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暇是休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闲暇的稀缺造成了生活的单调和人生意义的缺失,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对闲暇稀缺的忧虑、对闲暇价值的张扬是戴维斯《闲暇》(Leisure)一诗的主题。时间饥渴症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相信金钱万能的人必然患上时间饥渴症。诗人在该诗中反复吟诵"没有时间",就是要告诉人们,当时的人已经患上了时间饥渴症,当时的社会已经是病态社会。在当今中国,正确认识"闲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黎海燕 《理论月刊》2008,(6):179-181
通识教育与闲暇教育都秉承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二者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即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一直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因此,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角度出发,通识教育、闲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通识性与闲暇性应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3.
高校闲暇教育的缺失及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高校却出现了闲暇教育缺失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要把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闲暇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闲暇素质,培养其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促进其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妇女发展与闲暇时间的性别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不平等,是社会性别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闲暇时间是一种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是男女两性应该平等拥有与享用的权利和资源。随着农村妇女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时间已成为影响她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目前在农村,闲暇时间与闲暇生活的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现象十分明显,其差异不仅是闲暇时间总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闲暇生活质量与闲暇机会、闲暇心态的差异。农村妇女的闲暇时间与闲暇生活质量,已成为制约她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高价值目标。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吕艳红 《前沿》2013,(9):48-50,6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其实现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人类认识上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结果。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求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内核。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桂林市少数民族农民工闲暇生活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进城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在休闲方式上属于消遣型,在休闲供给的渠道上属于自给型,主要表现为闲暇时间不足、闲暇活动单一且消极被动、缺少提高型和社交型活动.建议充分发挥企业和社区组织的作用,保障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丰富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人本学说及其伦理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莉 《理论月刊》2007,1(1):10-12
文章首先说明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学说,指明人本质的价值所在以及现实中对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态度,最后通过社会实践领域的全面展开,广泛揭示了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明确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9.
廖达炎  兰亚鹏 《前沿》2004,3(9):162-164
本文主要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文价值与人文实现途径。新世纪初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 ,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且人的能力又能得到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研究、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人的问题 ,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努力探索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人文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休闲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为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提供和谐的环境。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靠人,社会是否和谐的关键也是人。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关注人,关注与人的素质、精神面貌有关的事。自1995年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以来,我国公民的法定假日已经累计达114天,不算工作日8小时以外的闲暇时间,我国公民就已经有1/3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