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王鑫 《岭南学刊》2001,(6):28-3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 ,其中 ,他的发展思想是最具有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发展现 ,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发展观是全民族伟大实践和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作为系统而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发展观 ,就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尤其是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实践中,是在对当代世界格局变化的深刻把握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科学理论观点,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在这一研究中,有必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体、内容体系及其创新思想。一、从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4.
1月23日至25日,中国法学会在京举行"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讨会",会议围绕"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精髓和基本内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对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指导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在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一)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  相似文献   

5.
罗家锋  徐成芳 《前沿》2013,(15):4-7
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灵魂.为了从理论和逻辑上更为系统而深刻地把握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我们可以将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划分为三个向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三个嬗变,它们分别是:理论资源梳理——通过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来实现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研究主题转向——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经济建设主题的凸显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嬗变、评价范式转换——“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这样的划分,能够使我们在理论上从更为广阔的视阈深刻理解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建设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经济理论着力研究和探讨的是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这一理论用新的理论观点,坚持、继承、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骆昭平 《桂海论丛》2002,18(4):8-10
"三个代表"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于幼军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初步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  相似文献   

9.
闫文娟 《传承》2012,(6):4-5,8
人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人的素质体现着社会建设的发展程度。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人的作用,特别是人才的作用,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富于创新精神的"四有论"思想,培育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四有"新人,体现了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站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高度,赋予了邓小平培育多元社会建设主体以新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对"四有论"思想提出的新方向,对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靠创新在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靠创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邓小平靠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5,(8)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尤为关注。他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这一政治高度的二度拓展,充分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宽广的历史视野和高度的战略思维,从另一种高度对社会公仆的本质属性、公仆原则以及防止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的实践措施加以完善,是对巴黎公社"社会公仆"思想的再度继承和创新。在邓小平"社会公仆"思想的引领下,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杨凡  杨志功 《传承》2008,(8):44-45
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确立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基本思想;"红与专的统一"是邓小平反复阐明的人才辩证法思想;知识分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毛泽东的商品观和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高剑云,陈军梅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掌握的思想武器。要掌握这一思想武器,除了全面、系统地钻研邓小平同志著作中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从制度层面深刻反思"文革"教训,恢复和创新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制度建设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全面改革为动力推动制度创新;把"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评判制度优劣的标准,在"南方谈话"中,系统总结制度建设经验,科学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15.
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现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立时期的实践反映,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吸收思想,并且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新了许多"吸收"的新观念.21世纪是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时期,必须发展邓小平的吸收思想,进一步拓展借鉴视野,以达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全面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明华 《前沿》2003,3(6):15-17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也是邓小平长期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搞清这一问题 ,关键是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经过艰苦的探索 ,反复的思考 ,1 992年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最科学最完整的解答。这一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 ,是邓小平理论创新中最具有特色的、份量最重的部分 ,是对马…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学说的创新许建平当代中国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一是如何使教育面向21世纪,走向现代化。邓小平同志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出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是时代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经验的科学概括,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生产力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两个前提,改革和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两个重心.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着重大的创新,从邓小平对经济方面的众多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区域经济方面也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因为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 ,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创新成为推动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动力 ,是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在中国发展的重大转折关头 ,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严峻课题。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一个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方大国 ,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理应在前一个社会形态中完成的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 ,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要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