目标,从国内、双边、全球三个维度积极倡导和践行"四项原则"及"五点主张",从而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对中国、世界及人类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既为我国建设网络强国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各国互联网的发展及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既推动人类社会更好地共享网络发展成果,也使网络空间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当前棘手国际问题的锦囊之计。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传统"中和"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展现。借助"中和"智慧打造全球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是中国为国际社会发展开出的中国方案。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这需要更为深入地汲取传统"中和"文化的养料,以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秉持"致中和"的思想,中国将与世界人民一同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性变革。  相似文献   

5.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统战的必然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与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能够增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信心,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良性发展和国际机制的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充分发挥大国外交特色,利用主场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式,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责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6.
世界进入新一轮激荡与分化的百年大变局,全球治理自提出以来即是全球性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全球治理的现实关照下,习近平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共同体"重要论述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理论构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在器物、制度、精神层面提供了全球共享的公共产品,为世界百年变局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困扰着世界。全球治理赤字主要源于现有治理范式的困境,建立在工具理性和霸权护持基础上的旧范式使得全球治理呈现效果不彰的状态。新兴国家逐渐走近全球治理舞台的中心将有助于全球治理范式的变革并为新型全球治理的路径探索注入活力。中国是全球治理转型中的重要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的思想指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中国的全球治理需要坚持"全球共生主义"和"全球伙伴关系"的双重推论。"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的实践样板。"一带一路"将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和机制绩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层面助力新型全球治理的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将为全球治理走向善治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意蕴不断丰富拓展,形成了逐渐完备的科学体系。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为人类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提出的重要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深刻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意蕴,深入剖析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着力点,探寻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路,有利于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对国际治理的价值贡献,有力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范围内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海外文化统战有利于充分调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与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国传统的"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国际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际舞台上奠定深厚的共识基础。海外文化统战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形态只能是国家与社会有机互动的共同体。新时期的海外文化统战工作服务于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世界潮流、思想理念、国际关系模式以及外交战略等几个不同的层面,展现出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内涵,构建起具有内在逻辑的、系统的思想框架,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新理念和外交实践中的新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潮流的新认知、对21世纪国际关系模式的新主张以及对全球治理时代国际秩序的新思考,它既符合中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平融入国际秩序的内在需求,又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责任,其内在的逻辑理路是从改变自己、改变地区到改变世界,理论本质是基于全人类利益相关与命运相连的立场,表达出一种旨在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及其品牌项目孔子学院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产物,是中国成功融入全球化后文化上影响全球的人文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相契相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平台和生动载体,中外共建孔子学院为增进国际理解和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语言桥梁、消解文化隔阂、奠定人文基础。中外语言交流合作成为世界多元文明共同体、文化教育共同体、人文共同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必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人类整体维度思考世界的问题,这是地类文明自组织的必然使命。类文明之间以何种思想及其内生机制建设何种关系存在,关涉全球治理。习近平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既是一种实践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同时也是全球治理实践的新反思及人类社会自我意识的新调整。全球治理思想的近现代演进、西方全球治理观及其实践的现实缺失、全球治理的中国构想,共同佐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全球治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数字霸权主义抬头、全球经济社会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数字治理制度竞争等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挑战和风险亟须国际社会合作,加强全球数字治理。无论是美国的“数字霸权”还是欧洲的“数字主权”,都因基于私利而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作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国,中国坚持数据主权,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发展,积极开展数字技术国际合作,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和国际价值。该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正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但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生态观、交往观亦或是义利观,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都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拿来即用,而是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同时,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也是针对当前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所提交的一份富有中国特色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把握外交形势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基于"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的世界大势的全面研判,并从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与多边合作的参与者的国际角色定位出发,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秩序目标,并积极进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开放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伟大实践。这一系列外交思想和实践从整个人类命运出发,追求世界秩序的统一性,其具有重大的超越性价值,充分体现了在面对世界乱局时的中国定力。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出现在当今世界交往问题层出不穷的历史境遇下,体现中国立足全球危机背景审视共同利益的问题导向,明确定位了人类共同发展的新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探寻社会变革出路的思考维度高度一致,即致力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理论探索给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启示,既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努力,也是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过程中贡献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的世界发展格局,为中国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发出自己声音提供了时代机遇。无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还是贡献中国智慧,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中国将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提出更多的中国主张。辩证的人类生存方式、互动共享的价值视野、话语体系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使得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梦想相通为内容、以破立并举为方法建构,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理路。  相似文献   

20.
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一环,旨在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指导政党外交在多层次、宽领域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包括:加强友好互利的伙伴关系,构建政党利益共同体;加强全球治理的互助合作,构建政党责任共同体;加强同舟共济的合作意识,构建政党命运共同体;加强互通有无的经验交流,构建政党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