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凌海市"美丽乡村"建设对实施美丽凌海、文明凌海、法治凌海、创业凌海、幸福凌海"五大战略"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乡村特色的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综合治理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美丽凌海建设"五种模式",使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变成了今天的"洁齐美"。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诚信之美、向善之美、奉献之美、担当之美成为凌海品牌且蔚然成风,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打造了农村精神文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13,(14):64-65
开化县是钱江源头第一县。2011年以来,该县立足生态优势,按照"村美、民富、业强、人和"的要求,以"建生态乡村,享品质生活"为目标,以"一心两线五片多点"为基本布局,以"六化促六美"为主要做法,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开化先后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18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村庄建设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实现了源头乡村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以来,瑞安市紧紧围绕省委美丽乡村建设"四美三宜两园"总体目标要求,立足瑞安实际,以村美、田美、路美、山美、水美、"人美"等"六个美"为抓手,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氛围浓厚、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优化环境夯基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布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框架为"两轴五带五片区",共规划16条精品线、35个精品村、72个重点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精  相似文献   

4.
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我眼中的美丽中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  相似文献   

5.
嵊泗:离岛,微城,慢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屿  薛涛 《小康》2013,(8):73-75
作为毗邻上海的国家级旅游列岛风景区,若干年前,徐张艳书记提出建设美丽海岛的设想",离岛,微城,慢生活",是嵊泗本着"错位发展,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所提炼出的理想生活状态,也是"美丽海岛"建设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理念体现  相似文献   

6.
覃媛元 《当代广西》2014,(18):53-5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美丽中国"之后,便引发了旅游业的大讨论,认为这四个字非常适合代表中国旅游的国际形象。国家旅游局更是在2013年2月将"美丽中国之旅"正式确定为中国旅游整体形象,积极向全球推广,吸引外国游客前来感知中国的经济建设之美、政治建设之美、文化建设之美、社会建设之美、生态文明建设之美。这无疑是推进桂林国际旅游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如果说北京向世界传递的是  相似文献   

7.
廖乐焕 《创造》2014,(7):54-56
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人美、社会美、环境美的综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危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生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人美、社会美、环境美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宁委发[2015]16号2014年,全市各郊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精心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经市级考评认定,决定命名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公塘头等31个村为全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5,(2):20
近年来,浙江坚持"改革赋权、转型强农、治水美村、惠民增收"工作要求,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点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全省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县的遂昌,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环境综合体打造作为提升核心山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着力建设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生态、美丽生活、美丽事业于一体的"五美遂  相似文献   

11.
2013年8月6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要求,公开发布《美丽天津建设纲要》,首次将积极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顶层设计,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面貌要与城市总体发展的形象和定位相称。在城乡一体发展的形势下,城郊农村将成为城乡互动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先受益者,"大城市、小农村"是天津走在新型城镇化前列的重要优势,让乡村美起  相似文献   

12.
史巧云 《浙江人大》2015,(Z1):26-30
建设美丽浙江,是美丽中国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是我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建设美丽浙江,首要任务是建设美丽生态,这是江南山水、诗意家园的自然诉求,也是创造宜居环境的必由之路。代表们认为,要想"创造美好生活",在"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之际,更要实现生态变美和百姓增收的"统筹"发展。在日前召开的省人代会上,代表们纷纷就如何实现"两美"浙江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建设美丽浙江是我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蔡荣章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描绘了更加美好的蓝图。这说明党在重视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和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衢州地处钱塘江源头,是浙江省的生态屏障,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  相似文献   

14.
赖瑞洪 《政策瞭望》2012,(11):41-43
2009年衢州市在江山先行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从2010年起,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衢州市按照"业强、民富、村美、人和"的基本思路,坚持分类指导,整合资源,倾斜政策,增加投入,扎实推进以整乡整线推进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2011年,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衢州市提出全面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即创建美丽  相似文献   

15.
章文彪 《政策瞭望》2015,(11):40-42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浙江建设美丽乡村有自然禀赋,也有当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前面;要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高到新的水平。新世纪初,浙江农村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是,农村环境脏乱。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14,(6):33-35
近年来,桐庐县以“中国最美县”建设为目标,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先导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走出了一条科学化、个性化、品质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肯定,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全国首届生态文明论坛、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培训班、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先后在桐庐召开。法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的同时,注重把握“四个结合”:一是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建设;二是与文化特色相结合,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重凸显特色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三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四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正确处理村美与民富的关系,把农民增收致富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17.
李强 《今日浙江》2013,(5):8-10
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美乡村、改革惠民促融合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层次,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加快构建城乡融合体制,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相似文献   

18.
禇银良 《今日浙江》2014,(17):54-54
正省委作出建设"两美"浙江的决策部署,宁海也紧扣时代脉搏,坚持"经济报表、生态报表、平安报表"一起抓,全力建设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家园。建设"两美"宁海,重在担当奋斗,也只有如此,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才能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建设"两美"宁海,就是要让"工作在宁海最有成就感"。我们将主动融入、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把建设美丽的过程变成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过程,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加快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  相似文献   

19.
蓝晓 《传承》2013,(7):16
建设美丽乡村核心是培养美丽的村民,目标是创建美丽的村庄,基础是打造美丽的产业,关键是养成美丽的村风。通过抓点、成面、连线,把道路打造成风景线,把村庄打造成景区,把庭院打造成景点,把大新打造成一个美丽的博物馆,充分体现大新的自然美、现代美、物质美、人文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桐庐县坚持“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的发展理念.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推广工作.连续六年实现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水.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培训班在桐庐举办: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奖、中国最美县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荣誉。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也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和蓝图。结合桐庐实际.“美丽桐庐”是以生态美为基础、以城乡美为特色、以产业美为支撑、以人文美为内涵、以生活美为目标的“五美”并进的发展实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美丽桐庐”建设为抓手,努力开创现代文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