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远方 《当代世界》2014,(2):65-66
<正>2013年10月,捷克举行议会提前选举,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简称捷摩共)获得14.9%的选票,在众议院获得33席(共200席),位列第三。捷摩共是东欧剧变后该地区唯一沿用共产党名称、保持老党框架并在捷克独立后历次大选中进入议会的政党。剧变以来,捷摩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党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并通过艰苦不懈的斗争和细致扎实的工作,积极宣传党的纲领  相似文献   

2.
前言捷克虽然只是偏居中欧一隅的小国,但长期以来其军事工业界的实力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30年代捷克生产的Z-26轻机枪被公认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步兵必用支援武器。二战胜利后,捷克加入华约集团,前苏联对盟国的严密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东欧各国的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有着光荣传统的捷克军工界也不能幸免,但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中,捷克沃多霍迪公司仍然独辟蹊径,在军用中高级教练机领域开创了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3.
东欧中亚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使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多党制风潮席卷整个地区,党派林立,分合频繁。1991年苏联和南联邦解体以及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使这一地区国家数量由剧变前的9个(包括东德)  相似文献   

4.
在逆境中求发展的捷摩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是东欧剧变后该地区唯一保持老党框架、沿用共产党名称的政党.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捷摩共保住了捷议会众议院第三大政党的地位,其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未来的征程也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5.
乔治.W.布什力主在捷克和波兰建立他所说的导弹防御系统。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个正常的想法。东欧两国政府似乎热情地支持这个主意,而舆论调查表明它们本国的人却反对它。俄国对此予以公开谴责。德国则不事张扬地进行着抵制。伊朗显出完全无所谓的样子。俄国说,这些所谓防御系统事  相似文献   

6.
1989年秋冬,东欧上空风云突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原民主德国,政权易手,国家变色。对此,全世界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欣喜若狂,弹冠相庆;众多善良的人们也曾寄予种种希望。然而,时光已过两年后的今日东欧,从波罗的海沿岸到多瑙河畔,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产下降,失业严重;社会沉渣泛起,治安状况恶化;地主反攻倒算,人民失望愤怒。这一幅幅阴暗萧瑟的图画,一桩桩怵目惊心的事实,向一切关心东欧形势的人们说明了许多在剧变前不易讲透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各自作了努力的探索,形成一股较为重要而富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来理论界关于东欧剧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 ,国内学术界始终关注东欧问题 ,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东欧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教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分析。笔者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其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 :苏联的影响、东欧国家的现实原因、历史文化原因及其他原因。一、苏联的影响与东欧剧变众多研究者认为 ,东欧剧变和苏联有着直接的关系。成也苏联 ,败也苏联 ,这是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历史动因。①1.东欧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与苏联息息相关根据雅尔塔协定 ,东欧被划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为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带来了先天不足的历史共性。二战结束前后 ,苏联在东…  相似文献   

9.
1989年下半年,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六国政治局势发生剧变。这几个国家的党,有的已经解体,有的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有的发生性质的变化和分裂;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发生了变化,更改了国名,结束了一党执政,实行多党制,成立了"联合政府",走自由选举和议会民主的道路;在经济制度上,大力发展私有制,搞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武装力量建设上,取消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地  相似文献   

10.
1967年以来,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和对西德政策的调整,让民主德国(东德)政府难以承受.1968年“布拉格之春”正式拉开帷幕后,东德政府更将其视作影响东德存亡的巨大威胁.通过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和西德“新东方政策”结合起来批判,并促使苏联对捷强硬,同时加强对国内的管控,东德最终同华约四国一起粉碎了兄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短暂的改革.对苏联来说,东德对捷的强硬态度,不仅可以体现苏联在德捷争论中的“中立”,加强自身外交的灵活性,同时,东德的存亡也为军事侵捷提供了借口.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社会主义在苏联及东欧遭到失败,俄罗斯学者从各方面探讨这一历史剧变的原因,其中部分学者从俄罗斯的历史思想遗产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本文作者就普列汉诺夫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看法作了评述.文章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命运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意见与媒体     
英国《空军月刊》杂志2004年5月号文章《今日捷克空军》 捷克共和国的武装力量进行的重组使捷克空军(CzAF)进入2004年时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捷克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结构重组是从去年夏天削减国防预算后开始的,随着更多资源的减少,导致了作为  相似文献   

13.
(2月16日—3月15日)2月16—17日,马尔代夫最大反对党人民党举行第三届党代会,原副领袖塔斯明·阿里当选党主席,前主席加尧姆被授予荣誉领袖称号。2月17日,捷克最高法院决定取缔捷克极右政党工人党。捷克最高法院是根据政府提供的证据作出这一决定的,法官认为工人党在其纲领、意识形态等方面具有仇外、沙文主义的元素和种族主义色彩,煽动暴力并  相似文献   

14.
捷克政党政治演变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剧变后捷克政党政治演变过程中,有三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公民民主党作为东欧地区不多见的成熟的右翼政党,力量强大,长期主导本国政坛;二是捷克社会民主党成为东欧地区在本国左翼阵营中充当主导力量的重建社会党;三是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作为"共产主义后继党"坚持不改名易帜,并成为东欧地区在本国政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产主义政党.这三个基本特点,是捷克政治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理解新自由主义,本文摘译了与新自由主义相关的关于自由主义的一组词条,这些词条均选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网站。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美国即计划在捷克部署导弹防御雷达,在波兰部署导弹拦截系统。美国的举动令俄罗斯深感不安,为此俄罗斯发出警告说:莫斯科将保留使用核武器打击美国可能在东欧建立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权力。一时间,风雨欲来。令人闻之色变的“绝对武器”,再一次被推到了世界的前台。俄罗斯的核战略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之势,俄罗  相似文献   

17.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大学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斯特·马丁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底,一条震撼性的消息将美俄之间的关系推入波谷:美国准备在东欧建立“针对伊朗”的导弹防御基地,其中,美国将在波兰设立导弹拦截系统,部署10枚地基拦截导弹;在捷克部署先进的反导雷达系统。毫无疑问,这是美国在北约东扩后继续蚕食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最新动向。因此,该计划甫一公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俄罗斯方面态度极其强硬,俄政府立即宣布将在短时间内,提升反导防御能力,重建曾在冷战时期名噪一时的全空域防空反导体系。  相似文献   

19.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即所谓"布拉格之春")20周年来到了。如何认识这次事件的主流和性质,不论在捷克人中,还是在国际共运中,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研究社会运动,就要善于分析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我们认识"布拉格之春"当然也应该循此途径。本文试图从这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研究捷克斯洛伐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全世界目睹了苏联和东欧现实社会主义的崩溃.我的文章在于分析和解读这一历史事件.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现实社会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