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家里有件东西,父亲像宝贝一样珍藏着,那是一根扁担,父亲亲手做的。父亲成家后,首先置办的就是谋生用的扁担。因为没钱,父亲厚着脸皮向做篾人家讨了一截竹片。怕把竹片做废了,父亲研究了许久才动手,靠着细研慢做,父亲最终做成了一根好用又好看的中号扁担。  相似文献   

2.
家里有件东西,父亲像宝贝一样珍藏着,那是一根扁担,父亲亲手做的。父亲成家后,首先置办的就是谋生用的扁担。因为没钱,父亲厚着脸皮向做篾人家讨了一截竹片。怕把竹片做废了,父亲研究了许久才动手,靠着细研慢做,父亲最终做成了一根好用又好看的中号扁担。  相似文献   

3.
一 1907年1月,李坚真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小胜乡一个偏僻穷困的小山村,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佃农。由于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李坚真出世仅8个月。就被父亲以8吊铜钱的身价,将她卖给邻村蕉头窝朱家做童养媳。这是一户好人家.公公、婆婆视她为女儿.比她大几岁的丈夫也把她当做亲妹妹。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40岁的王中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一年,正是她手握焊枪的第20个年头。作为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的首席电焊工,作为中国桥梁战线第一支“女子电焊突击队”的领头人,王中美用22万根焊条和16吨焊丝,从一名电焊工学徒成长为“大国工匠”;她在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相似文献   

5.
刚闯进电焊这个"男人的世界"时,她的想法很简单:努力把工作干好;与男焊工比肩而立时,她的做法很踏实:多学、多看、多问、多练;站上电焊大赛冠军领奖台时,她的话语很淡定:我还要继续努力……从一个普通技校生到高级技师,再到第一个女"电焊冠军",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电焊高级技师于静的追求就是——  相似文献   

6.
(一) 1913年3月8日,王莹降生在安徽芜湖.她原姓喻,父亲喻友仁在南京任英商亚细亚洋行稽查,十天半月都不回家一趟,母亲王氏曾做过中学教师.王莹原名喻志华,后改从母姓,名为王克勤.芜湖物产丰饶,民风淳朴,还是民歌之乡,王莹的母亲又是音乐教员,给了她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幼时就有唱歌的天赋.不幸的是,她8岁那年母亲病故,后母是个刁蛮凶悍的女人,把她送到远离芜湖的基督教会办的女学堂学习.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心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弟弟一直是我家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弟弟10岁时还不会说一句话,不会做一件事,用现在标准的学术用语说,弟弟是个智障儿童。那时我们还不会使用这么文明的字眼,大家管弟弟叫神经病。我和父亲有时心情不好,也会骂他神经病。可母亲从不这样,她管弟弟叫克俭,克俭是弟弟的学名。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省浏阳县,有一座风景秀丽的五虎山.这里,长眠着一位22岁的女英雄,她就是全党最早的经过民主推选的女县长——邵振维.邵振维,乳名新春,今湖南浏阳县丰裕乡人,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2月生在五虎山下,一个和睦的农村知识分子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16年,父亲让她进入自己执教的邵氏宗祠小学.当时,农村的女孩子读书是件稀罕事,她是这所学校唯一的女生.她的自尊心很强,读书不甘落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四年后升入卓然高小.卓然高小是当时浏阳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览》2007,(1):56-56
陈子美,陈独秀的幼女,1912年生.乳名"喜子"、"洗子".陈独秀本来有四个女儿,子美是最小的一个,其中有两个女儿早夭.少年时代的子美与比她小一岁的弟弟陈鹤年是亲密无间的伙伴.在她十余岁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之际,父亲忙于公务,很少回家.子美和弟弟鹤年很少见到父亲.当父母感情破裂后,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离开上海,来到南京,独居在一间破草屋里.从此,子美开始了她艰难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爬山, 站在山头远眺台北的家。“左边有山,右边也有山,这是拱抱之势,后面这座山接着中央山脉,是龙头。好风水!”有一年深秋,看着满山飞舞的白芒花,父亲指着山说,“爸爸就在这儿买块寿地吧!”“什么叫寿地?”“寿地就是死了之后,做坟墓的地方。”父亲拍拍她的头。她不高兴,一甩头,走到山边。父亲过去,蹲下身, 搂着她,笑笑:“好看着你呀!”十多年后,她出国念书回来,又跟着父亲爬上山头。原本空旷的山,已经盖满了坟,父亲带她从坟间一条  相似文献   

