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网络"带来了全世界著作权制度的难题,我国自然也不例外,而此次《著作权法》修改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网络"。1990年9月,历经十一年制定历史的《著作权法》颁布。这部法律的制定曾给我国带来激烈的思想交锋和文化争鸣,中美贸易的强大压力与传统文化的博弈在这部法律的制定史上留下了永难磨灭的痕迹。而它的颁布,也意味着我国意识形态1990年9月,《著作权法》颁布我国带来激烈的中美贸易的强大压这部法律的制定史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在基本法中第一次确认了知识产权的概念。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著作权的法律制度在中国也有很大发展。1990年9月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1991年5月又颁布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我国又相继加入《保护文  相似文献   

3.
世界贸易组织 (WTO)是以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为基础的组织 ,它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多方面的 ,但与WTO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服务贸易法律制度。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在这两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 ,但与《知识产权协议》(TRIPS)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即立法机关应尽快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对外贸易法》等。尽快制定《驰名商标法》、《服务贸易法》等。以迎接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是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规章逐步建立并修改完善,其中专利法在2000年已经完成了第二次修订,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修改也正在加紧进行之中。上述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标准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对于《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这次知识产权研讨会的主题,现谈谈我对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一、《商标法》总体上应该肯定,但需要作些修订 我国的商标法制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当时它是作为中国知识产权的第一部法律问世的,它的颁布不仅显示了其重要的法律价值,而且还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它向世人昭示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着手建立,我国商标事业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商标法》自1983年实施,至今已有十三年,今年国务院法制局已将该法列为需要修订  相似文献   

6.
2020年极不平凡,是版权工作最具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党的历史上首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强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法治建设。这一年,作为我国民事领域基本法的《民法典》于5月28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正式通过,《著作杈法修正案》也于11月11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值我国著作权法颁布30周年之际完成了历史上第三次重大修订。《民法典》的颁布和《著作杈法》的修订,正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体现。11月30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全面系统阐述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念,为版权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依法推进知识产权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表演者权是一种知识产权。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这一权利及其内容、限制与侵权责任作了规定,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对它的主体范围与保护期作了补充规定。这标志着一套较为完整的表演者权保护制度在我国已正式确立。目前世界上确立起表演者权保护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主题链接     
为配合入世。我国相继对《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进行了修订。时至今日,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经基本符合了WTO的要求和规定。新修订的《商标法》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本期“政策与法规”栏目全文刊登了《全国人大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贺信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这是我国知识产权界的一件大喜事。我们代表国家版权局和中国版权研究会向大会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祝贺! 中国工业产权研究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在国家科委、中国专利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工业产权领域开展学术研究、普及法律知识、建立专业人员队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年九月,人们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了。继专利法、商标法之后,著作权法的颁布,健全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在,工业产权研究会更名为知  相似文献   

10.
1990年9月7日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保护著作权的法律,它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又符合我国参加的《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我国已参加了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是1886年9月9日在瑞士的伯尔尼签订的,所以又简称《伯尔尼公约》。它经七次修订,现行有效的文本是1977年7月24日在法国巴黎修订的文本,简称巴黎文本。我国既然参加了,《伯尔尼公约》,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是否相协调?因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都是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律与公约。现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比较。一、国民待遇原则所谓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个缔约国家要保护所有缔约国的作者,要象保护本国公民一样保护其他  相似文献   

11.
论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2年、1984年和1990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法从无到有并大体上有了一些轮廓。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这些法已不太适应知识产权领域的新问题。随后,虽对以上的部分法律进行了修改,并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但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与国际标准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在加入WTO的同时。我国相继修订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使其内容进一步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惯例。而我国已经加入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国际公约、协议所确立的原则,构成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支柱。在我国加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下文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相关原则作了详细阐述。以期对相关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自1982年颁布《商标法》开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已有近三+年的历史。三十年,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大跨步前进,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目前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意识形态逐渐改变,无论是行政人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已深谙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1月11日,中国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有关协议。2000年8月至2001年10月,正当中国在“入世”道路上作最后冲刺之时,先后修订了三大知识产权基本法——《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这一系列修法行动完成于“入世”前夕,决非历史的巧合。纵观WTO的各项协议,商品贸易规则、服务贸易规则与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构成了三大基本骨架,其中,与知识产权保护直接对应的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中国对三大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全面修订,实际上正是为了回应WTO规则的要求,或者换言之,正是通过这场重大的修法行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TRIPS全面接轨,赢得了一张加入WTO所必须的“入场券”。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的修订情况,本刊特邀长期采访国家立法机关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阿计撰写了系列立法背景分析报道,从本期起连续三期分别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很大。为了更好地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接轨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经过几次全面修改与完善 ,已完全符合WTO有关规则与我国所做承诺。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先进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著作权法》自2001年修订以来,影视作品无论从制作方式到传播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需要知识产权法律与时俱进的配合。从影视作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保护角度出发,探讨了对《著作权法》修订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教育的格本大法。《教育法》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一、《教育法》的法律地位。这部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教育法》是宪法之下的国家基本法律之一,其他单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都在以《教育法》为基本依据,不得与《教育法》确定的原则和规范相违背。二、《教育法》的主要特点这部法律具有如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银良 《法学》2018,(12):3-20
在我国著作权法领域,广播权的范畴是一个有持续争议的重要问题,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有助于理解有关问题与探究其解决路径。《伯尔尼公约》规定了传统广播权,《版权条约》(WCT)将其扩展为综合广播权,不少国家的立法亦顺应该历史趋势。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次修正案)赋予作者广播权,但其规定却直接源于《伯尔尼公约》的传统广播权文本,从而使我国广播权制度自立法伊始就落后于时代。同时,在广播权法律适用中,研究者与裁判者多采取机械的法律解释规则。法律文本滞后和法律解释僵化是我国广播权范畴发生争议的根源,它们构成我国广播权制度的根本缺陷,导致其落后于社会实践,一些本可诉诸广播权及相关权利得到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引起持续争议。随着我国《著作权法》的再修订,广播权制度或将于近期转变为综合广播权制度,但此前的立法与司法教训却值得反思与吸取。  相似文献   

19.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向诸位介绍一下中国的商标法律制度。商标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促进对外经济贸易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1983年3月1日实施的。这部法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形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诉讼理论与实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经济和知识经济逐步形成以及我国加入WTO组织,有形商品贸易附带无形的知识产权保护之要求将会日趋加强,知识产权贸易将会日益发达,知识产权将全面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笔者通过研究我国最新修订的知识产权法律(《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知识产权诉讼中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作一番探析,以期对司法实务界同仁们从事实务工作有所裨益。一、知识产权诉讼管辖权要求高由于知识产权具有疑难、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第一审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就属于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