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高度概括了中国战略科学家的重要特征和培养方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是我国战略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具备战略科学家的三个重要特征,即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视野开阔,具有极强的跨学科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前瞻性判断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新时代培养战略科学家,应该以“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实践标准长期培养和发展战略科技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为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2.
时事聚焦     
《瞭望》2008,(12)
中国(2008年3月15日-3月21日)我国科学家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进展。我国科学家在对青海湖区域候鸟的禽流感状况进行连续三年的追踪后,在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这一新发现有助于禽流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当有朝一日从地球上飞往火星的第一批移民在那里品尝美味佳肴时,他们很可能首先要想到和感谢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目前,美国宇航局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卡纳维拉尔角的一个旧飞机棚里研究未来火星移民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2,(5):28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刊发世界各地科学家们对过去50年的长寿档案进行的系统研究分析,总结出10条"长寿秘诀".科学家们宣称,如果人们按照这些简单的健康法则去生活,每个健康的人活到100岁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人们见过不少国家的民航铁路等员工罢工,却很少见过科学家罢工,然而这样的事却在法国发生了。已持续近一个月的法国科学家抗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活动1月29日达到了新的高潮。这天,巴黎法国总理府附近有近万名科学家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要求政府停止缩减科研经费与研究人员的职位,否则将集体辞职。  相似文献   

6.
科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社会性,它是在一定的社会体系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因为创造它们的科学家是社会存在者,他们的思想要受到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制约,要受传统文化的左右。强调科学的实用价值,就是强调科学的社会性。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更多地和社会其他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目标是严肃的——生产精神产品,为社会增加财富,这种劳动又是有报酬的。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时,科学家不再被允许沉溺于他自己的个人嗜好,随心所欲地凭意志行事。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科学家作为一个专家、顾问、发明家、甚至决策者,这种科学活动的社会性对科学家有重要影响,影响了他的教养,扰乱了他的内心世界。因此,科学社会学在研究科学家行为和价值观念时,不能忽视社会的文化及各种力量对科学家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对科学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6,(39)
王小云:求是杰出科学家9月16日,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王小云因在密码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于2006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据称,在过去的两年中,王以其所发展的一套具有高度创新性的数学方法,带领研究团队成功  相似文献   

8.
浦任 《瞭望》2001,(43)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8日决定,把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周期研究中的基础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两条旧闻,被笔者收录在一起,读过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一条是一九九四年三月七日《人民日报》报道,德国总理科尔撰文强调,德国应造就更多的「企业家似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似的企业家」。 另一条摘自一九九六年八月《湖北日报》:湖北鄂州选派十四名副县级以上干部到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笔者暂称之为「行政干部似的企业家」。 两条消息相比较,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为振兴经济而做出的决策,都是去造就一支企业家队伍,具有共同的目的。然而稍加分析,其结果却大相径庭。那位德国总理认为,德国的技术领先地位今天之所以受到威胁,与德国人对研究和开发的态度不无关系,并且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是企业份内的任务,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造就「企业家似的科学家」和「科学家似的企业家」。而反观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面对企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急管理》2011,(11):56-58
尽管21世纪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在遇到地震之类的自然灾难时,人类的救灾手段仍然相当有限,甚至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只能徒手实施营救。如何在未来的灾难中实现更高效、更快速、更自动化的营救,一直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概念和设计,它们或将成为未来灾难营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10上午,在山西岚县举行了张民觉先生铜像揭幕仪式。这是山西省第一次专门为海外华人科学家雕塑铜像。张民觉是世界著名的生殖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岚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春,张民觉应邀赴美国,从事哺乳动物(兔子)体外受精的研究。1951年,他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奥斯汀博士同时发现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对付法西斯轴心国,世界人民进行了长达6年旷日持久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科学家频显神通,献出制敌法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奇迹,让人叹为观止。科学家献出的胜敌良策日本"神风特攻队"自杀式飞机袭击,曾让美国的航空母舰编队头痛不已,为此,美国海军请来科学家共商对策。科学家们通过对以往477次舰只遭受"神风特工队"袭击的记录研究分析后发现,在海上,大型舰只摆动幅度小,对敌机射击精确度高;小型舰只摆动幅度大,对敌机射击精确度低。因此提出,防御敌机的方式可以因舰而异,大舰应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年的激烈竞争,新中国有史以来获国家资助金额最高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日前基本确定,并将全面实行国际通行的首席科学家制。目前这些项目中的首批11位首席科学家人选已经确定,他们是:匡廷云、卢强、顾钧、高小山、张国民、陈凯先、严纯华、闵乃本、翁宇庆、陈竺、强伯勤。作为国家科技部聘任的首席科学家,他们除在该项目研究上拥有决定权外,还将被授予科研经费及人员选聘的管理权。在课题负责人的选聘及30万元以下的设备仪器添置上,首席科学家作为项目执行人掌有全权。项目具体管理办法已由科技部起草并于1998年12…  相似文献   

14.
汪金友 《党政论坛》2008,(13):62-62
在2008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有两个科学家和一个研发团队。科学家是钱学森和闵恩泽,研发团队是“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和发射集体。  相似文献   

15.
在2008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有两个科学家和一个研发团队。科学家是钱学森和闵恩泽,研发团队是"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和发射集体。  相似文献   

16.
自6月26日中外科学家同时向世人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绘制完毕后,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情况及这一研究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顿成举国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科学家在这项研究计划中,承担并完成了1%的份额,这象征着在迄今人类历史最伟大的科学丰碑上,永久地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正如人们常说的,在所有的成功背后,都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艰辛故事。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初,除了研究工作本身的难度外,还曾面临研究资金匮乏的现实。本刊记者在采访1%项目研究情况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当初,中国科学院遗…  相似文献   

17.
12月12日,我国科学家宣布绘制出基于精确DNA测序和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这是全世界第一张农作物的基因组精细图谱,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精细图”的完成,在基因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再次向世界证明,以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科技力量,中国科学家完全有能力做出世界级的重大贡献。 这幅“精细图”可以说是2002  相似文献   

18.
最近,学术界又不断传来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噩耗。从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的高足、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李如生教授,到新近谢世的我国著名科学学家赵红州教授,他们正值盛年,中道故去,着实令每一位认识他们的国内外学术界的朋友们深感痛惜。赵红州教授本身就是一位研究科学家年龄与创造力关系问题的专家,素对科学家早逝问  相似文献   

19.
要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大多数科研院所的所长,自己本身就是优秀的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在攻关前沿杰出地工作。而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模式,这位所长像一根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科学家,创造条件让他们做出比自己更多的优秀成果,甚至是世界一流的成果。 陈受宜,1963年生物化学专业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8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后转到纽约公共卫生研究所做疟疾疫苗研究。回国后转到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1989年在中科院遗传…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70年代末,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一些美国著名科学家和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不断向钱学森发出邀请,请他到美国访问并表示要授予他一些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