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送检的数码视频影像及数码照片往往质量很差,图像模糊不清,这为影像检验带来了难度,不利于分析案情,给案件的侦破带来较大的影响。模糊数码图像处理技术包括重建视场处理技术和图像增强显示技术。如果检材图像前期拍摄较模糊,后期高压缩低码率存储,细节损失较多,采用重建视场处理技术后,图像画质提升不明显,但它是客观真实的,调整处理过程中没有改变检材图像的原始客观性,处理后图像符合法律对证据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张提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4):77-80
犯罪心理痕迹属于思维证据,它与犯罪行为、环境等具有内在联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犯罪心理的特征和外部表现,可以为测谎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场一般都会留下细节证据,这些证据会指向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以及相关信息,因此加强痕迹检验技术的质量是当前刑侦领域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侦领域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当前刑侦领域痕迹检验发展的现状,再次,结合相关的理论以及技术方式,探讨如何提升痕迹检验的技术水平,意在能够进一步加强痕迹检验的质量和效... 相似文献
5.
宋树巍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4):36-38
随着相机的普及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虚假图像的出现履见不鲜,与此同时,案件中需要进行真实性检验的图像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图像真实性检验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对于打击违法犯罪、实现社会诚信正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王旭庆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6):113-114
塑料马甲袋生产过程中的“切膜”和“切耳”两个操作需要用到刀具进行切割。在“8·28”拆盗铁路器材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我们通过塑料马甲袋“切耳”操作中的刀切痕迹检验分析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地域范围,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刍议犯罪工具痕迹利用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新文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106-109
工具痕迹是犯罪现场上常见的一种痕迹。从办案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工具痕迹的发现提取率、检验鉴定率,与手印、足迹、枪弹痕迹相比相差甚远。随着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工作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工具痕迹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制仿64式手枪的制作过程不规范,造成枪膛内结构不规则,枪管内壁粗糙,很难利用其弹头痕迹特征确定发射枪支。笔者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自制仿64式手枪击发弹头的痕迹特点,并研究出如何利用该痕迹特征来确定发射枪支。 相似文献
9.
唐明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6):111-112
客车盗窃旅财案件有其自身的发案规律及特点,因此利用刑事技术工作打击客车盗窃旅财案件要充分考虑此类案件的特点。一般来说,刑事技术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现场访问要科学,现场保护要适当,现场勘查要细致,提取痕迹要全面,检验鉴定要及时,基础工作要细心,技术防范要到位。 相似文献
10.
犯罪关联痕迹有其特定的联系链,这些链就是构成犯罪行为的时、空、人、事、物诸因素。而包含着本质的联系的链,是某一特定的犯罪主体。同一造痕体形成的数个痕迹,个别犯罪行为动作形成的一组痕迹;同一犯罪主体,分别在不同现场进行的数个相似犯罪行为动作形成以数组痕迹和一个完整的犯罪活动中数个犯罪行为动作形成的数组痕迹,这些痕迹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它们的链是认定同一、串并条件以及相互认识、勾画犯罪分子、确定侦查方向范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刑事物证照相对比例尺的使用有着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刑事技术人员缺乏对使用常识的全面掌握和使用方法的总结研究,比例尺应用的规范化进程滞后,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件侦破和诉讼举证。重视和发挥比例尺的辅助价值,应切实保证应用的正确性、有效性,提高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韩均良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78-81
通过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显微观察弹头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弹头进膛时形成的痕迹及其形态变化,可以判断六四手枪发射子弹的顺序。 相似文献
13.
康卫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3):61-64
在全面推广使用数码摄影技术的今天,对于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所摄的能够证明一定犯罪事实成立的案件现场数码原版照片资料,采用何种方式保存更具有永久性,防止被加工与修改的可能?按照怎样的工作流程进行,从搜集与保全证据的角度上看,其程序更具有合法性、可操作性呢?对此学术讨论一直没有一个定论。刑事案件现场影像资料应面对证人采集与多介质临场存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