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国海 《今日民族》2006,(11):43-44
位于怒江峡谷的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是多民族杂居地,不同民族的习俗又衍生出不同的饮食习惯,积淀为独特的饮食文化,成为怒江峡谷一道亮丽的风景。傣家酸蚂蚁傣族是个嗜酸的民族,有“酸摆夷”之称。在闻名遐迩的傣族菜谱里,有酸火巴菜、酸笋煮鸡、酸笋煮干巴、酸蚂蚁拌大烧等,几乎每一道风味名菜都离不开一个“酸”,形成无酸不上桌的独特饮食风格。当然,最令人称奇的当数酸蚂蚁。酸蚂蚁是一种野生的黄蚂蚁,体形较大口器锋利,其体内有一种酸液。傣家人一旦发现酸蚂蚁巢,就会用密不透风的塑料袋将其整个罩住取下,然后带回家用食盐把袋中急得团团…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3,(12):49-50
1、傣味“撒撇”在昆明,傣味餐厅大多是人满为患,风味独到的傣味可谓是都市民族餐饮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而傣味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堪称“撒撇”,由于取材的原故,要吃到真正爽口地道的“撒撇”,还是要到傣家的竹楼里去,各式美味“撒撇”是真真正正的好味道。2、香茅草鸡这道菜乍听起来有种令人垂涎三尺的感觉,香茅草不过是一种散发着清香的草根而已,傣族人却将它搬上了宴席,与浓香土鸡放在一起煮制成美味的“香茅草鸡”,肉香中飘着淡淡的香茅草味,亦浓亦淡,可谓美不胜收。3、傣族酸菜傣族人认为,食酸心爽眼亮、助消化,有消暑解热之功效,…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傣族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特色饮食文化美丽迷人的西双版纳,坐落在云南省的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糯米饭。在赕佛和各种节日里,傣家人常用糯米做成粽子、黄米饭、毫诺索(糯米年糕)、毫崩、糖米花等食品,也喜欢吃米干、米线。常吃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茴香、水香菜、蕃茄、茄子、辣椒、芋头、瓜豆和天然野菜苦凉菜、蕨菜、旱菜、鸡爪菜、臭菜、鱼腥草、野  相似文献   

4.
张庆行 《今日民族》2006,(10):44-46
“有森林才会有水,有水才会有田地,有田地才会有粮食,有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这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双版纳傣族民间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谚语,也是傣家人远古至今所尊崇并致力践行的生态观。凡到过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没有一个不被那迷人的田园、庭院园林风景所打动、所陶醉。的确,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除了她那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傣家竹楼和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傣家服饰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生机盎然、青翠欲滴的村寨周围的林木、凤尾竹及各家傣楼四周的花草、果木了。这些花、木和傣楼经过傣家人的巧妙搭建、精心组合,构成了一幅幅鸟语…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族》2003,(12):40
泼水节是傣族民间最隆重的盛大节日。时间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后7天开始。泼水节第一天,傣语叫“桑刊日”,意思是送旧。这天,傣族的年轻女性都要上山采花,并将采摘来的鲜花插在水龙亭四周。最后一天是迎接“日子之王”,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相当于新年的元旦。节日里要举行泼水、丢包、嘎央(集体舞)、武术表演等活动,晚上要放孔明灯。泼水节期间的傣家人,个个神采奕奕,处处洋溢喜气,节日期间傣家人跳的集体孔雀舞是节日里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各民族团结、吉祥的象征。关于德宏傣族泼水节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  相似文献   

6.
昆明翠湖边有一家老知青食馆。据说是老知青开的,生意一直火红,最早是楼下,然后扩展到楼上,藤椅藤桌,矮桌矮凳,傣家风味,还算地道,外地每有朋友来,我都要带他们去品尝一番。不为别的,因为在昆明要吃特色菜,傣味儿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餐馆不会关门,这里是傣族人在昆明的一个家,孩子们需要一个落脚点。"15年来,聂蕊一直把精力放在两件事情上:认真打理"双家傣味"餐馆的生意,悉心照料在店里工作的"孩子们"。"孩子们"是清一色傣族青年,来自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和陇川县。其中,芒市风平镇芒赛、法帕、那目等几个村的人又占了大多数。他们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若按年纪算,67岁的聂蕊可以做这群"九零后"的奶奶,但"孩子们"平日  相似文献   

8.
云南民族菜肴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一是制法古朴。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之后,最早烹制食物的方法,如烤、焐、煨、煮等,如今在云南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如傣族的香茅草烤鸡,竹筒饭等,品尝起来,别有一番古代风味.二是用料奇谲.在云南民族地区,不但许多昆虫可以入菜.而且连树皮、菌子、山蕨、鲜花、水果、青苔、臭笋等也可以入菜。  相似文献   

9.
有偿新闻     
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喉舌上了钩,就得听支遣。要你说是酸,不能说是甜:要你描成方,不能描成圆。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彝族、白族有过火把节的传统,其实傣族人也兴过火把节,只不过其形式、内容更具有傣家人的特色罢了。每年农历6月25日这天,保山一带的傣族寨子里牛羊叫声此起彼伏,人头攒动,村里一派喜庆欢乐的景象,这天是傣族人的火把节,傣语称“摆怀达亮”,意为“螺蛳姑娘节”。清晨太阳刚露面,男人们就把肥壮的牛羊拉到房子边的山坡草地上宰杀,他们把第一刀刀口血用竹筒接下来浸染鱼网。据说,这天被羊血浸染过的鱼网,能捕到更多的鱼。浸染的程序是这样,先把牛羊血倒在一个大水缸里,再把鱼网放进去浸泡十多分钟后,捞起来铺在沙滩上晒干,再放进缸…  相似文献   

