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蒲永春 《法制博览》2015,(6):130-132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法制也要实现现代化,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是重点需要解决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海商法的国际化趋势及本土化进程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了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的时代潮流,对中国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立法方面而言,既是对中国立法发展的严峻挑战,又是实现中国立法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立法发展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立法观念的更新转变、中国国情与全球化的协调、国际法的国内化与国内法的国际化,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着以国际贸易争端作为切入点,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蒙古经济转型,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新兴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日益为蒙古的经济学界所接受和推崇,并被应用于蒙古的经济改革实践,对促进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如何加强对本民族经济发展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对本国经济运行做出自己的解释,解决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成为蒙古的经济学界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犯罪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中国古代的前贤先哲们就有许多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精辟论断。而作为一门学科,犯罪学发端于西方,中国古代犯罪预防思想与西方犯罪控制理论既有较大差异,又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当前为解决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就有必要把我国传统中有关犯罪的思想融入到西方犯罪学理论中,进而为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历史链接。  相似文献   

5.
祝拥军 《工会博览》2008,(12):121-122
在中国几千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萌生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许多经济论述,观点堪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经济思想媲美。中国历代商贾的著名代表们更是用自己的经济实践阐述着一个个经济学观点。遗憾的是这些经济学观点疏于理性思维和范式研究,没有形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文试用西方经济学的部分理论阐述中国古代商贾的部分经济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刊2002年第7期发表的《应重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的访谈文章,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现实意义。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采访了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请他介绍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和发展、理论流派及特色、研究成果和借鉴意义。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7.
垄断资本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该学派以探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原理和运动规律为己任,在建构国际垄断金融资本理论的过程中,批判性地吸收了美国制度经济学鼻祖索尔斯坦·凡勃伦的"破坏一不在场所有权"理论。在此基础上,该学派凝练出经济停滞和金融舵手等概念工具,构建了以"停滞一金融化"悖论为内核的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学说,为理解2008年全球经济"大衰退"提供了极富洞察力的分析视角,也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际化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国际化体现为学生与教师的国际流动、跨国高校问学术项目的合作、国际化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等形式,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必要手段。教育国际化加速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从而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是西方刑事司法制度中维护犯罪嫌疑人(主要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有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在借鉴英国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初步建立了昆明“盘龙模式”和上海“长宁模式”。尽管该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在合适成年人来源、警察机关的相关配置和资金方面仍面临严重的问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一项极其紧迫的学术任务。通过批判反思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的三重论域得以呈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就是对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域进行“中国式解答”。其一,要着眼于回答“何谓现代化”命题,阐释好现代化本质及其基本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论证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多元关系,解构传统—现代二元对立论。其二,要着眼于回答“现代化(道路)何以可能”命题,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单线进化论的解构与超越,解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并联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合理性与实践具体性。其三,要着眼于“现代化问题如何解决”命题,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成功解决以发展与秩序的关系为显著表现的一系列“现代化悖论”的,论证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中国是如何避免后发国家普遍存在的“现代化衰败”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白暴力教授访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排斥数学方法的, 是不能用数学方法表达的; 还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方法来责难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了回答西方经济学的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白暴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 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体系进行了探索, 应本刊之邀, 白暴力教授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思路和计划。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它的分支——福利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对现代西方福利制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其内容涉及西方福利制度产生的原因、历史发展、理论根据、相关的社会政策、效率的最优化、各国福利制度的比较和改革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建立适合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福利制度以及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了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当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丛书》主编郑秉文教授,同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公平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决策者在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实际上作为制订经济政策主要的理论依据的同时,忽视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本文强调,在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应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和自由市场的批判精神及其对社会均衡发展和分配公正的关注,在经济政策中兼顾经济增长和分配公正的双重目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阿瑟·P·J·莫尔是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环境政策的教授,他在英刊《发展与变化》2006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转型期中国的环境与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的前沿》的文章。该文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欧洲社会的发展轨迹并论述了其核心思想,作者认为,尽管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于西方,然而其适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西方,它同样可以推广到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包括中国。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现代化是既继承其实质而又充分体现地区色彩和地区定位的。以此为基础,作者从生态现代化所蕴含的四个方面———政治现代化、经济参与者和市场动力、公民社会以及国际…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学把资本当作生产力概念,混淆了剩余价值和剩余使用价值,把资本视为永恒的自然物。马克思的《资本论》则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考察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的双重视野中揭示出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卢森堡与列宁的世界体系论可以视作《资本论》的续篇,是《资本论》中的资本内在否定性思想外化在现实时空中的具体表现。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虚拟经济的繁荣等资本发展的新境遇,要求中国必须从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的双重视角考察当代世界经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超越传统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6.
大卫·科茨(David M.Kotz)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苏联与俄罗斯问题专家,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苏联问题以及中国经济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积累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现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学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危机:21世纪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衰》等。2015年10月,科茨教授访问北京大学期间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就美国的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现状、市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持续崛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标注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样态、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需从社会性质之维、现代性之维、人类文明之维进行全面考量。在社会性质之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逻辑有机融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最高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表达样态。在现代性之维,“新发式”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它对西方现代化发展逻辑的突破规避了西方现代性之殇,对现代化“五位一体”建设的整体推进体现了特殊的实践逻辑。在人类文明之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蕴涵和意义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对西方旧文明逻辑的超越中彰显新文明逻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自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发展的最高旨趣,充分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深远性和世界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源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际过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品质,是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和具体经济政策的统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以改革为主线、发展为主题、稳定为基础,充分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重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当今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着力提升本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其中有些做法体现出新世纪农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原则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的“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现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之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发展之路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元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