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的内在统一一、坚持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多方面的含义,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它的主旨则始终在于使祖国或民族以应有的雄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中毕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所要维护的民族独立,要靠社会主义来保障。其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所要增进的民族统一,要靠社会主义来凝聚。再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所要求的民族富强,要靠社会主义来实现。二、坚持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必…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两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当代中国大地上从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法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维护和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法的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妇女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既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种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七月一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这梦幻成真的时刻,我们抚今追昔,冷静思考,感慨良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香港一“失”一“归”,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启示。——必须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就是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这是因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历史事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香港能够顺利回…  相似文献   

5.
读《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王锐生这部著作是袁贵仁同志应北京市有关部门之约,作为北京市干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物而写的。书名叫《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很恰当。因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大创新王东以改革开放为典型特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既凝聚着邓小平同志的丰富阅历和大智大勇,又集中了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这一理论总结了国际国内当代社会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李卫宁,杨庆毓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确认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代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时代特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二同时代的爱国主义总是与时(主题密切相联,在解决时代三题的过程中体现时代主题。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规定了当代中国最大的时代主题是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也规定了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时代特征是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当今的条件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三者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爱匡主义主要表现为爱社会主义反过来说,爱社会主义也就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9.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重要条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命题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传播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故此,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社会传播路径,有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唯一的科学理论。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他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知、信仰和实践程度,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光辉历程,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反思、探索、创新的历程,是走出传统社会主义的思维框架和现实模式,赋予社会主义以现代新形态的历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科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它的主题或基本问题,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形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的主要的理论创新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依据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现,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传统形态向…  相似文献   

14.
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抒望 《前进》2009,(5):28-30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庞元正学习、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主题。我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理...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把邓小平理论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提出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这是十五大的历史性贡献。深刻理解十五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提高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具有重大意义。一、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功,为实现社会主义体制转换开辟了道路改革是中国第二次…  相似文献   

17.
一必须从事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和改革开放大业成败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深人开展“三讲”教育,是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会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了将学习深入下去,本刊编辑部邀请我省徐善广、曾瑞艺、王保、朱志杰、黄国钧等专家、学者座谈。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一、如何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专家、学者谈得较多的一个问题。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  相似文献   

19.
宋月红 《中国妇运》2012,(8):21-22,40,41
当代中国妇女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和道路,规定了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思想理论基础与制度基础,并指明了妇女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在此基础之上,妇女干部成为能否推进妇女运动、做好妇女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大力加强当代中国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是历史大势和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表达,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当代话语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