11.
澜沧三吃     
澜沧各地的饮食,虽然大致相近,但气候、海拔、土壤不尽相同,物产也不尽相同,澜沧人不仅能用不同的食材做出种类繁多的美食,而且同一种食材也能做出不同的风味来。1/吃茶在远古的傣族、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中,茶主要是当菜吃,今天的傣族、布朗族仍然保留着把茶当菜吃的习惯,"茶叶饭"、"酸茶"和"凉  相似文献   

12.
征鹏 《今日民族》2008,(6):49-51
西双版纳的傣家人,自古以来就有拴线祝福、见面相互祝福的习俗。其间念诵的祝福词处处闪耀着和谐、文明之光,通过对真、善、美的歌颂来鞭挞假、恶、丑,它是傣族浩如烟海的贝叶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湾碧美如其名,清粼粼一湾碧水。走进湾碧,青山泉绕水长,修竹弄影,棕榈含情,芭蕉妩媚。这是典型的一地四季景,依山赏杜鹃,临水看金沙,登高闻松涛,触巅任雪拂。傣家小卜哨(小姑娘)美丽,柔情似水。农历三月初七,是滇中大姚以北金沙江畔湾碧傣家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窝巴节”。“窝巴”,傣语意为鱼的聚会,也就是金沙江畔傣家人的泼水节。这一天,来自毗邻湾碧的大理、丽江以及攀枝花等地傣、彝、傈僳各族群众数万人着节日盛装汇聚在这里尽情歌舞泼水,欢度节日。这一天,一大早仪式开始了,一位傣族长老吆喝张罗着,小卜哨们唱起了傣家人的酒歌,用…  相似文献   

14.
<正>布依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他们对吃特别讲究也善于钻研。富于特色的菜有花米饭、酸笋、烟熏肉、干酸菜等布依特色菜。花米饭花米饭是布依人的专利,将糯米饭染得色彩鲜艳、五彩斑斓,并由此赋予米饭无尽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调。花米饭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淘净晾干,同时到山里采摘各种有利于身体的植物花和叶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于各类植物染料中,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地浸透米质,米  相似文献   

15.
<正>居住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妇女均有染齿习俗。她们认为染齿很美,只有染齿,牙齿才好,才不会被虫蛀,才不会过早脱落。染齿,可分为染料染齿和嚼食槟榔染齿两种。染料染齿前夕,需要预先吃一些酸性水果,或者用酸汁涂抹一遍牙齿,让牙齿有"酸酥"之感时,再点燃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片或者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集其上,刮其染齿。边熏烟,边刮染,连染数日,直至  相似文献   

16.
基诺美食     
基诺山地处热带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密林深处栖息着野象、飞猴、双角犀鸟等珍禽异兽,地上长着无数奇花异草,大自然的丰厚赠予,使基诺族人民享有特别的口福。 实足(食竹)美味 基诺山的竹类繁多,取之不尽。青翠的竹林伴随着基诺族渡过从古至今的漫长岁月、其衣、食、住、行无不与竹息息相关。 竹除了作为基诺族家居用具之外,当然要数作菜了。基诺族与傣族、布朗族一样,喜食酸味,擅长制作酸笋,每年把新发芽的野竹笋采来切成条,用水漂上一段时间后装进罐内腌酸,煮肉食时加入酸笋,即为版纳地区少…  相似文献   

17.
兰芝 《就业与保障》2011,(10):55-55
秋季,人体的生理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因此,秋季的饮食要随时而变化,以适应秋季养生之需。秋季饮食的原则是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秋季多吃酸,则克脾,引起五脏不调,而多食甘平类的食物,则以增强脾的活动,使肝脾活动协调。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丰富多彩,诸如豆芽菜、菠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以及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云南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致力发展民族饮食文化的业内精英,在都市文化的氛围中,在餐饮业的竟争中,创立了一个又一个民族餐饮文化的品牌,拉祜族的拉祜酒家、藏族的玛吉阿米、傈僳族、努族、独龙族的努江大峡谷、白族的龙欣园、傣族的阮家傣味园、傣香饭店、景颇族的家人景颇和景颇福珺、哈尼族的僾伲山庄等等,无不以规模和档次向世人展示着那博大精深而又异彩纷呈的民族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说笋二帖     
字文正 《台声》2014,(8):61-62
不可食无竹少时读东坡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脑海里老想成可以不吃肉,不能不吃竹;当然是吃竹笋,又不是熊猫吃竹叶,便觉得苏东坡跟我一样耶,那么爱吃竹笋。妈妈也是竹笋迷,她曾跟我说,人要常常吃竹笋,就不会得肠癌这类毛病,她深信竹子的高纤维可以清肠。她尤其喜欢煮竹笋粥,竹笋、香菇、肉丝、金钩虾先炒过再加高汤、白饭熬煮,最后撒点芹菜珠、白胡椒,我可以吃两碗。  相似文献   

20.
聆听天籁音     
德宏各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乐器也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葫芦丝葫芦丝是傣族乐器中最有影响,也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葫芦丝的音色柔美悦耳,善于表现舒缓深情的曲子。因此,人们都说一听到葫芦丝的声音就想到傣家人,就会想到傣家的村村寨寨和那一丛丛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传统的葫芦丝结构单一,不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