11.
冯理达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夫妇的长女,自小就深受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还在她刚记事时,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一本厚厚的书递给母亲,由母亲念给父亲听,这本书叫《资本论》。她还经常听见父亲与同仁讲革命、讲共产党。那时,她虽然不懂共产党的真正含义,但从父母的谈话中隐约地感到共产党人是令人敬佩的。  相似文献   

12.
正刚闯进电焊这个"男人的世界"时,她的想法很简单:努力把工作干好;与男焊工比肩而立时,她的做法很踏实:多学、多看、多问、多练;站上电焊大赛冠军领奖台时,她的话语很淡定:我还要继续努力……从一个普通技校生到高级技师,再到第一个女"电焊冠军",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电焊高级技师于静的追求就是——从大连机车技师学院毕业后,于静被分配到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面对电焊这个男人"一统  相似文献   

13.
善念的回响     
父亲总是讲到一个叫根有的人。那年,父亲在邻村做木匠活。经常有一个腰背佝偻的人,在父亲忙乎的时候,或在旁边站着静静地看,或有一句无一句地搭话。时间长了,父亲知道这个人叫根有。和主人家结账的那天,根有来了。结完账,根有说,三叔,你要是钱不当紧花的话,借给我20块钱好吗?我想给孩子他妈去看看病。  相似文献   

14.
从小,她就喜欢吃父亲做的饭菜,并且习惯了父亲每餐都将最好的食物推到她面前。后来,她参加了工作,已经退休的父亲仍每天为她送来午餐。同事们都说她好福气,可已习惯于接受这宠爱的她,却将这关怀看作是极寻常、极普通的事情。 他出现于她的生命里,始于一份午餐。  相似文献   

15.
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  相似文献   

16.
东平 《党史博采》2008,(8):43-47
<正>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宿舍见到任远志时,她刚刚病愈出院不久,闲不住的她仍在为一部拍摄她父亲任弼时的影片做修改审定。谈起延安,她似乎有一  相似文献   

17.
陈凤兰 《学习导报》2013,(19):61-61
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懵懂年少时,曾对自己父亲——台湾唯一会做京剧戏靴的人,抱怨过这样一句:做鞋做工一辈子,也没见你发财。没想到,李国修话音刚落就遭父亲痛骂:“你爸爸我从16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五个小孩长大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没想到,“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成了李国修的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18.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做过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是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在她的一生中,父亲章士钊、领袖毛泽东、丈夫乔冠华三位人物在她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毛泽东对她关怀有加,十分器重,并推荐她到外交部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章含之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9.
赖月明,乳名赖三娇,1914年出生在江西兴国县杰村圩白石村。父亲赖来义是个私塾先生,靠教书勉强维持家人的生活;母亲张氏在生下两个女儿后,不幸染病去世。更为不幸的是,赖来义为排解心中苦闷吸食上了鸦片,从此赖家每况愈下。赖月明14岁那年,走投无路的父亲把她卖给一户姓谢的人家做了童养媳。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55岁的吕永海,依然记得他4岁时那年一个晚上,父亲和几个战友去地里浇水,临出门时,他看见父亲手中除着铁锨外,还在腰间系了根长木棍。当时他不知道这根棍子是做什么用的,到他快10岁的时候,父亲才告诉他:木棍横捆在腰上,可以防止掉进洞穴里,是救命棍。1991年,66岁的父亲在临终前对他说,"孩子,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留给你,这根拦腰棍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