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一般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拥有的是集体主义创业模式,而非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个体创业模式。其实,在市场体制下成功创业的温州、苏南同样是集体主义模式。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前者在劳动力创业模式上的关键性不同,在于前者拥有的是市场化的劳动力创业取向,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的是政府化的劳动力创业取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必须在自身集体主义创业模式基础上,由政府取向转向相应的市场取向。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8)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为积极推介温州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让台湾青年充分了解温州的创业就业环境、扶持政策、发展空间、福利保障,4月8日,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再次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推介温州人才新政,支持台湾青年在温创业就业,现场对接工作岗位。本届活动吸引了150多位在京高校深造的台籍青年人才参加。会上,浙江省台办副主任何永明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3)
正6月18日,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北京站)在北大中关新园举行,活动吸引了150多位在京高校深造的台籍博士、硕士等参加。温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向在场的台湾学生们介绍了温州人才新政、配套服务、最新就业岗位等在温州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让台湾学生们充分了解温州的就业创业环境、扶持政策、发展空间、福利保障等,希望吸引青年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以温州高校大学生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对温州五所高校1000位大学生的创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温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状况,归纳了温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创业意识的现状,并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良性进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
正2015年12月12日下午,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推介温州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主办的首届"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在京知名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举行。150多位在北京高校深造的来自台湾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生参与了此次座谈交流会。据悉,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  相似文献   

6.
温州大学生创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温州大学生创业认知的调查,系统了解了温州大学生对创业所持的观点与看法,并反映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讲,温州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普遍较强,而且受第一代温州商人的影响较大,但是他们缺乏专业的创业指导与帮助以及实战经验,对于创业的观点显得有点不成熟和不够理智,高校、政府及社会应该联合起来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刘晓林 《观察与思考》2003,(12):114-116
前不久举办的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上,男性精英是舞台上当然的主角,女性精英则成为其中难得的点缀.因此,衣着有品位、举止大方得体、频频与各界新朋老友谈笑风生、在论坛上发表"庄严重要讲话"的高邦集团总裁朱爱武也与所有温州女精英一样,成了引人注目的一位红装女性.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创业的温州人.依此意,创业的温州人里面、背后肯定有一个温州女人.是温州女人与温州男人一起创造了温州模式.跟着,就引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温州女人是跟着男人在世界各地跑呢还是在自己的领空里飘?温州女人是怎么创业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5月18日,由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在北京举办。这是该中心继去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在京知名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交流会后,大力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又一积极举措。本次对接会带来温州当地高校及企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走出一条引进台湾青年人才特色之路。近日,温州出台了《温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90条,深化温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助推台青在温创业就业。这是温州又一兑现便利台胞台企的举措。在温台青获知消息后纷纷表示,享受与温州市民同等待遇,能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地在温州工作和生活。同时,愿意将温州的好政策介绍给更多台湾青年,共同到温州创业就业。温州《细则》分为支持台资企业和台胞来温投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温州市于2015年获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几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努力走出一条做台湾青年工作和人才引进的特色之路。现已吸引3000余名台湾青年来温联谊交流、近700人实习创业就业、65名台湾博士任职温州高校和民企,促成50个台青创业项目和台湾团队落地。温州被台湾青年誉为"离家工作最近的大陆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21,(9):47-48
正"这趟"筑梦温州"之旅,让我更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8月17日,"创业创新筑梦温州"2021台湾大学生实习实践月成果汇报会在浙江温州举行,在温州实习的台湾大学生通过作品展示、视频展播分享在温州实习心得以及生活体验,畅谈对温州的印象与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为弘扬创业精神,南京专门组织了一个市民考察团到温州取经。前些时,考察团成员各自带着目睹和体验到的创业经回到了南京。随行记者对我说:温州人崇尚财富、敢于创富、要创大富的精神,给了前去取创业经者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敢为人先、敢闯敢干,不仅在温州本地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更在全国各地打拼出了一片片新天地,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60多万人在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创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西欧和美国,有242个侨团社团组织分布在52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187个地级以上城市成立了温州商会,有175万人在全国各地创业,  相似文献   

14.
外界对温州企业家几乎有一个相同的看法:第一代温州企业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学历一般较低但见识广,处世态度较为豁达;第二代温州企业家在父辈创下的基础上舒适经营,少了一些打拼的精神,普遍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处世方面多了一份贵族气。但是,而立之年的黄伟建是位颇有些"另类"的温州企业家。他在学习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经历了良性循环,致使其掌舵的多家企业在运行中虽也经历了一些坎坷但基本上一路凯歌。他还获得2006年度中国温商领袖奖。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是温州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温州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总体上处于全国和全省相对领先的水平,区位、海洋、生态、营销网络、民间资本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体现,温州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要清醒地看到温州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直接的表现就是近年来温州的发  相似文献   

16.
温州是全国重点侨乡,海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创业已有百余年历史。温州侨资侨属企业发展至今,有力地助推了温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其中1979-2010年间,温州侨企经历了平稳发展、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呈现出数量急剧扩张、投资形式多样化、科技含量不高、区域分布不均和行业结构失衡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两岸青年交流、台青创业就业领域被国台办多次提及的明星城市不多,温州是其中之一。作为大陆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温州与台湾产业结构相似、人缘地缘相近。随着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温州人的交通、教育、旅游、慈善、文创、生态农业观光、医疗养生等各领域中的"台元素"越来越多,温州也成为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的首选地。9月12日至15日,由浙江省政  相似文献   

18.
30多年来,温州人以特有的精神禀赋和民间活力,在金融领域大胆创新、大胆实践,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创业创新史。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4月26日至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9.
国内的政府引导基金普遍存在盲目性、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市场化运作存在矛盾、缺乏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四个问题。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温州政府引导基金模式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对于引导温州民间资本和推动温州本土产业转型和升级起到了巨大作用,值得各地政府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温州移民是海外华商的典型代表,六位温商的创业案例揭示了海外华商自移民落地继而艰难起步发展的全过程。温州移民经历的多维度冲突包括三个阶段,即创业萌芽阶段遭遇安全和文化冲突,快速发展阶段陷入经济竞争,创业瓶颈阶段面临政治冲突。海外华商发生冲突的主因是群体过于专注解决创业中的经济冲突,却忽视了安全、文化和政治等维度冲突。非洲温商冲突历程的揭露可增加华商群体对海外创业冲突的思考与认知,进而推动海外华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