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论坛》2010,(2):10-10
现实回放: 经济发展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由于我省的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大,发展的不均衡性突出,教育投入和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办学条件差,高中毕业生就业率低,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仍然缺乏。  相似文献   

2.
正经济落后地区要想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引领支撑作用,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工作之路,以人才建设的突破之功,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之效。经济落后地区不仅要意识到人才核心作用,还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重视、重用、重奖人才"。重视人才培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资源开发培养模式。充分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大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树立"大教育、大培  相似文献   

3.
潘燕 《就业与保障》2023,(7):175-177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承担着为本区域乡村建设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使其培养的人才与乡村人才缺口相契合、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下城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从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专创融合”新农人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校政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构筑等方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区域乡村建设输送高质量“双创”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各类人才,目前贵州民族地区的人才和教育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必须因地制宜制定民族教育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民族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使民族教育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但是,在发展的进程中,中部地区高职教育也面临着速度过快,办学理念偏差,内涵建设乏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专业设置盲目,专职教师缺乏,师资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优先发展高职教育,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统筹规划、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区域高职教育和谐发展,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吴善超 《群众》2023,(1):39-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即“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陷阱,必须使“教育”成为内生变量并发生聚变,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性价值。强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造就足够的人力资源,推动教育与经济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的均衡水平,是统筹区域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造血”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支持与对口支援合作:我国区域平衡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平衡发展既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标志,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观",实行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全方位对口支援,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区域政策。本文试图考察各国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做法及其局限性,分析我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及其可能走向,研究探索适应正处于国际社会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的区域平衡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是培养人才的特殊人才,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外语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对他们的素质要求比以往更高。不仅需要培养学习文科的外语人才 ,而且还需要培养理科及跨学科的外语人才 ,才能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人才离不开教育。长期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社会适应性较差 ,因此 ,外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外语教育的对象和目标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改革原来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 ,探索出一条与国际接轨的外语教育快车道 ,培养出更多、更适用的各类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城乡教育差距过大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就使农村教育城市化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发展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立足于这一背景,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实现此目标的策略入手,详细论述了应该大力推动农村教育城市化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严宗 《今日浙江》2012,(12):42-43
把科技教育人才问题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同等的高度进行部署,是这次省党代会报告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充分显示了科技教育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省党代会报告这一重要的创新性思想,切实提高对加快建设科教人才强省重要意义的认识,用战略眼光看待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以科技教育人才事业的大发展,推动浙江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公安教育事业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时代提出的更高要求。当今世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更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教育和人才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提升云南公安教育的层次,提高公安队伍的文化素质,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云南公安本科教育十分必要。一、发展公安本科教育是改善公安队伍学历层次和提高公安民警整体素质的需要提高办学层次是大势所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提出深化教育体制和机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是被动依靠政府支持力量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还是主动把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 ,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 ?这是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应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江西上饶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 ,教育又不太发达的地区 ,一方面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人才 ,另一方面是人才教育严重“供不应求”。与此同时 ,社会投资办学的势头却十分强劲 ,现有学校的潜力也很大。上饶地区发展教育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时机也是成熟的。结合区情 ,抓住时机 ,审时度势 ,推进教育产业化的发展 ,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首先 ,要转变观念。一是树立教育产业…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战略意义。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优化人才结构;加大教育投入与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高瞻远瞩,基于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大市场区域联动,谋求多赢。从而增强人力资源的适配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攻坚部分,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教育资金保障,壮大民族人才师资队伍,加强我国民族地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制度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斌 《前沿》2009,(9):137-140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着城乡、地区、阶层之间差别大等不公平问题,影响制约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原因,除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客观必然性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教育自身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坚持城乡义务教育的共同发展,深化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才能逐步实现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的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单独成章为一个部分,凸显了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培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五个重大原则,聚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四个重点任务。高校要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发挥更大作用,聚势赋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薛二勇 《人民论坛》2022,(23):16-19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着眼于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基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十种教育类型和六大实施途径,并将其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中,擘画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促进公平的体系构建、推进教育协同性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数字化支撑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河西区精心制定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的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发展更具活力,区域特色更加明显。一、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成效显著我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全力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协调持续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