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明国 《当代亚太》2020,(1):59-85,158,159
特朗普政府的退约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国际制度体系运转的广泛关注。退约本质上是为了协调国际制度的刚性承诺与国家的灵活性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长期以来,国际制度理论对退约的研究相对忽视和不足,尽管“制度困境论”“制度互动论”“制度收缩论”和“制度现实主义论”等学说提供了部分解释,但仍需要明确退约在现有国际制度研究谱系中的位置。究其原因,制度主义在研究设计中用“背叛”研究把退约排除在研究议程之外,而制度扩散长期掩盖了制度退出的影响。本质上,制度主义聚焦制度的形成和维持,是一种关注稳定大于变动的理论。为此,文章从制度要素出发,提出退约具有国际制度自身的逻辑和特征,即从制度成员身份、条约义务偏好和后果不确定性程度这三个方面对退约进行动态把握。特朗普政府的退约行为是历史延续性和当前的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不会给当前的国际制度体系和国际合作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于美国退约后的国际制度行为,中国应高度重视,从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多维度加以全面审视,而非简单地从道德层面进行谴责。同时,中国在必要时需要重新审视退约作为外交战略的可选工具,以切实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关系虽取得长足发展,但始终受到西藏问题、人权、市场经济地位、武器禁运以及非洲、伊朗核等问题的干扰,波折不断。中欧关系甚至在2008年陷入历史性低谷。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围绕着战争目标和各自利益问题,美法双边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1949年以前,美国基本采取观望态度,法国独自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逐步插手印支事务,对法实行经济军事援助,美法关系比较密切;1954年,随着战争结局的明朗,美国渐有取代法国之势,法国对美离心倾向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浅析肯尼迪政府时期美法在支付领域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强 《美国研究》2006,20(3):107-123
肯尼迪政府时期,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美欧联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分歧开始凸显,美法因支付不平衡而起的矛盾即为其中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法支付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以美元危机和美国黄金外流为中心,两国在联盟方针和冷战战略上展开激烈较量;美国政府内就如何解决美法支付矛盾曾有过激烈辩论,肯尼迪政府最后以从欧洲撤军相要挟,迫使戴高乐在弥补美国赤字安排上让步,美法在支付领域的矛盾暂时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对欧政策长期占据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位置。随着国际体系的演变及美国实力与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一个渐进的、不断突破传统的变化过程。相应地,美国对欧洲事务介入的程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虽然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不断的调整,但是其两个核心成分和目标却得以延续和保留:即防止欧洲出现挑战美国利益的霸权,以及将欧洲纳入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当前美国的对欧政策仍在调整,对欧盟既合作借重又制约防范将是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7.
余锋 《当代亚太》2011,(4):34-45,33
作为治理国际贸易问题的两种不同属性的规则系统,软法与硬法之间有时候以相互补充和相互协调的关系出现;然而,冲突与对抗也是二者关系的表现形态。在利用软法以软化、修正和改变硬法,进而影响或塑造新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制度框架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过成功的实践。当前,国际经济结构正在经历变革,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可以且应当善用软法,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贸易体制的调整与重塑,使国家经济利益在以WTO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制中得到应有和恰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美同盟在二战后大致经历了"威权同盟"、"互助同盟"和"伙伴同盟"三个阶段,这一同盟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究其原因,是双方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有不断交迭和发展变化的共同战略利益.同盟中的美日两国既相互倚重,又彼此制约,同盟性质也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发生着嬗变.21世纪,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不断调整和日本的日益强大,日美同盟将对亚太格局的形成与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锡安主义的发展适时地弥补了冷战后期及后冷战时期犹太院外集团对美国的以色列政策乃至整个中东政策游说能力的弱化。美国犹太群体对基督教锡安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逐渐接受的过程,这与美国犹太群体内部的分化及日渐保守化的趋向密不可分。基督教锡安主义者对美国的以色列政策的影响在小布什政府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随着小布什政府后期新保守主义者的失势,基督教锡安主义对这一领域的影响也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0.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欧通过强化资产冻结、融资限制、金融服务阻断和贸易管制措施,不断加码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受西方阵营制裁措施的影响,俄罗斯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通货膨胀率高企;进出口受到非对称影响,汽车、航空及商业地产等行业遭受严重冲击;俄罗斯跨境资本大幅外流,储备资产遭大面积冻结;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债务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俄乌冲突下的美欧制裁使全球地缘政治版图更趋分化,全球供应链循环遭受侵蚀并局部“脱钩”,国际货币体系步入调整变革期,全球绿色转型进程面临重大波折。面对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下不断上升的制裁风险,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编织制裁免疫安全网;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支付体系的独立自主性;重新审视经济安全,提高产业链韧性。  相似文献   

11.
革新开放促使国家与市民社会逐渐分离,这使越南商业协会获得成长空间。商业协会利用政策咨询进行利益表达、通过政治代理人和政治游说影响利益配置、借助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维护利益。但商业协会都不同程度地处于政府控制之下,其自主性和政治化程度较低,其利益表达主要限定于经济领域。这种商业协会国家法团主义的特征,反映了越南"强国家—弱社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欧洲研究》2006,24(5):76-90
议会主权原则向来被认为是英国宪政制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指议会在立法方面具有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能对其立法权施加任何形式的限制。国际法也不例外,法院必须适用议会立法。然而,1973年,英国加入了欧洲共同体,这就意味着它必须接受欧共体法创设的最高效力、直接效力等原则,限制议会在立法方面的权能,即在共同体法适用的范围内,议会法令的至高无上地位需让位给共同体法。这导致议会主权原则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政权机构之问关系的重新定位(主要是议会与法院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英国的宪政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欧盟对华关系是以"全面战略性伙伴关系"定位,美国对华是以"建设性合作关系"定位.欧美对华关系的不同表现在二者在如何建立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上的认知分歧.欧盟认为"自身有义务遵循有效的多边主义原则",谋求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美国则认为"多极化不值得追求",谋求保持发展其霸权主义、单极化、单边主义.这就显示了欧美在对华关系的举措上可能产生分歧.但是欧盟这一跨国地区组织目前在"共同的独立外交"上尚难充分发挥求得一致,特别是受到美国的钳制.此外,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利益冲突中,欧美往往有其利益的一致性.这些情况显示于以下事例:  相似文献   

14.
法德两国历经百年恩仇之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和解,而相反地,中日关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参照法德和解的原因,分析造成目前中日政治关系冷淡尤其是民间抵触情绪强烈的根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法德两国曾是千年世仇,却在战后逐渐成功实现了和解。民族国家层面上法德两国的战后政策,区域层面上欧洲一体化事业与法德和解相携互促,以及体系层面上的推动因素与压力,共同诠释了法德从仇视走向和解的进程与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军控问题依然是美俄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回顾两国在该领域的互动,大致以北约启动东扩为分界点划分为合作与对抗的两个时期。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双边关系的基本状态和安全利益需求则是促成合作或者造就分歧的最重要、最持久的三个因素。通过对美俄军控十年的历史考察,可以预期以后不会出现九十年代初两国不断取得军控成就的机遇,同样也不会出现为了限制或者削减某种武器系统而进行旷日持久谈判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